教育改革实践中难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品德评价研究_大学论文

教育改革实践中难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品德评价研究_大学论文

教育改革实践难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品德测评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品德论文,难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我国的教育改革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教育改革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改革实践中我们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也越来越多。

中小学教育为什么始终走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素质性教育能否替代目前的应试性教育?高考与中考的改革该向何处去?德育总是强调首位为什么总是不见到位?德育整体改革的可能突破口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强化德育工作,防止贪污和见利忘义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培养人们合作共事,相互关心,讲求质量与效益品质;要狠抓产品质量;要人尽其才,人尽其德。合理地进行人才交流与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与作用。面对当前这种社会需求,德育工作强化的最佳形式是什么?商品经济要讲质量求效益,主张中国质量万里行,教育应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督导评估应以什么来保证教育的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打破计划经济的调节模式,实行劳动人员的优化组合。光从才能技术上考虑能真正实现优化组合和最大限度发挥工人的潜能吗?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既使我迷茫又令人思考。本文就以下6个难点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抑制片面升学率的关键是什么?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素质培养性的教育。基础素质中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因素。学校与领导应尽最大努力来促进学生基础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城市到农村,从“第一世界”学校到“第三世界”学校,领导喊得最响的是德育,但务得最虚的也是德育,教师干得最起劲的是智育工作,最厌烦的则是德育工作;学生学得最用功的是数、理、化、外语、语文,而最不在意的则是品德修养;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科成绩,而最疏忽的则是品德培养;学校办公室中挂在最显著位置的是升学考试的奖状。学校工资赚最多的人一般是外语,数理化、语文等学科的教师,平时人们最热门的论题(尤其暑期开学后)是“升学率”……这一切好象早已成为了教育社会现象中的定律,成为了普遍的教育习惯,从上级教育行政领导到下面的教师、学生,从整个社会到单个家庭,人们好象很少去,也无法去冲破以上种种片面追求升学率势力的束缚。教师学生们习惯于温顺就范。考什么则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跟着学什么和背什么。背什么学生最后也就只能会什么。成为一个个知识小口袋。导致了教育的畸形走向。

对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这种错误做法,1964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刊,就曾组织过文章讨论批判。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社会一再广泛地呼吁,领导干部也一再想方设法纠正,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还联合出版部门及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门,联合发禁令,进行综合治理。此外,国家也不断地扩大高校招生数额,拓广就业门路。国家还对学校办学去向与教育质量开展督导评估。但为什么如此种种的努力都无助于制止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呢?为什么有的地方还愈演愈烈呢?为什么中小学校教育总走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呢?对于这些问题前几年教育界进行过大讨论,其意见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客观上是中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家都要考大学。高中升学率相对愈小,而人们对上大学的欲望愈来愈强的矛盾日益尖锐;主观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偏激作法,例如进行各种各样的升学排队,升学考试太难,随意增加考试科目、授课时间,砍掉非考科目的授课时间,教研室变成了考研室等。

2、症结在于办学思想不端正,对教育的社会职能、基础教育的性质与任务认识不明确。缺乏思想观念和具体政策上的有效调节。

3、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培养目标没有具体落实,社会对教育质量观有狭隘理解,仅以升学率为标准。

4、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制度不完善。但有关考试权威人士认为,即使高校招生制度完善后,仍不能消除片面以分数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因此,其原因是人们没有遵循教育计划,教育规律,不按规则去竞争升学率(参考《教育研究》1986年第1~12期“问题讨论”栏目有关文章)。

以上四方面的分析,虽然基本上能够解释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中前面3条的分析与解释,是不足以说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招生制度的不完善。然而高校招生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又是什么呢?许多人认为在于招生录取的标准制定得不完善与执行的不坚决。虽然国家明文规定,招生录取的标准为“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全面变成了“单面”,择优等于是“择分”。平时很优秀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仅差零点几分就进不了录取档;思想品德无论多么突出,分数差一点也不能录取;但有人对上述解释予以了否定。指出以上批评不尽切贴。1977年全国恢复招生考试的第一年,许多人考试分数很高,却是因为“政治思想”方面考核有问题而没有录取。“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这一标准要求对德智体几方面进行考核衡量,本身应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若有不完善之处,实际责任在于执行者不按要求执行。

在以上观点之外,又有人提出了第五种观点,认为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准,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错误,学校去追求“升学率”本身也说不上有什么罪过。尤其在目前高等教育尚不发达的,就读学生有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说是(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实际错误就错在“以升学考试分数为标准的片面追求”上。

然而,导致以考试学科分数为标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人们对此似乎未曾去深究。应该说(根子)是德、体衡量与考核的方法,存在一软、二低、三舞弊的现象。

目前,就德方面的考核衡量方法来说,都是由考生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或基层党团组织干部写一个政治思想考核表或操行评语表。同一种行为思想,可能甲老师说好,而乙老师说不好;同一个人可能班主任评语鉴定很好,而政教处或校领导认为有问题。这就是说,目前的品德考核缺乏客观的测评标准和过硬的测评方法。学科考试是全国统一举行,身体检查是医院医生采用器械检测,而品德考核却由学校本身说了算。因而品德考核的方法显得十分软弱。由于软弱,有些人就乘虚作弊。操行评语光写优点不写缺点,品德水平蓄意拔高,错误缺点刻意修饰,小偷小摸行为可以写成手脚灵活。某省的招生管理部门,为了多考上几个大学生,因发现有个考生分数上了线但操行评语太差,怕因此影响录取,竟然打长途电话责令考生所在学校领导,带公章前来招生办改写考核评语。由于这种思想品德考核的舞弊性与虚假性,因而其可信度非常低。招生录取人员往往对它不屑一顾。即使写得很真实的评语,也不起作用。录取时,对德育方面的标准要求相当低。只要你不反党反社会主义,不犯法就行了。身体方面的考核,目前也有混乱随便现象。只要你认识检查医生,色盲的人也可以学冶金专业。只要你没有暴发传染病即可以录取。在人们看来,品德考核是假的,身体检查是虚的,考试分数是实的。这些促使人们最后认为,唯一可以相信与用来区分考生的标准只有学科的统考分数。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关招生考试权威人士才认为,照此状况发展下去,即使招生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与完善之后,仍不能消除人们以学科考试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有些人反对以升学考试分数为录取标准,在当前情况下,这是既不现实又不合理的。试想如果取消以学科考试分数为录取标准的现行做法,那么最后代之以品德的考核评语,或者代之以身体的检查结果为标准,还会比目前的招生录取更客观更公正一些吗?因此,中小学要想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回到素质培养与发展的教育轨道上来,关键就在于拿出一个象学科考试那样过硬且令人可以接受的品德测评方法来,同时也拿出一套可以对身体素质全面测试的方法来。这样,招生办想要人们去改写的也许不会首先是评语了,很可能会是学科考试分数或体检结果了。

二、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根源何在?

德育为首,这是前些时候,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呼声,但德育在学校全部教育工作中实际占着的是什么位置呢?可以说,长期以来德育在学校一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人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一直不重视德育。事实表明并非如此。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统治阶级无不以德育作为政治的重要手段。学校德育始终为历代政治家与教育家所重视,并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是普遍规律。我国党和政府也不例外,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1949年在全国统一解放的首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革命的人生观。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要求对学生坚持“五爱”教育和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1955年教育部制定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学生守则”的指示》;195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学学生操行成绩评定问题的通知》;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指出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十分重视德育。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尤其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和教育部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了。平均每年都要颁布有关文件召开专门会议。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从小学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课,后来小学改为思想品德课,中学仍为政治课,大学则思想品德课与政治课兼而有之;1979年4月,教育部专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0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布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试行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深入地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进一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把学雷锋、争三好、树新风的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1982年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1983年教育部着手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把研究制订学校思想政治道德大纲列为“六·五”期间教育部的重点科研项目,使德育工作走上了科学化的正轨。同时还召开了思想教育工作汇报会,要求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到重要地位;1985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同时召开了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宣传贯彻《大纲》的座谈会;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就深化德育改革和如何开展德育实验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制订提出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还发布了《关于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随着“德育为首”口号的提出,各级党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更是接二连三地召开了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会议,提出了种种具体的要求。目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专职、兼任课教师已有近30万人,班主任近500万人,专职团、队干部10万多人。还涌现了一大批教书育人和德育研究的先进典型(以上内容参考《教育年鉴》)。纵观以上建国以来的大量事实,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育工作不但在领导上思想上和政策措施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组织机构上和队伍建设上愈来愈得到加强,而且还形成了以科研为先导,教学为主体,多途径全方位综合培养和科学化的德育体系。但为什么在这一片“重视”、“加强”的舆论中,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中,学校德育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呈现渐渐淡化,每况愈下的趋势呢?

有人认为德育一直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误导,德育尚未建成教育实体,没有建立起与多元的开放的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德育体系,学校缺少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社会环境;有人认为德育一直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有人认为,德育一直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德育本身缺乏科学性,低效能。在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上流于“远、大、空”。

所有以上这些对德育不到位的原因分析,无疑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些原因去解释目前德育在学校软、弱、涣、散的状况,并由此去寻找有关的对策与纠正措施,也许又只能是重蹈过去的覆辙,收效甚微。甚至会无济于事。“德育首位”之所以一直游离于学生家长及教师的思想之外,活象一架穿梭在学校上空的“轰炸机”而却命不中师生心中的工作目标,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对学生品德这一“目标”缺乏科学测评这一“导航机制”。智育除“文革”十年的动乱外,一直被学校,社会,家庭所普遍重视,谁也没有去高喊口号强调它。其关键之处也可以说在于它对学生的学科教学成绩,有被人们所接受的测评方法——考试。

三、德育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德育是一种塑造与改造学生心灵和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复杂系统工程。德育活动,包括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主体、德育对象、德育组织计划、德育管理、德育测评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人们目前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和整体改革,注重于从整体综合的观点来提高德育的效果与效率。这无疑是符合科学的。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地对德育活动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统筹性的改革,进行优化组合,比起传统的零打碎敲性的单项改革来说,其最后所取得的效果显然会好一些。然而,在实践中整体性的德育综合改革是否行得通呢?整体性的德育改革如何进行,是面面俱到地全面改革,还是有所选择地以某个单项改革为主,综合兼顾其它方面,仍然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国德育的整个体系,从目标确立到最后考核的各个环节,面对当前的经济改革虽然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问题,但是,就其结构与因素来讲还是比较适合的。这就相当于对一个身体素质尚好,但整体调节防御功能差、经常患头痛、鼻塞、泻肚、咳嗽、便秘等病的病人,是病病下药还是抓住病根治疗。显然中医是侧重后者。同样,德育的整体改革,与其针对个个问题进行“全面”性的改革,倒不如以其中某个问题的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它问题的系统改革。这种改革,不但比过去那种孤立的单项德育改革效果要好,而且比今天这种全方位的“面面”改革也好得多。

德育整体性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有人认为在目标。德育目标对整个德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与控制作用;有人认为,德育内容是德育思想与德育目标的具体载体。整个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为完成德育内容的传授而进行的;有人认为在于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把德育主体,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联为一体,它是纽枢。对于所有这些设想,事实上人们都已分别做过改革的尝试,作出过极大的努力。但最后所收到的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并没有给学校德育的整个面貌带来什么大改观。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依然故我,仍然是被排挤,被轻视。因此整体德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在于德育测评的改革,在于学生品德测评的科学化。学生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能够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德育效果,反映学生的品德素质与修养水平,由此也就会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德育目标的自觉改进与改革。

四、教育何时能回归到素质培养与发展的教育轨道?

目前教育理论界,日益强调中小学教育要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与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但最后能行得通吗?笔者曾访问过一些中小学教师,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对学生的品德、体质、智能不建立起科学的测评手段,仍然象目前这样,招工、晋级、评优、升学最后还是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准,那素质教育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口号而落实不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规律就只能任人践踏与违背。在人的素质当中,除一些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素质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品德素质或与品德素质有直接关系的心理素质。例如,一个人是否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程度如何,都与其品德有直接的关系。古人有“志不强者智不达”之说,有“志大则才大,事业大”之说(参考《张载集·正蒙·至当篇》)。也有心宽体胖,积善成德延年益寿之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品德测评能科学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快速转轨。

五、高考改革该向何处去?

高考作为一种为高校挑选人才的方式,应该继续完善与发扬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选人原则。然而现实却是以“知识记忆”代“能力考试”,以“学科分数”替“德才标准”,路越走越狭,批评越来越多,高考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然而高考改革该向何处去呢?有人提出从改革考试方法方面开刀,变一次考试定终身为二次考试择高下,把高考分成高中会考与专业选拔二次考试,这对于解决高考一身两任既作为中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又作为高校人才的选拔手段之矛盾,显然有一定效果。但高考这种改革对于其在人才选拔功能上的改观产生了多大效果呢?在德的考核上有了什么改进呢?高等教育,无论是作为专业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作为职业分流的终端,都要求高考能够对所选拔人才,提供品德素质、行为特征和智能水平等方面的客观信息。这一方面有利于各高校的学科专业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因材施教,继续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从现在及未来人类的竞争与发展来看,关键也在品德素质。有关未来学者预测,未来的教育能够而且也应该在发展品德,培养未来社会必要的性格、品德方面负起责任。这些必需的性格、品德包括:向他人开放、有个人判断能力、能适应变化并积极、创造性地掌握这些变化(参考《世界教育2000年》第99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现在优生优育的思想普遍被人接受,独生子女普遍增多。如何促进与提高后代的智力与体质水平,已成为家庭建立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孩子什么时候要,怀上孩子后怎样尽可能地提高他智能与体质的内在机制,孩子出生后如何促进他智能与体质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年轻父母终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由此不难推断,学生个体间的智力与体质差异会越来越小。品德发展却会呈现相反的趋势。许多事实表明,现在学生个体间的品德素质差异已越来越明显。这种社会现象趋势揭示人们,一方面要加强德育,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最好以品德素质作为人才选拔中的区分标准。显然这要求高考的改革,应把学生品德测评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六、当前强化德育工作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强化德育工作的最佳形式是什么呢?纵观中国40多年的德育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每当我国致力于抓经济建设的时候,大家就往往容易忽视德育,轻视德育。因此党的十四大及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放松。

我国是一个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脱胎而出的国家,社会主义机制还不很完善,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各种资产阶级、封建腐朽的东西会乘虚而入,这就要求我们对德育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另一方面,新形势又要求我们不能光用老一套的说教方式进行德育,也不能仅用灌输的方式进行德育。笔者认为,品德测评既是一种评定方法,又是适合于当前经济改革的最佳德育方式。尤其是那种以优化学生品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性品德测评。通过自我测评,让他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学生相互测评,既让学生受到相互教育又培养起民主参与意识;通过家长测评,让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同时又能唤起父母的德育意识。品德测评通过测评把德育目标与德育要求具体化、条理化,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自我检查有依据。通过品德测评,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德育方法中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观念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品德测评活动中,德育者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行为的督导与检查,真正的德育主体是学生自我。进行品德测评的时间虽然不长,一般是10~40分钟左右,但通过自我测评,学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对德育产生了积极的需要感,因而几十分钟测评或指导的德育效果,远比过去几个小时的满堂灌的效果要好。因此,从当前德育方法的改革来说进行品德测评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

此外,当前的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树立产品商品质量观。显然,要求教育在市场经济中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质量观,尤其对学生的品德应该有一种科学的检测手段,以便鉴别学校德育质量的高低。有人说学科考试成绩不合格是“次品”,身体素质不合格是“废品”,品德素质不合格则是“危险品”。此话虽不很合理,却也道出了教育要有一个品德质量观念的问题。因此教育质量观的建立迫切要求品德测评的科学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督导评估,也迫切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品德测评方法。否则我们对于德育的督导评估就会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

当前所推行的招聘用工制度改革与人力市场的兴起,目的是要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挖掘潜力,优化组合。这一切都同样要求有一套科学的品德测评方法为其服务。能够对劳动者的各种品德素质及其修养水平进行鉴别,便于人事部门与用人单位招聘选择,合理调配。事实表明,集体劳动与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人员间的人际关系、个体品德间的协调与互补的影响。因此,以上所有迷茫的问题,最后都九九归一,归结为迫切要求对品德测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

标签:;  ;  ;  ;  ;  

教育改革实践中难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论品德评价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