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观念、新模式、新形式_图书馆论文

浅谈世界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观念、新模式、新形式_图书馆论文

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都市论文,新模式论文,新理念论文,图书馆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全球大都市图书馆面临着发展变化的新环境。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图书馆的深入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城市图书馆令人称奇的创新发展,使全球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在新理念的指导和引领下正对以往的大都市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范式提出挑战,并在创新的发展进程中孕育出了诸多新模式、新形态和新服务,图书馆服务进入了新旧模式形态的“换档期”,需要我们进行总结、研究与深入思考,以创新转型与持续发展构筑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升级版。本文试图在对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进行一些归纳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心得,以求教于业界同行。

      1 新环境

      1.1 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包括机器人、3D打印和可穿戴设备)等为主要载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持续发挥渗透力和扩散力,催生网络空间时代的到来。2014年7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图书馆论坛”上,国际图联主席西尼卡·西皮莱在题为《乘风破浪还是随波逐流——如何在信息狂潮下把握方向》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数字和印刷环境中,我们致力于打造地球村居民获取信息和文化遗产资源的能力;图书馆如何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演变以保持其不被边缘化,也许是当今图书馆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1]。尽管西尼卡·西皮莱主席就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巨大影响的这一研判此前已经被国内外诸多学者多次提及,但这次出于国际图联主席之口,且语气之重,更令业界高度关注。信息数据流的狂潮使大都市图书馆原有的业务流程与服务格局的边界被打破,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资源的整合更加灵巧,由新技术带来的服务更新和服务转化更加迅速,服务方式和路径载体更新换代不断加快。

      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的剧增推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据国际电信联盟2014年上半年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至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有望达到30亿,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发展中国家;全球移动宽带用户数量也将达到23亿,普及率将达32%,预计55%的用户来自发展中国家[2]。2014年7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升至8.38亿,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8成多,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3]。无论是全球的30亿人接入互联网还是中国手机成为上网第一大终端,这些网络社会的数据还会不断增长变化,且正在形成由数量到质量的转换,即网络空间已发展成为与现实空间等量齐观的人类生存空间,这两大空间既互为矛盾颉颃又互相融合转换;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网络空间的工作与生活时间将会超过现实空间,意味着网络空间将成为人类社会生存空间的主要形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包括大都市图书馆在内的全球性基础设施。网络空间的服务与管理对于大都市图书馆而言,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非主流业务,而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业务主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大读者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的路径载体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提出挑战,无论是发展战略、馆藏资源、业务格局,还是建筑设计、人员结构、服务载体,都将面临重新洗牌。

      1.2 绿色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

      国际经合组织(OECD)2011年5月发布的《迈向绿色增长》报告认为,绿色增长是指在确保自然资源能够继续为人类福祉提供各种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4]。首都图书馆2011年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联合举办的“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德国绿色图书馆建设”报告便颇具前瞻性。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于2013年3月发表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主报告中,有专章讨论“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问题[5]。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以往的“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6]。大都市图书馆与国土空间、资源节约、城市生态环境、市民绿色素养等均有诸多联系,大都市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能游离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外,理应承担应有的使命和义务;在这方面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尚有许多事情要做。

      1.3 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

      文化多样化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一起,成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之一。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对文化多样化问题进行了生动而深入的阐述:“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观点[7]。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大都市图书馆承担着人类文明永久保存延续的使命担当,也肩负着人类文明传播共享互鉴的功能职责,在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的环境下,可以创造性地继承并开拓各类基于文化多样化的服务,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环境为大都市图书馆在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中有所作为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拓展空间。

      2 新理念

      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新理念往往来源并显现于与文化相联系的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城市发展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也融入于新馆建筑的设计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浪潮下,全球大都市图书馆依然一座座拔地而起,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象征。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2000)、香港中央图书馆(2001)、西班牙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图书馆(2001)、日本国立图书馆关西分馆和国际儿童图书馆(2002)、美国西雅图图书馆(2004)、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馆(2005)、深圳图书馆(2006)、重庆图书馆(2007)、南京图书馆(2007)、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2008)、杭州图书馆(2008)、浦东新区图书馆(2010)、天津图书馆二期(2011)、河北省图书馆新馆(2011)、首都图书馆二期(2012)、山西省图书馆新馆(2013)、广州图书馆新馆(2013)、湖北省图书馆新馆(2013)、辽宁省图书馆二期(2014)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大都市图书馆实体建筑;尚有许多新馆在建和计划建设中。这些新建筑的功能设计体现出了一些全新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大都市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服务,形成新一轮的图书馆创新设计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要求,对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建设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2.1 第三空间

      美国社会学家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1989年出版的《绝好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认为,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这是一个城市最能体现多样性和活力的地方。2009年8月吴建中较早地将国际图联“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的理念导入中国图书馆界,引起广泛关注[8]。2012年5月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公共图书馆概论》一书中,褚树青将“作为第三文化空间的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的思考之一[9]。方家忠则结合广州图书馆新馆建设,用第三空间的理念进行新馆建筑特征的分析研究,将新理念与新实践结合起来[10]。

      在第三空间理念指导下,中国诸多图书馆新馆形成了作为场所的空间设计形态,有的形成了适合数量不等供读者自由讨论的既开放又独立的空间;有的形成了老年读者和少年儿童的阅读交流场所;有的提供了读者群交流思考和头脑风暴的空间隔断;有的借鉴世界大都市图书馆的设计为读者专门提供影像放映的幕布房;也有的结合讲座和展览的发展,将展览与讲座的内容与文献阅览空间灵活地组合起来;还有的图书馆结合读者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自组织的需要,形成了“微交流”的空间形态,配备可移动的展板、书架、桌椅和电子屏幕等设备设施,开展了小型化的真人书、展览、沙龙等活动。同时,许多新馆内设计了餐厅、咖啡吧、提供电影放映和演出的多功能厅、高保真音响视听室、中小型的书店、文具和纪念品商店等,为大都市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和服务模式。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旁的Library 10是2005年建立的新型图书馆,位于市民云集的市中心区域,为市民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和多样化组合的计算机工作站,成为第三空间的成功案例。美国西雅图图书馆采用不同色彩进行图书馆大区域空间识别的创意新颖别致,该馆还将“第二起居室”的理念与定位(living room)用醒目的大字印在不锈钢材料的大型区域隔断面上,让人过目不忘。美国得克萨斯州贝萨尔郡出现首家数字无书图书馆的设计,而墨西哥国家图书馆则让电子阅读延伸至图书馆建筑之外的绿化园林之中,形成了贴近自然的智能空间。

      2.2 体验互动

      笔者2006年5月发表《体验图书馆刍议》,认为体验图书馆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一种理念与追求[11]。在新环境下,体验图书馆注入了新的内涵,需要进行新的认知。体验互动的理念是与第三空间理念相互联系的新理念。第三空间具有中立性、平等性、交流性、包容性、舒适性、活力感、归属感,读者在这里可以感受肃然起敬的环境氛围和精神美妙的体验心路,也可以实现平等包容的各类新科技的亲身体验,具有巨大的气场魅力。大都市图书馆不仅提供了现实空间中的讲座、展览、演出、研讨、竞赛、共同阅读、文献修复、自助服务、志愿服务等的体验互动,也提供了网络空间的数字冲浪、微信接力、粉丝点评、远程咨询、个性推送、视频欣赏、图像传递、网络直播、多屏融合等的体验互动。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环境下,文化科技体验更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不少大都市图书馆富有新意地导入了机器人、3D打印、创客空间、有限印刷、大屏触控、智能书架,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智能互联的流动汽车图书馆,提供了各类新颖的电子阅读载体,通过创客空间、大数据展示、消除数字鸿沟的培训等,使读者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在体验互动中提升了文化素养和科技素养。在信息技术如此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消除信息数字鸿沟与消除文盲一样迫切。让各个阶层的市民都有机会学习、体验、运用、熟悉现代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是大都市图书馆在消除信息数字鸿沟中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体验互动在读者没有进入图书馆建筑时已经开始。法国国家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西雅图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上海青浦区图书馆和嘉定区图书馆等,都让读者在远望新馆建筑时有一种文化的感动,这种文化的感动正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无声的体验和教育。

      体验互动给广大读者带来的是一种独特自由的阅读思考的氛围、宁静典雅的学习创新的气场、亲身感悟的现场具象的体验。体验互动理念指导下的图书馆新服务也使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实现了交互融合,吸引着无数读者光顾。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环境下,像香港中央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浦东新区图书馆新馆落成之后几乎天天人满为患的缘由。

      2.3 市民图书馆

      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世界城市人口的流动。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4年7月更新的《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将再增加25亿,而且绝大部分增加的城镇人口将集中在亚洲和非洲,未来城市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12]。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3]。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将给全球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新挑战,需要运用市民图书馆的新理念予以指导。城市人口统计可以有多个层次的概念,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市区人口、郊区人口,服务人口,旅游人口。从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而言,也应从以上多个层次加以谋划,既要为户籍人口的市民服务,也要为常住人口的市民服务;既要满足市中心区域市民的文化需求,也要满足郊区市民的文化需求;既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市民服务,也要为旅游人口中包括境外的读者服务;既要为所在城市的市民服务,也要通过网络空间等通道为域外的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应当统筹兼顾,服务人口也应该有新的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首先应该是人的图书馆,如同大学要拆除围墙一样,图书馆建筑也要拆除门槛,图书馆网络空间同样要破除信息鸿沟,亲近市民,易于吸引各类市民群体进入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图书馆并便捷地加以利用,使大都市图书馆在市民图书馆理念的指导下形成吸引和汇聚市民的文化高地。市民图书馆的新理念要求图书馆将人本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和业务流程的各个服务与管理细节,让市民真正成为图书馆的“根本”。近年来深圳图书馆新建了全市捐赠换书中心,在市民中倡导营造“捐赠交换”理念,正是市民图书馆理念的体现。市民图书馆理念体现了大都市图书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服务的功能定位,是人本理念在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中的具体化,也彰显了“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的新理念率先出现在21世纪初期的欧美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中。2005年以来中国图书馆界开始从智能图书馆的研究深化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互联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和共享协同的图书馆;二是高效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节能低碳、灵敏便捷和整合集群的图书馆;三是便利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无线泛在、就近一体和个性互动的图书馆[14]。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新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解决方案,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思考和实践路径选择,也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均等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其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空间时代和万物互联世界的到来,人们对于智慧图书馆的新理念将会有更深切的感悟并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案例。

      2.5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文化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要求。这是中国大都市图书馆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笔者认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标准化、均等化、法制化、社会化、智慧化,其中标准化和均等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制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和重要保障;社会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主”价值观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上的诉求,也是发展具有广泛参与式的现代文化治理的有效方式;智慧化是顺应现代大都市图书馆事业迈向深度信息化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 新模式

      3.1 读者自助模式

      在技术高度发达、用户信息素质日渐提高的时代,很多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和服务内容都可以交给计算机和相应的设备来完成,将图书馆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如果说20世纪末读者自助模式在大都市图书馆还是个别例子和试点模式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读者自助服务模式已呈普遍模式,读者对自助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各个新落成的大都市图书馆新馆中,自助借还设施已成为必配的基本设施,不少图书馆开设了较大区域的多媒体自助阅览区;而读者自助的范围也从原来的书刊借阅、书目查询、文献复制、订座服务拓展至饮水服务、楼层服务查询、报纸大屏阅览、书刊自助消毒、讲座手机预订、音乐欣赏选择、影视节目观看、24小时自助服务等。被动等候的参考咨询转向主动即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一些新建的大都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助服务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自助设备、自助系统和自助服务,能由读者自己完成的事情坚决交给读者自己去做,图书馆需要做的是加强提示、指导和必要的咨询服务。读者自助模式不仅节省了图书馆的大量空间,而且使馆员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并提高馆员与读者交流的机会。图书馆原有的参考咨询台、借阅台、办证台等服务桌面的减少有利于增进读者与图书馆员面对面的交流,读者主动咨询的自助服务意识的增强将使图书馆员在与用户的交流中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读者在互联网和多屏触控的环境中长大,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张扬、更叛逆、更加不遵循传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等性格特点,能用手机解决的就不开电脑成为这一代人的信息行为特征。作为大都市图书馆的现代青年读者群和30后、40后、50后的中老年读者群的行为习惯应成为大都市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需要超前思考的问题,而读者自助模式就是其中的选项之一。

      3.2 分众细化模式

      大都市图书馆新馆服务新格局中的分众服务呈更为细化的服务模式,推动了大都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更细化、更深化、更多样、更便捷、更精致、更舒适,这也是大都市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均等化服务和分众的差异化服务相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有的图书馆根据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增设了老年人阅览区,为老年读者提供独立的人际交流空间;有的图书馆根据少年儿童的学习特点,将少儿服务区进一步按年龄细化(如0-4岁的婴儿读书区等),并利用软体区隔以保证儿童玩耍区域的安全;有的馆顺应了少儿文化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专设了少儿体验区;有的馆为残疾读者提供了设置在平街层的视障阅览室以及残疾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有的图书馆将服务空间分为研究型读者和大众型读者并提供相应的各类服务;在一些移民数量众多城市的大都市图书馆,还为各国移民提供了语言细分的文献服务区等。无论是新馆空间设计或是旧馆空间改造,都按照分众细化服务的模式,摆脱了公共设施的僵硬静态的面孔,为不同群体的读者着想并提供了更温馨和更个性化的服务。

      3.3 绿色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模式是指在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中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注重自然与建筑和人保持和谐统一的发展范式。图书馆的建筑选址、水资源的维护、能源使用的效率、环保材料的选用、室内空气的质量、垃圾的分类处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都是绿色发展模式应考虑的范畴。一些新馆采用了“被动式”的光电建筑应用形式,如绿色屋顶等设计方案来减少能源的使用,通过利用自然光来节能,通过风能、太阳能来调节室内温度,通过雨水收集利用来节水等。这就改变了以往图书馆采用的通过电能的“主动式”的温度调节系统的模式,并运用自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减少对社会现存水资源的需求,并将图书馆名为“绿屋”。为了让自然和建筑与人更和谐地统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馆、西雅图市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浦东新区图书馆等设计了室内外的园林形态,将园林设计和园林本身引入图书馆的建筑之内或建筑之外的一些建筑小品,成为图书馆新建筑的亮点。由于新馆建筑空间巨大,为保持安静,有的图书馆在新馆建筑大空间的顶部采用吸音材料以降低分贝。但也有图书馆由于没能进行这样的科学预测,在大空间噪音控制方面留下了遗憾。在绿色发展模式方面,至今已开展14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年一度的“绿色阅读”活动颇具特色,这是该城市的一些街区图书馆联合推出的社会公益活动。每年暑假伊始,图书馆志愿者将各区图书馆化整为零,把书送到公园绿地,让人们在大自然中“绿色阅读”。2014年布鲁塞尔18个街区的图书馆在全市34个公园参与这一活动。“绿色阅读”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最佳的阅读机会,也为假期增加了情趣[15]。从图书馆绿色发展模式出发,一些保存有大量各类历史文献的大都市图书馆应注重防止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图书馆员造成的污染与危害,在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可以考虑设计图书馆机器人从事历史文献特藏书库中长时间的取书还书工作。

      3.4 分面布局模式

      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布局以往多采用分层布局,如以文献类型分层、以服务对象分层等。近年落成的广州图书馆则更多地采用分面布局模式,以多分面为主、多分层为辅。分面布局更多的是基于学科、主题、服务目标群体等的逻辑分析。广州图书馆新馆将分面布局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对象服务、主题服务、交流服务等四大部分,其中加大了分面组织的比重,以主题馆、对象馆为载体进行分面服务的空间建构。如新馆以本土文化、多元文化、都市文化为要素搭建文化服务框架,分别设立广州人文馆、家谱查询中心、《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设展览,展示与传播广州本土文化;又设立有多元文化馆、语言学习馆,开展多元文化推广项目与语言培训项目,丰富多元文化;还设立有休闲生活馆、创意设计馆、多媒体鉴赏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展示服务中心,倡导现代都市文化。广州图书馆分面布局模式的积极探索为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在欧美、澳大利亚及我国港台地区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内,建有音乐、美术、动画、地图、历史、文化遗产等专业主题图书馆,不仅配有相关的专业文献资料,还提供视听及软件设备;我国台北市图书馆更形成一馆一特色模式。这种“馆中馆”或主题图书馆是大都市图书馆已经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并将成为大都市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分面布局模式的出现无疑更加丰富了这一发展模式。

      3.5 统一物流模式

      统一物流模式是大都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与管理的一种普遍模式,这种模式在美国、新加坡以及我国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已较为成熟,我国大陆的城市图书馆则起步不久。自2000年起步的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实践中借鉴了国内外的统一物流模式,并与2007年11月与上海邮政公司举行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文献物流社会化签约仪式,从物流基础设施、运输配送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运作成本、服务水平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为确保中心图书馆总分馆和基础层服务点之间服务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跨出了有益探索的一步,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物流模式。为配合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服务发展,深圳图书馆也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各自助服务点的统一物流的配送模式,并实现了信息化和社会化的管理。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统一物流模式相比,中国一些大都市图书馆的统一物流模式的智能化、集约化、便捷化的程度还不高;同时由于中国大都市图书馆人财物的分层管理,统一物流模式在统一化的程度方面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予以进一步深化。

      3.6 云端计算模式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全面兴起和快速普及,新一代网络技术正面临全面融合和快速迭代,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已经来临。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所著《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就以大数据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向人们展示了大数据对于生活、工作与思维所带来的大变革。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开始在包括大都市图书馆在内的各个行业领域展开。涂子沛所著《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向我们展示了大数据时代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大数据需要通过云环境来加以应用与发展。云计算具有跨界整合、按需服务、自助互动、即时响应、可扩展性等技术特征,为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新载体和新方法,被认为是海量信息服务的最佳模式,为大都市图书馆服务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在大数据和云环境下,移动互联给大都市图书馆带来了“一切皆数据、一切皆服务、一切皆读者”的新思维。近年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部署了一套灵活而性能超强的大数据架构,通过云端计算的模式,处理从战略、战术到操作层面的各类不同分析需求,通过一整套的仪表盘来监测和分析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大都市图书馆关键业务流程,包括馆藏新文献的选择、采购与处理,文献流通中的外借、续借和预约,地理空间的位置、区划、人口等混搭的各类数据,以获取与以往不同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中需求回答的各类问题,并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16]。上海图书馆也通过主动拥抱大数据,形成了云端计算模式。该馆在巨量读者信息云端整合的基础上,发布了《上海图书馆流通分析报告》,《文汇报》记者以《“阅读大数据”如何转为“金手指”》为题在报纸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从报告的海量数据中发现了话剧类图书成为借阅热点的出版信息,指出由于零售市场回馈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出版社和实体书店并不能同步掌握当前的阅读趋势;而从超过4000万册图书中获得的“上图流通分析”等报告,可能为出版业、书店业和图书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参考,让“阅读大数据”真正转化为出版业的“金手指”[17]。这无疑是上海图书馆进行云端计算模式的意外收获。可以预见在若干年后,大都市图书馆的云端计算模式会成为服务与管理的新常态,这需要提前谋划布局,实现大都市图书馆超巨量数据复杂系统的云端智慧管理,让数据插上智慧的翅膀,让特大城市中的大都市图书馆从数据大馆通过云端计算模式逐步迈向数据强馆。

      4 新形态

      4.1 创意设计形态

      大都市图书馆的魅力既外化于形,也内化于空间布局与设计之美。随着一大批大都市图书馆建筑的先后落成,其建筑设施的硬设计和内部艺术的软设计以及空间布局与功能之美为人们带来了创意设计的新形态。

      创意设计形态的一大特征是服务空间与信息化的融合,许多图书馆将信息化形态定位为一种基本环境,融合在各种空间之中。无线上网的自由空间、智能互联的泛在阅览、宽带设施的信息基础、24小时的自助借阅、智能载体的现场体验、数字媒体的融合平台、参考咨询的时空接力、大屏触控的信息幕墙、服务数据的实时显示、安全环境的智能监控……这些创意设计令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形态耳目一新,可谓图书馆信息化的升级版。

      创意设计形态也表现在一些设计的细节之处,如天津图书馆二期的中央空调与常规的楼面顶部排风口的设计不同,而是别具新意地采用了地面的空调出气口,不仅克服了可能的噪音,其隐蔽性的设计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各个新馆家具设计和导引标识,都显得舒展、典雅、宁静、个性,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心向往之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新馆空间设计与旧馆空间改造为图书馆创意设计提供了机遇。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阅读广场空间设计,河北省图书馆新馆内山水石上流和地方文化幕墙的设计,首都图书馆二期中北京四合院的地方文献区域设计,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的阶梯式阅读广场,布拉格市图书馆的巨型书柱,挪威国家图书馆的数以百计的智慧之眼壁墙,西雅图社区图书馆的客厅壁炉家庭式阅读空间设计等,为大都市图书馆的学习交流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新空间。上海图书馆则借鉴全球大都市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积极尝试,对原有的图书馆空间进行再设计,形成国内首个“创·新空间”,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吸引诸多创意工作者和爱好者前来体验[18]。位于上海杨浦区黑山路的旧上海市图书馆曾于1935年建成,作为当时的大上海计划的一部分,由曾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的董大酉先生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如今这一文化建筑将依据董大酉当年的手稿“修旧如旧”。这一大都市图书馆的建筑修复工程的创意设计也体现了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建设中的文化追求[19]。

      4.2 灵活布局形态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更是如此,而功能多样化和服务个性化也推动了大都市图书馆灵活布局新形态的形成,并成为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的普遍形态。

      为适应灵活布局的形态,图书馆设计体现出更为精致化和精细化的趋势。如在每一个阅览空间、服务空间、资源存放空间,精心设计了每一件(套)桌椅、书柜等设备设施,体现其应有的个性和灵性,为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吸引力。有的图书馆既提供了固定的书架,也提供了可移动式的书架以及安放在桌椅旁的小型书架。一些家具既可以集中整合以用于大型的读者活动,也可以拆分使用以满足小型读者活动。不同种类的座椅以不同的方式排放,既体现了美观与舒适,也满足了读者不同的个性需求。如“个人阅读区”的小包间提供了小型圆桌和折椅,“自由讨论区”则提供若干个固定并可旋转座椅。各类家具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设计与摆放,服务内容的灵活多样和动态丰富,体现了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有品位的阅读环境的服务追求。到馆读者往往都希望在馆内的任何时刻都能拥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空间,提供便捷且具特色的设备与设施;而千篇一律、呆板生硬的设备设施不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有碍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灵活多样的展览、定期或临时的音乐角也是灵活布局的一种形态。西班牙马德里区域图书馆中既有简单独个大型展板式的展览,也有移动式支架的多块面展板;荷兰鹿特丹图书馆则有空中悬挂式展览;法国国家图书馆有相对固定的走廊式展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区则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展橱式展览。许多大都市图书馆展览的展架往往可随时移动,内容也可以定期更换。挪威国家图书馆于每周五下午在阅览大厅一角布置音乐欣赏区,定期举办音乐欣赏活动。

      灵活布局还体现在一些特定区域的使用上。挪威国家图书馆设计了登梯而上的顶端阅览空间,上海嘉定区图书馆、青浦区图书馆和浙江海盐图书馆新馆在建筑外的屋檐下放置阅览桌椅。这些阅览区域的宽阔的空间和广阔的视野可以减缓读者的疲劳,安静的氛围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思考。

      灵活布局为读者带来可选择的多样化的学习交流空间,这里既有阅览广场式群体读书空间,也有适合独自学习半隐蔽的安静学习空间;既有研究型的正式阅读空间,也有大小不同的自由交流空间,还有公共休闲空间(咖啡吧、小型书店、礼品店等)。这种灵活多样的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适应并满足了其不同的需求。

      4.3 移动互联形态

      移动互联形态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云计算、搜索引擎、数据挖掘、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移动信息终端使数字化多媒体的文献与馆员和读者互连互通,实现了图书馆桌面有限服务向移动无缝服务的转型,搭建了不断组合并充满可能的通道平台,形成了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业态。移动互联形态较好地弥补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在服务空间和服务效能方面的不足,拓展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时空和服务内容的边界,大幅降低了读者的时间成本和图书馆机构的运营成本,并能更有效地解决传统图书馆形态的低效率和覆盖盲区问题。移动互联形态使文献信息的服务更具可获得性、及时性和便利性,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办证台、借阅台、咨询台的服务形态,激活了广大市民的潜在的文化需求,促使传统图书馆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形态也推动了大都市图书馆现存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的变革,提高了面向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各类文献的搜索、借阅、传递等复杂流程大大简化并具可操作性,服务对象也更趋大众化,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的普惠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移动终端的点击量、阅读数量、咨询数量和人次将不断超越实体图书馆的到馆人次和借阅量。

      移动互联形态的泛在化、平等化和互动性使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读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的平台参与图书馆的采访、讲座、展览、管理以及参考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全员创新的新格局。

      4.4 “图书馆+”形态

      大都市图书馆是十分神奇的文化机构,其服务和协同的触角可拓展延伸至大都市以及都市城域以外的方方面面,在原有的图书馆服务业务形态基础上形成“图书馆+”的服务新形态。在马来西亚吉隆坡,2009年创办的戏剧图书馆与“心向太阳剧坊”融为一体,并形成黑箱剧场、戏剧咖啡座、摄影馆和展卖国内外戏剧作品的精品馆,开展电影赏析会、戏剧观摩赛、艺术电影之旅、摄影分享会、戏剧生活营、戏剧表演班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形成“图书馆+”的大都市图书馆价值观[20]。法国巴黎的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有32家由外国团体和机构开设的图书馆,其中的西班牙图书馆近年为读者提供亚马逊阅读器外借,内载有数以百计的西语文字名著和词典[21]。法国国家图书馆内的独立展馆以展出雨果等作家的手稿而吸引众多读者驻足欣赏。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国内外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丰富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图书馆+”发展形态,如通过“中国之窗”赠书项目、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图书馆建设项目、与中国国家各部委机构的分馆共建项目等,使国家图书馆的服务载体不断拓展并延伸。上海图书馆的“图书馆+”有多样化的形态,如与上海市妇联合办的“妇女之窗”,与世博会机构合办的“世博信息阅览室”;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长宁分馆则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合作创建面向境外读者的“中国之窗-上海阅览中心”;而遍布世界各城市的80多家“上海之窗”更成为“图书馆+”的成功案例。借鉴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纽约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等的独立博物馆的“图书馆+”的服务形态,中国国家图书馆所属的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4年8月开馆试运行,集中展陈和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首展“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由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样式雷图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国古代典籍简史9个展览组成,展品800余件,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历史上最大规模集中展示的馆藏文献珍品[27]。而于1996年开馆陈列的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也具有独立博物馆的性质。柏林州中心图书馆借画如借书的服务项目也可以看作是“图书馆+”的服务形态之一,该馆的艺术品借阅区共有1 600件油画、版画、摄影和雕塑等当代原创艺术作品供读者选择,其推出的“借画如借书”的口号颇受欢迎[28]。实际上大都市图书馆不仅可以推出借画如借书服务,还可以创新拓展为借照如借书服务,将有些历史原照复制后借给读者。可见“图书馆+”是一个提供无限想象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形态。

      5 几点思考

      5.1 发展新环境对大都市图书馆正形成倒逼机制

      从大都市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而言,新环境、新模式、新形态和新服务正在对图书馆形成颠覆性挑战。图书馆中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正在逐步消失,工作人员推着书车的标志性形象正在成为过去式。如果说图书馆行业的工具过去是铅笔、卡片、目录柜、咨询单、打字机,现在则更替为电脑、屏幕、手机、数据库、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阅读器。以屏幕而言,就有建筑外墙或读者大厅的巨屏、电子阅报的大屏、上网电脑的中屏、个人手机的小屏、信息发布的长屏以及即将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的微屏,并正在实现多屏融合与多屏互动,使图书馆的服务进入了“触摸时代”。大都市图书馆发展的新环境呼唤掌握信息技术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智慧馆员,而图书馆业务部门的主管也将承担智慧协调员的角色,大都市图书馆馆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也要在保管、研究和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创意推广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形成多样化人才的新结构。大都市图书馆原有岗位描述将为新创建的岗位描述所取代。人力资源的这种挑战不仅在图书馆,而且在全社会展开。美国求职网站CareerCas 2014年新公布十大濒临灭绝的职业,其中多半与实体纸张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失宠有关,如邮递员、抄表员、报社记者、导游、印刷工人、税务检验员和税务员等[24]。大都市图书馆也面临类似问题。随着数字与网络咨询的普及、多网与多屏的互动融合、自助服务的推广、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一些传统的问询、图书借还、文献复印、读者证查验等工作将会逐步成为过去式。深圳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现后,图书馆员当面服务的功能已经部分消失。而随着智慧图书馆书书相联、库库相联、网网相联的内容互联时代的来临和进一步发展,这一以印刷型文献为服务主体的大都市图书馆技术和服务创新服务模式的现在进行式也可能面临成为过去式的挑战。这说明新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生命周期已经缩短,网络时代来临的更新迭代的变革节奏正在加快,对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形成了倒逼机制。

      5.2 基于内容互联的文化共享服务将成为发展新趋势

      大都市图书馆的互相联系在很早就出现了,如欧美早期的会员制服务模式等。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这种互联发生了质的变化。1994年被认为是中国接入互联网的起始,经过20年的发展,由互联网早期的静态的初始的互联、全球电脑和计算的互联,已发展至全球宽带环境下的移动的互联、跨时空的泛在互联,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为基于宽带和视频的互联、深度的全媒体的内容互联。走向未来的内容互联的智慧图书馆将面临巨量信息流动的挑战以及相应的网络传输带宽瓶颈,也将形成网络空间安全的挑战、城乡与地区信息设施和信息素养差距的挑战。同时,这一发展趋势将重塑大都市图书馆的文化基因,充满了创新的空间。大都市图书馆应当采用主动信息化发展战略,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内容服务,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向网络为王转变,并致力于体现对全体读者即每一位市民人人有用的泛在个性化服务,形成全媒体泛在式的内容互联服务模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都市图书馆应当从基于内容互联的文化共享的发展趋势出发,预先布局内容互联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使图书馆的各个空间均可提供有线和无线上网,以告别传统的集中式的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形态。挪威国家图书馆2009年5月启动的“数字书架”项目就是通过分阶段推进方式,将历年的图书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供读者使用,这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内容互联的服务新趋势[25]。基于内容互联的讲座图书馆可以誉为图书馆的慕课(MOOCs),这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推进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大都市图书馆不应该错过参与慕课未来的发展机会,可以顺势而为,协助创建和实现慕课服务类型,积极发展网络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的资源丰富讲座图书馆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讲座图书馆的服务延伸至高校,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成为大都市图书馆在线教育的服务对象。内容互联的发展使图书馆可以通过大型显示器的可视化为读者和馆员实现创建一个真正的创意协作空间的梦想,从而将大都市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将为构建内容互联的现代大都市图书馆网络空间体系添砖加瓦,以体现大都市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图书馆自觉和文化自觉。

      5.3 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正在形成

      在全球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的项层设计和实践探索,通过中国大都市图书馆层出不穷的成功案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创意、中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发展定位,还是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大都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论是各层级的发展规划,还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无论是东西地区互动协同,还是全国统筹的工程推进;无论是科文融合的创新转型,还是注重标准的依法治馆;无论是融入城市的互动发展,还是融入世界的共同体成长,中国大都市图书馆正在书写国际大都市图书馆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并将改变全球大都市图书馆以欧美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形成全球大都市图书馆多极化的发展新态势[26-27]。我们应该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百年(2021、2049)愿景的高度谋划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的新构想和新愿景。

      5.4 文化安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则

      中国大都市图书馆的建设关系到民族精神、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的进程中,中国发展大都市图书馆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珍视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并在与国际交流中破除文化安全可能受到的威胁、侵害和误导。

      文化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8]。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之中,将文化安全纳入总体思路之中,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将大都市图书馆事业所涉及的文化安全纳入非传统安全之中,将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一起,构建一体化的全新国家安全体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在文化安全的原则下,将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问题与文化安全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馆藏文献的整理中、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在人才培养的政策中、在语言选择的使用中,将文化安全的重要原则融入其中,在积极发展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走出去中进一步提高文化安全的意识,进一步夯实文化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加强文化安全的保障。对于智能眼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服饰等可穿戴设备流行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个人隐私边界重新定义和信息数据保护的问题,我们也应未雨绸缪,在新环境下依法做好读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研究与准备工作。

标签:;  ;  ;  ;  ;  ;  

浅谈世界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观念、新模式、新形式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