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元斌 陕西省城固县朝阳中学 723200
摘 要:在新课改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初中语文,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要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高,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便要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本文将以总结的一些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为主,来试着研究一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所谓的有效教学,指的便是使得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中学习,老师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等。但是目前有些地方仍然采用着以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我们便能够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课堂。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老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争取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究一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一、采用微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便是“一讲一听”。像这样的“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便会使得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枯燥感,从而导致厌烦心理的产生。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他们的目光集中在课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在这里,不妨试试微课教学方式。
翻开语文课本,我们能够发现,有的课文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有的课文内容光靠同学们的想象是很难把握它的整体性的。而如果涉及到一些距离我们生活较远或者是在某个地区并不常见的事物,如果不能够了解它的全貌,有的时候便会影响我们对这篇课文的解读。
例如我们所学习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它的教学目标是:诵读全文,感知整体内容;品析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领悟文章主旨,并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观察感受以及思考方法。而说到要品析语句且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观察和思考方法这两个要求,有的学生如果没有在生活中观察过紫藤萝这种植物,又何谈想象出紫藤萝瀑布这一景观。这个时候便可以使用微课,将紫藤萝单个的外貌状态以及众多紫藤萝缠绕一起形成瀑布的情形一一展示出来。老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将所展示的紫藤萝图片是怎么拍摄出来的、是处于哪种情境下拍出来的细细地讲解给学生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微课讲解,便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这一课程主题的印象,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学生,还可以拓展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由此拓展他们的视野,自然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能。
二、用好课件资源,发挥板书作用,以丰富的节奏感感染熏陶学生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极少的,因为很多的教学方式都存在着不可控因素。最让老师所接受的便是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多媒体教学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但是传统的板书教学有一个优点却是多媒体教学怎么也赶不上的,那便是上课的节奏性。
在这里,我们以《芦花荡》这篇课文为例来说一说所谓的教学节奏性。使用过多媒体的老师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学生在记录笔记的时候往往跟不上教师的速度,而且因为有着多媒体,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反正都会在那里,我有空再记录也行”的心理,长此以往,便会使得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便不会集中在课件的内容上。就如同《芦花荡》这一篇富有英雄故事传奇色彩的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如果老师不注意教学的节奏性,不让学生跟上讲课的节奏,那么学生很可能对于这篇文章的印象便只是当作在听一个故事,而不能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落到实处。因此,在进行这篇课文的学习的时候,老师要随时注意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像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老师便可以将课件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探讨逐个播放出来,并且要把握课堂的节奏,不要一股脑地将这些东西灌输给学生,毕竟学生的大脑不是无限空间,任何问题都是需要经过时间消化的。由此,老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善于把握课堂的节奏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感染和领悟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思想精髓,从而在美育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三、加强课外阅读,增强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收获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在强调语文的基础一定要进行大量丰富有效的课外阅读。由此,想要使得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那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例如,我们学习的《邓稼先 》,这篇课文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说,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写法。《邓稼先》难在记叙中加有议论和抒情,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及作者情感十分关键。所以,学生在还没有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便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有效的阅读,从中学习到记叙文这种文体的写作方式,除了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此外,文章中还有一些比较富于语言魅力的句子,如:“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这种比较有内涵的语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誊抄下来,长此以往的累积,学生的知识水平便会有一定的提升。由此,我们在平时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除了看一些文学作品之外,还可以让其对书报进行一定的涉猎。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以使得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知识积累产生较浓的兴趣,从而能够主动阅读、积极阅读。再通过小作文朗读比赛、课前五分钟阅读、经典段落诵读比赛等方式,展示学生成果,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收获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
总得来说,初中语文作为语文整体教学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老师在平时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课堂质量的把握便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发现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采用微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用好课件资源,发挥板书作用,以丰富的节奏感感染熏陶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增强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收获中体味学习语文的快乐。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井根 力求提问有效,打造课堂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1,20。
[2]李华春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08),11。
论文作者:钟元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老师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这篇论文; 课堂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