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论文_温业巍

分析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论文_温业巍

(贺州市桂源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542801)

摘要:结合实际,对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首先,详细阐述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功能,其次在分析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实际保护作用基础上,就接地装置施工技术操作要点进行研究,希望分析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施工;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用电量的需要在急速增多,为了可以满足我国社会电力供应的需要,电力企业开始全面的进行电网改造项目,所以在电网系统中其配电设施越来越多。这些配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极大提升了电力传输的效率,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用电的需要。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接地装置的主要作用时保证供电的安全性,能够满足人们用电的需要。电网配电系统可以保障电力用户用电的安全性,更好的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1 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功能概述

1.1 接地保护装置的功能说明

接地保护装置主要由接地体与接地线等部分所组成,而接地体通常也可以分为自然与人工接地两种。自然接地体主要是指在施工中自然存在的,而人工接地体则是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来设置,其对于保障用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存在直接的联系。人工接地一般功能与保护接地两种,前者就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而后者则是防止人或者动物进入到现场而安装的接地装置。

1.2 接地保护线路的工作原理

保护性接地根据工程的不同可以分为零线接触保护与接地保护两种主要的形式,零线保护通常都是安装在三相四线的供配电线路内,主要用来保护电器外壳部分出现漏电而设置的,该保护系统将设备的外壳等金属部分直接与PE、PEN保护线连接起来,在某个部门出现过大电流而存在危险时,该保护装置就会产生过大的电流而将保险丝熔断,开关也会关闭,进而可以防止发生触电的危险。

1.3 三相五线制中接地装置的保护作用

在三相五线制的配电线路变压器内的N相与PE线分离出来,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系统的性能。接地保护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确保外壳与大地的连接,一旦发生人类触电的情况,就会在瞬间产生过大的电流,从而将保险丝熔断以保护人身安全。

2 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实际保护作用

三相五线制的N相零线保护外层不能出现任何的损伤和破损,否则该部分就会和PEN线路组成一个回路系统,也就会出现漏电的问题,进而产生了系统跳闸故障。当前很多的小区居民用电设施,因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线路表层出现了严重老化损毁的情况,其N相零线的外层已经严重损坏。在N相零线与PEN线连接起来之后,整个线路就会直接组成回路系统,进而造成短路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整个居民小区内出现停电的问题,人们生活无法继续。

电力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与三相五线的N相零线部分实施挂锡,避免线路出现过热的问题存在。电气施工人员需要详细的检查检查线路的紧固件,对于松动的螺栓需要进行紧固处理,从而可以防止在线路热度过高的情况下而存在熔断的情况,保证线路正常工作。比如某高层建筑中的零线发热严重,在零线因为高温而熔断后,整个线路就无法正常供电,在工作人员将过热部分更换后才能恢复正常供电。

3 接地保护装置中的故障原因分析

在接地保护装置连接的领域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详细来说问题它包含了材料自身的问题与施工多方面的问题,以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

3.1 导线的材质达不到使用标准

线路材料首先应该保证其具备较强的机械强度,并且能够满足自然环境中的抗腐蚀性,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线路过热而出现的熔断问题。对于接地线、零线的材质必须要符合要求,且各个结构部分的尺寸达到标准要求。对于一些便携的保护装置,由于其可以灵活的使用,一般都是应用1.5mm的铜质软线。其他的接地线、接零线材质要求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线路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不达标

三相五线制的导线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导热性与稳定性,从而可以满足施工条件的要求,也不会因为发热而出现熔断的情况。对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零保护,线路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导电性能,从而可以使得单向短路电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保护的要求。在不具备自然导体的零线时,必须要保证零线的截面积为相线面积的一半左右。配电线路的接地保护系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线路过热的情况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切实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4 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4.1 应该选择正确的接地材料

水平接地通常使用的是镀锌扁钢部件,其截面从尺寸为50mm×6mm,此时可以将接地位置的形状制作成为圆弧性,保证其接地性能满足使用的需要。接地装置中使用的钢材材料的厚度要均匀,整个结构不会存在薄弱的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等问题。在接地电阻超过4Ω的时候,就应该保证各个垂直接地装置的间隔距离在 6m~8m之外。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接地要求以及地形条件来合理的设置其安装间隔距离,但是最小距离要大于5m。

4.2 正确运用水平接地安装技术

对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比如砂石、岩石等部分应该使用水平安装施工技术,此时主要应用的是镀锌扁钢或者镀锌圆钢来制作接地装置,对于长度较长的部分可以通过焊接来连接,并且需要稳定的固定在地下位置上。施工人员要进行开挖施工,保证接地装置深入到地下空间中,且埋入深度应该在0.5m以上。相邻的接地体间隔距离要保持2.5m~5m的距离,并且需要直线排列。如果使用镀锌扁钢来制作接地体,此时需要倾斜布置,从而可以保证其线路 安全性。

4.3 正确运用垂直接地安装技术

接地装置选择垂直布置的方式,需要保证其和地面达到垂直性的需要。采用多极性接地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设置间隔距离,保证其具备较强屏蔽效果,从而可以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性达到要求。如果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环形安装施工,应该确保整个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存在任何的缺口而影响接地效果0。

使用钢管来制作垂直接地装置是,应该在端头的位置上制作成为锥形,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入到地下结构中,达到结构稳定性的需要。施工人员还应该在钢管接地体的整个结构中在距离管口150mm处设置4处齿状缺口,并且需要将缺口进行弯折焊接,此时可以将其端头位置制作为锥形的结构。如果采用圆钢或者角钢的材料制作接地体,也要制作成为圆锥的形式,虽然其加固效果比较差,但是也能够达到稳定性的需要。

4.4 应该合理运用敷设水平接地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接地电阻,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水平接地技术来施工。假设土壤接地电阻率保持不变,此时的接地性能与电阻与接地面积存在在的关系。接地网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合理的设置接地网孔,通常都不会超过32个。

5 结论

配电线路的施工中,接地装置是主要的安全基础设施,对于提升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保证电网的正常工作。接地装置在施工中要综合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接地装置,最终可以保证接地效果。同时还应该加强线路的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需要加强检查,需要立即更换掉故障部件,保证整个线路可以正常工作,同时还能够预防线路故障的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岳慧.对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8)

[2] 王跃. 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居舍. 2018(07)

[3] 林伟超. 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5(24)

[4] 秦毅,王明惠,王猛.浅谈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6(12)

[5] 魏志男,杜月明. 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 2018(18)

论文作者:温业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分析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论文_温业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