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上海会议与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中国论文,形象论文,会议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月21日在上海落下帷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多边国际活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亚太经合组织19个经济体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这也是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回顾了过去十二年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取得成功的经验,并为新世纪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描绘了蓝图。这次会议也是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巨大成果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它从多个方面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首先,举办地上海为中国树立了“繁荣开放、危机中的避风港”的国际形象。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已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经济增长,正在迅速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本次APEC上海会议的主会场选在上海浦东新区,那里是率先在国内实现金融、保险、贸易、商业零售、信息咨询、电讯等领域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地方。截止到1999年末,已经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5942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115亿美元。有近90家跨国公司投资了约150个项目,有21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42家外资银行在浦东落户。1990至1999年,浦东新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进入浦东新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当夜幕降临之时,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等标志性建筑巍然屹立、灯火辉煌,在黄浦江水的映衬下分外美丽。与会领导人、企业家和国内外记者纷纷对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表示由衷的赞美。美国总统布什10月19日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说,上海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他上次来上海是在25年前,当时根本没有想到2001年上海会是今天的面貌,上海真是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城市。路透社10月20日的报道说:在抵达上海的第一天,布什就觉得上海令人惊奇和不可思议,甚至难以置信。布什滔滔不绝地赞美上海。布什对参加APEC会议的商界领导人说:“我难以形容上海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民、上海领导人和这个伟大国家的领导人的才干。”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说,此次上海之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她第一次来上海大约是25年前,以后又来过数次,可以说目睹了上海这20年来的变化。看到上海自身建设的过程是“令人难忘的”。法新社报道说,上海这座中国东方大都市正以超级现代和繁华的面貌展现在前来参加APEC会议的1万多名宾客面前。Asia Pulse报道说:“中国工业和金融重镇上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1万多名APEC各经济体宾客来到上海,将会发现他们的个人理财不受影响,因为上海的银行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可以提供电话、手机和网上银行服务。”路透社的报道说:当赴上海参加APEC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高楼大厦聚首时,将会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亚太地区其他城市羡慕不已的对象。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19日报道: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中国是最好地经受住目前这场经济风暴的国家。上海是它的旗舰,是即将出现的一个奇迹,是一个从经济上死气沉沉转变为地区经济动力的城市。……国际商务领导人称这座港口城市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避风港之一。法新社10月21日的报道也说:中国以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同时还向世界表明,在这个全球发生危机的时候,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避风港。
其次,"9·11"恐怖事件发生后APEC上海会议的成功举行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90年代中期,当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肆虐亚洲时,是中国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维护亚洲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也因此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几年来,在亚洲其他国家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仍以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今年9月11日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消极影响,在全世界为恐怖主义阴影所笼罩的情况下,APEC上海会议如期举行了。这是"9·11"事件后举行的首次重大国际会议,也是"9·11"事件后与会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数量最多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中国能不能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举世瞩目。为了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上海动用了六万多名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制定了周密的保安措施,在各个主要会场、宾馆和相关场馆安排了1万名保安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和警戒得到加强,上海周边水域也加强了巡逻,美国总统布什和代表团成员下榻的饭店就有两三百名安全人员,美国人士私下聊天时说,“上海远比美国安全。”巴黎《欧洲时报》10月19日一篇题为《上海APEC,世界关注的热点》的文章称,“在目前的这种国际形势下,上海能成功的举办APEC会议,自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而上海在有能力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举办世界级的国际会议,也向世人展示了上海与中国的实力和认真负责任的态度。 ”文章还说,进入2001年,全球经济已经出现疲软迹象,经"9·11"事件打击,更使西方经济雪上加霜。只有中国,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市场,仍是一派蓬勃景象,加上中国整个社会环境安定,在目前国际社会动荡不定的情况下,更凸显出中国无沦是社会生活,还是投资环境,都是一片理想之地。
第三,这次会议树立了中国愿意融入国际社会、“合作”的国际形象。中国愿意融入国际社会首先体现在从领导人到志愿者对英语的熟练使用上。为了迎接本次APEC会议,上海有50万名市民学习英语和礼仪,希望和各经济体宾客友好交流。1万多名志愿者为大会提供服务。会议期间每天举行的APEC中国筹委会新闻发布会上,筹委会发言人章启月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记者的提问。部长级会议开幕当天。中国外长唐家璇用英语致开幕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主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对话会时用的也是英文。10月21日,江泽民主席又用英涪宣读了领导人宣言全文。这一切使与会领导人、代表和数千名新闻记者相信,随着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即将加入WTO和此次APEC上海会议的成功举行,中国将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正如江泽民在APEC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那样,“这次会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愿意融入国际社会的、合作的国际形象还体现在本次会议期间中国对待反恐问题的态度上。由于APEC上海会议是在"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召开的,反对恐怖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议题,这也打破了亚太经合组织不讨论政治议题的先例。对此,中国是持积极的合作态度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不仅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发言中,而且在与美国总统布什等多位领导人的会谈或会见当中谈到了反恐问题,从而树立了中国愿意合作的国际形象。时事社10月21日的报道说,中国此前对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讨论政治问题一直持消极态度,但这次却转为积极,国家主席江泽民几乎与所有的与会首脑进行了会谈。日本《读卖新闻》10月22日一篇题为《中国对国际协调充满自信》的报道说,中国今年将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为具体目标,希望作为一个“被国际社会公正认识的大国”进入国际社会。对中国来说,幸运的是,以建立“反恐怖包围网”为焦点的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要求中国提供合作的场合。美联社10月21日报道: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迫切希望在贸易和反恐怖主义的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合作,北京如愿以偿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瞩目和尊重。此外,本次会议被称为首次数字化APEC会议。会议期间,近5000名中外记者可以在位于东方明珠塔的新闻中心十分方便地上网,APEC官方网站用英文、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几个版本提供关于会议的各种信息,其内容之多、速度之快大大出乎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世界各国记者的预料。一个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
虽然APEC上海会议从若干方面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我们必须认识到,APEC提供给中国的机遇是短暂的,利用APEC树立起来的良好的中国形象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前面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要走。
首先,中国国际形象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并没有随着APEC会议的召开而消除。日本《读卖新闻》10月22日的报道说,“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与中国进行协调’的潮流并不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为对于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军备扩散和政治体制等问题,几乎没有进行坦率讨论。”可见,要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就要继续在影响中国形象的上述领域里继续扎实地做西方国家的工作。或者与它们保持对话,或者开展相应的公关活动,或者通过中国自身循序渐进的改革,改变国际社会、主要是那些与我们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相差较大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看法。
其次,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是受其立场、价值观影响的。同一个现象,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来。例如,APEC上海会议是在"9·11"事件后举行的。为了保证与会者的安全,上海方面加强警力,并在部分时间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实际上也得到了大部分与会者和采访会议的记者们的理解。但有些西方国家的记者就是要从负面来报道这件事。英国广播公司10月20日的电视新闻中就在一排排警察列队走上街头的画面上配了这样的解说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这次会议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类似的解说词就是戴着“中国是集权国家、中国人是容易被支配、被摆布的群氓”的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结果。要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必须向它们持续不断地提供与这种刻板印象相反的事实。只有经过持续不断的强烈刺激,才有可能使它们对自己原来持有的观念产生怀疑,进而放弃原来的观点。
再次,一个良好形象的树立是困难的,但破坏这个良好形象是非常容易的。中国有句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们通过种种努力、凭借APEC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完全可能因为未来发生的某件小事处理不当而毁于一旦。我们必须认识到: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应该以这次APEC上海会议树立起的良好中国形象为契机,精心筹划、创造条件、再接再厉,把新世纪的中国——一个繁荣、稳定、开放、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带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