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 搭起孤独症儿童与世界的一座桥
文 | 董佳
孤独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综合征,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孤独症最主要的三个特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质的损伤;语言交流的质的损伤;狭窄的、重复的、刻板的行为模式,兴趣与活动。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时有出现,他们往往都是独自游戏,与同伴交流很少。最为常见的游戏就是独自以单一方式操弄某个物体。
视星等,指观测者用肉眼所看到的星体亮度。用于区分星的目视明暗程度。视星等大小与星体的发光能力有关,也与距观测者的距离有关。视星等最亮的是太阳,约为-26.71。
融合教育,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的一种自然的社交环境,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人的幼儿期,游戏往往是其最重要的伙伴,也是同伴之间交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蒋大伟把车开进一个厂区宿舍,停住。他打开车门,对郑馨说:小姐,到了。郑馨下了车,环顾四周,揉揉眼睛。蒋大伟试探地:如果我没猜错,是这对吧?郑馨愣住了:不是兰江大桥吗?怎么开到这来了?蒋大伟说:你家不在这吗?先回家告个别。郑馨说:我家不在这!我要离开!蒋大伟一把拉住她:不会吧?你包上写着字呢!郑馨忙说:包是朋友送给我的!蒋大伟说:得了,快说,你家是几号楼?郑馨刚想辩驳,传达室里走出一位大妈,看见郑馨惊讶地:郑馨,是你呀,刚才你爸妈还在说你呢,到了门口咋不回家呀?
有这样一个男孩小A,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兴趣狭窄;不愿与别人交流玩耍,不喜欢玩玩具;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咬人、打人,不能适应正常的集体生活。小A一直与祖辈生活,父母平时忙于工作,与他交流很少,父亲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如达不到要求还会有打骂的现象。
第二次游戏,我加入其中,并鼓励小A一起加入。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和教师的交流比较多,对我的依赖较强,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他参加游戏。他没有拒绝,我给他讲解游戏的规则,带他一同游戏。这次游戏都是被我拉着来回跑,他的表现较为被动。第三次游戏也是这样。
可以看出,孩子们是懂得感恩的,只是习惯性地忽略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笑着说:“看着大家的认可,相信老师们都非常高兴,那么除了老师,还有谁对你们很好呢?”
第四次游戏,他紧紧拉着我的手和其他幼儿一起拼人数,并在游戏过程中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游戏过后我问他:“游戏好玩么?”他积极回应我“好玩”。这次,他基本能加入集体游戏中,并能在游戏中和其他幼儿进行接触,还是比较依赖老师的辅助。但这时,他和班里幼儿的相处逐渐融洽,偶尔能与班里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
这个孩子6岁进入到大三融合班。通过观察我发现,小A一直由姥爷陪伴,姥爷给他很大的帮助;平时与老师也可以进行正常交流,但话题主要围绕他感兴趣的事情;小A的认知、理解能力比较好,喜欢数字;小A的智力水平和同年龄幼儿基本持平;平时会有一些不礼貌的举动,会有不合理的交往方式,比如会抢小朋友玩具、不参与活动等。
1.2.5 冷冻面团面包内部纹理结构分析根据王沛[15]等的方法,在面包中心位置切出厚度为1 cm的面包片,利用图像扫描仪获取图像,并用
有了这样的发现,我认为可以在融合环境下,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小A的社会交往能力。我陪伴小A先熟悉班级环境,帮助他适应新环境,认识新的教师和同班的孩子。这一过程让他对我有了信赖。结合小A对数字感兴趣的特点,我设计了“数数,抱抱”的游戏。游戏方式是幼儿分散站好,听教师说数字,比如说到2,2个幼儿就要相互抱在一起,说到3, 3个幼儿就要相互抱在一起。如果人数不够或多于教师说的数字即被淘汰。这个游戏既锻炼幼儿对数字的反应能力,也创设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
第一次游戏,小A拒绝参加。我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呀”,他表示“不好玩,不觉得开心”,但我并没有强制他参与游戏,而是陪着他观看其他小朋友游戏。
第五次游戏,我尝试离开游戏,他有些迷茫,开始有幼儿主动跑过来和他抱在一起凑人数,后来他会主动去抱离他最近的小朋友,并和他们一起数本组的人数。游戏结束后我问他:“玩得开心么?”他点点头,还会告诉我谁犯规了。这时能看出他已经感受到集体和游戏的快乐,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指出别人的不足。
融合教育不仅仅在幼儿园进行,也包括与家长的沟通,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减少孩子的压抑感。我会定期向家长通报小A在班级中的情况,并请家长能与教师保持一致,在家里不要责备、冷落、打骂孩子。还帮助孩子爸爸制定了每日亲子游戏,请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关爱孩子,多沟通交流,多与孩子肢体接触,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融合教育游戏的干预效果来看,孩子在游戏中与同伴间的互动明显提高,从拒绝参加游戏到能记住班里幼儿姓名、主动给小朋友讲故事等,交往能力逐步提高,并且能从游戏中充分感受集体的快乐,愿意参加集体的活动。融合教育就是为了孤独症儿童创设一个宽松、自然、平等、尊重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由的,情绪放松,获得良好的、愉快的心境。
从小A身上,可发现融合教育中游戏能使孤独症儿童充分地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能逐渐获得社会交往的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
责任编辑:宋艳
标签:孤独症儿童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幼儿园论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