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习心理,链接关键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素论文,关键论文,链接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加之应试压力的增大,学生承载的学习负担就越来越大,从而有效调适学生的学习心理,使之提高学习效率,已成为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克服懒惰心理,吃透关键字
关键字是指在课本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知识板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字,能否记忆、掌握和领悟这些关键字,对于能否科学地审题和答题至关重要。而吃透关键字,可以避免误读、误解、误用理论知识,在做选择题和回答主观题时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成绩;相反,就会导致答题的误选、误答。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搜寻关键字、吃透关键字的重要性和如何将关键字按照顺序建构成关键字要素链。
例如,《经济生活》中包含关键字“最”的内容,可以用蛋形图建构成关键字要素链。
【关键字典例】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麦当劳违规操作:原本快到期的甜品派,员工一换包装,又向后推迟一个小时,有时候员工将甜品派包装更换上新的,重新写上时间销售。要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A.依法打击该类经营行为
B.增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
C.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虽然该题四个选项提出的措施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题目的设问要求选取“最”根本措施,并未要求选取所有措施,因此,该题排除A、B、D项,选择C项。
二、消除麻痹心理,领悟关键词
关键词源于英文,特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在教材一段文字、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句话中,带有标志性的重点词汇。关键词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快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因此,为了准确、科学地把握政治知识,需要消除学生的麻痹心理,以高度重视关键词的作用,精心地选择关键词,剖析关键词,建构关键词要素链。
例如,《政治生活》中包含关键词“基本”的内容,可以用以下矩形图建构成关键词要素链。
【关键词典例】2012年6月27日,李女士花28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根金项链。这2800元人民币本质上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符号
C.价值尺度 D.一般等价物
由于题中材料增加了“本质”一词,A、C项明显错误;人民币属于纸币,不是商品,不是一般等价物,因此排除D项,剩下的是正确选项B。如果疏忽大意,看不到关键词“本质”,误选的可能性极大。
三、摒弃从众心理,狠抓关键句
中学政治教材中的关键句一般置于一段文字之首,用来概括整段文字的主题思想。作为段落的统领,关键句既是对整段文字的整合与抽象,又给出了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点,作用重大。然而,认为学好政治单纯依靠背诵,且不分轻重的看法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共识”。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摒弃从众心理,养成重点搜索、确定、领悟关键句,并将其置于前后知识的联系中、考查问题的情境中,不断推敲、琢磨、整合等良好习惯,以有效建构关键句要素链。
例如,《经济生活》中包含条件式关键句的内容,可以用以下表格图建构关键句要素链。
【关键句典例】2012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强调: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将毫不动摇,同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和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将毫不动摇。这体现了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④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该试题选材时新,考查角度新颖,要正确回答,学生必须逐句审查题干中的关键句,才能明白“香港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属于国际关系”的道理,就可以轻松排除①②两个选项,进而排除A、B、C。当然,正确选择还需要一个重要前提,即准确地理解①②③④关键句的政治属性,否则,即使读懂题干的意思,也无法准确选择题肢。
四、排除畏难心理,聚焦关键群
这里说的关键群,是指由若干个重要考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建构而成的关键知识群。关键知识群一般有三多:层次多、涵盖的内容多、集结的问题多,因而考查主观题的几率较大。由此,决定了发现、提炼、整合和运用关键知识群的重要性。然而,学生最惧怕的也是发现、提炼、整合和运用关键知识群。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建构关键知识群的勇气,排除畏难心理,从心理上重视聚焦关键知识群,理清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建构关键知识群要素链。
例如,利用括号的方式建构以下对立统一规律关键知识群要素链,就可以通过解析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相关理论,紧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抓住关键词及其附属成分,促使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群典例】2012年6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空间交会对接作为航天的关键技术,将在中国建设自己的空间站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
A.着力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B、C、D四个选项都属于对立统一知识群,且表述均正确。但从“空间交会对接作为航天的关键技术”看,试题体现的主要哲理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应选C。备考这种知识群,不能拘泥于某个知识点或某几个知识点,而应超越局部,面向全局,从而抽取关键的知识点,再将关键的知识点链接知识群,加强适应性练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五、避免忧虑心理,锤炼关键题
中学政治关键题是指由教材主干知识构成的试题,或者是由教材主干知识与时政热点相链接构成的试题。由于中学政治关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大广,设问具有跨度大、辐射广、要求高等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忧虑心理,教师应进行重点的研究、分类和打磨,从大量的试题中辨识和锤炼出关键题,运用其各具特色的典型性,转换角度,发散思维,制作变式训练题,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辩证统一关系的关键题,可以按照知识板块建构成以下关键题要素链。
【关键题典例】材料一:2012年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温家宝在会见野田佳彦时说,推进合作需要有牢固的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作为保障。温家宝重申了中方在涉疆、钓鱼岛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敦促日方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谨慎、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坚持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材料二:2012年6月,根据实际情况,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有利于我国加强对西沙、中沙、南沙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保护南海海洋环境。
运用以上材料,可以多角度设置以下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案要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联系观、发展观、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等。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案要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观、发展观、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3)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答案要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从宏观看,基于近年来我国与周边有关国家的领土争端事件不断增多,材料一、二显然成为时政焦点,决定了该题应该成为关键题。从微观看,该题三个设问,需要提取的关键知识点来自课本不同知识板块,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很大的跳跃性。解答好此类问题,必须集中精力锤炼关键题,组织学生深入探讨、强化训练,才能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综上,为了消除学生的各种消极学习心理,我们应该重视从“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关键群”“关键题”入手,建构知识板块关键要素链,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达成理想的复习效果。
标签:关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