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南安小学 吴超群
摘要: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时需要改变之前的授课模式,积极给学生打造不同的知识体验平台,让显性知识可以和隐性知识实现有效的转化,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植入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改善班级学生的运动能力,促使学生实现认知思维的开发性培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植入式”体育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思考“植入式”课堂教学对“显”“隐”性知识转换所体现的驱动作用,希望可以打造更高层面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植入式,知识转换,驱动作用
传统体育教学不能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知识教育,知识学习呈现出机械化的问题,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是比较孤立的,不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先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增强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植入式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性的思考和掌握,进而帮助他们理解体育游戏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与团队精神,让多种课程知识实现转化,强化课堂教学的新颖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对“植入式”体育教学的思考
“植入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课堂讲技术的基础上合理借助体育游戏丰富知识的一种讲解途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认知以及在团队中的行为进行分析,积极改善班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植入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实现认知思维的开发性培养[1]。同时,植入式知识教育也能使学生得到高质量的课堂体验,养成良好的运动认知。
二、“植入式”体育教学呈现的特点
(一)通过细化教学大纲,促使课程目标指向性更具有精准性
“植入式”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大纲进行细致的划分,具体划分为多个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去设定或者是选择知识教育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对知识教育的性质界定、内容讲解标准以及课堂评价方式等进行规定。该教学方式能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扩大班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改变之前的被动接受知识教育以及机械模范动作的教学模式,促使体育教学更加具有标准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通过目标细分的方式让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对班级学生进行示范性的动作讲解,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该教学模式不能让体育教师和班级学生实现紧密的联系,学生接受课程知识是比较被动的,师生未能通过体育教学实现有效的互动以及观点交流。特别是低学段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动作概念缺乏,对老师的讲解听不懂,加上小学生本身自控能力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要求。而植入式教学将团队理念作为着眼点,将大目标细分为不同的小的学习任务,让成员通过分工方式进行探索[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以运动技能为学习载体,以“团队游戏、比赛”的形式,运用“寓教于乐、寓练于学”思维,把“动作符号”植入其中,形成“运动技能、动作符号、练习强度”三位一体的动作符号“植入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教育的理解,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也更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得到丰富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强化了课程教育的成效性。
(三)评价结果比传统评价更加多元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因而未能准确评价学生在团队意识、体育文化掌握以及运动精神等方面的具体成长情况。这样的的教学评价结果是比较单一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植入式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行为以及状态开展评价,让学生根据分工进行探索,根据具体执行过程对教学方案以及资源开展合理的调整,促使学生开展团队分享和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个人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的效果适当调整教学的方案,使学生得到更合理的课堂教学。
三、“植入式”课堂教学对“显”“隐”性知识转换所体现的驱动作用
(一)科学转变体育教学思维,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持续化发展
植入式教学将大目标细分为不同的小的学习任务,让成员通过分工方式进行探索。结合学术研究可知,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实施植入式课程教育可以科学转变体育教学思维,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持续化发展。隐性教育是不受到诸多体育运用项目所带来的影响,植入式能让学生得到创新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让教学观念更加体现出科学性的特征,促使小学生实现高质量的知识教育。例如,体育教师可通过开展植入式教学让学生对足球运动以及竞技规则进行充分的理解,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魅力。
(二)合理破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情感交流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上,而小学生在直觉判断和容忍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实践能力养成情况也是不同的。通过植入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此合理破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3]。植入式能更好发掘出小学生的活动技能,在引导他们树立积极进取学习态度基础上实现思维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合理迁移。例如,体育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4×100接力运动知识时,可以让他们思考之前所讲解的100米短跑知识,通过迁移方式增加学生对该体育知识的理解,也能强化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这样就可以让显性体育知识和隐性体育知识实现科学的转化,促使知识教育能够实现持续化的构建和发展。
基于以上研究可知,植入式课堂教学能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状态,增加学生对游戏情节的体验和反馈,促使学生实现学科素养的养成。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实施植入式课程教育可以科学转变体育教学思维,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持续化发展。同时,体育教师运用植入式开展知识教育也能合理破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显性和隐性知识实现有效的转化。为此,体育教师要科学应用植入式教学,增加体育教学的魅力和整体成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峰.“植入式”体育教学对“显”“隐”性知识转换的驱动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5):100-102.
[2]薛凌.从知识螺旋理论看体育知识的转换与教学上的启示[J].贵州体育科技,2014(1):18-21.
[3]张朋,阿英嘎.学校体育运动弱势群体的隐性存在与显性教学补救[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94-98.
论文作者:吴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