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易经》三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易经论文,规律论文,初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易经》古为五经(易、诗、书、礼记、春秋)之首,具有“人更三圣”(伏羲、文王、孔子):“世历三古”(夏、殷、周)的悠久历史,凝聚了往圣先哲和广大人民的劳动实践经验和智慧。
时历二、三千年以后的今天,炎黄后人对《易经》习之者弥众,钻之者弥坚,甚至不少海外学者、专家亦啧啧称赞它为世界一大奇书。
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或一种设想,如果在时间上能经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衰,在空间上能超越民族、国家的域界而无阻,在人文上能获得各不同专业杰出人物的钦服,其中必有它的可以独存的真理性,具有它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可印证性,具有它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易经》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上述特性的不朽之作。
夏易、殷易、周易相继,正如同黑格尔的“概念”发展观一样,背后横亘着一条炎黄子孙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连山》反映了夏世先民野处山居靠渔、猎为生的生活。《连山》以“艮”卦为首卦,艮为山。《周礼·春官》郑玄注《连山》云:“连山者,似山出内气变化”。
同上书郑玄注《归藏》云:“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它以坤卦为首卦。坤者地也,殷代人民已逐步由山居而趋向平野,渔猎与农业并为生活来源,故深知“地出万物”之利。
《周易》有二义:其一同夏易、殷易,以朝代为名。其二,为周普之义,指易理的周普广含。
周代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由“逐食而居”变为“定居生产”。生活上变不稳定为稳定,可以进行事先有预计的种植。种植首要阳光普照,故周易以乾卦为首卦。乾者天也,日也。
“三易”与中国古代生产发展的进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前者只是后者的反映与经验凝聚,这些经验等分散见于“易”的象数、义理之中。《易经》是以我们的列祖列宗、代复一代历史实践中观察体悟得来的“世界真正统一于物质性”的真理,有其认识、理论、构思的扎实的生活基础,在下面论述的三个规律中,这种特性尤为突出。
一、生生不息规律
“生生之谓易”。(见《周易·系辞》卷13)许慎《说文解字》云:“生,进也。象草木生出于土上。”案:现今通用之生字,与古写略异。生,乃上半截从“
”,下连根于土以成“生”,寓意草木之根出于土。许慎用“进也”表示草木成长的过程,含有生物进化之动象。
“生生”,既指草木的普遍生长,又指生之又生、连绵相继之象,生生二字形象与动象兼备,符合草木生长实象。西方科学界把《易经》译称研究变化之学,就是从《易经》中充满着这种生之又生的内涵概括而来。
案:易经八经卦(乾、坤、艮、兑、离、坎、震、巽)中只有天地、山泽、雷风、火水等八种自然现象,人未出现其中,重叠为64卦后,人事活动才纷纷涌现。如婚姻、贫富、农业、渔业、交通、城邑、教育、国家、盗贼、征战、武器等等。这种现象表明了《易经》由简单向复杂,由自然社会进入人类社会的反映过程,在8卦至64卦的开拓、 增衍中,直与横两个方面,都反映出“生生不息”规律的广包性。《周易·系辞》(卷15)中又重笔点出“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一总括性的论断。
什么是“德”,《广雅·释诂三》云:“德,得也”。“德”字与通常的解释有些不同。通常的“德”,多指“德行”,属于人的品行和社会道德规范范围。而此处的“德”,则指天生万物各有所得,各有各的素质、属性的不同,如同八卦所说:乾、健、坤、柔;火、燥、水、湿等等;人有善、恶、寿、夭之别,这些无不具体反映在一个“生”字之中。有了“生”,才有了“性”与“命”,善恶与寿夭,所以“生”是天地之大德。从天地之大,到蝼蚁之微,无不体现出生生不息运动、发展的轨迹。《道德经》42章,将这些变化简化为抽象的数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沌元气为一,阴阳为二,三为多,广生万物。与《系辞》卷14所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含义相同,但老子说得更为宽广、博大。它不仅前括鸿蒙未判、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而且在最后所言万物中实际上已将人际社会包涵在内。
F·卡普拉在研究“一阴一阳”之谓道后, 惊讶不已地说:我们越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会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他们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永远运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系统,而人则是其中的必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东方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后先辉映的结果,使得中国往圣先哲的许多预见性推断,在二、三千年后成为科学的现实。其间主要的原因,以易学而论,在于它紧紧抓住物质世界最根本的一个“生”字。只有“生”,才有运动和发展,才有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人类来说,“生”既是追求的目的,又是信息和创造,生生不息,万古维新。64卦反映的并不像黑格尔说的是一条自吞其尾的巨蟒,自我循环不止;而是一条生机勃勃的“龙”——变化无穷的信息流。龙的传人,既在求生中创新,更在创新中夺取更完美的“生”。
二、有无相成规律
老子《道德经》40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历代学者(包括解放后的某些人)对“有生于无”一则争议甚多。不少人甚至斥老子之学为主观唯心论,认为既然世界为“无”,又如何生得出“有”来呢?因而把“无中生有”一语与“捏造诬陷”等同起来。其实,“无生有”的问题,包含着一个哲学上的“开端”的疑难和解决的问题。无与有,属于存在的范畴,具有既相成又相反的对立性,是对物质世界深入内在本质的认识。所以,老子《道德经》的首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
《九家易》引唐·魏征之方言曰:“始万物为元,遂万物为亨,益万物为利,不私万物为贞”。这是彻头彻尾以万物为主体,解释《周易·乾卦》所含元、亨、利、贞四大特性的见解。
“始生万物”的“始”字,指未生万物之前,非指既生万物之后,可生而未生的临界状态,也就是子夏《易传》中所云:“始,元也”,当代一些“创世纪论”学者又把“元”称为“基元”,或能量团(它将时间、空间、质量与运动等统一起来)。如果已见之万物为有,那么,作为与“有”相对而言的“无”就是未见之万物的无。
遂万物为亨,“遂”字,《汉书·礼乐志》云,“根荄以遂”。注云:“遂,生也”。
又《春秋·元命苞》云:“岁之为言遂也,生也”。
看来魏征“遂万物”一语系出自《汉书》的“根荄以逐”,言万物萌芽生长。“亨”字有“通顺”之意。“遂万物为亨”实言万物生出于土上后,亨通顺畅的成长。
“元”字的“始万物”与“遂”字的“生万物”是对文,上言万物可生而未见;下言万物生而可见,包含从无到有的万物生长全过程(利、贞二字的解释从略),乾卦为64卦之首,《易经》作者标无与有二义于此,实具有重大的发端作用。将乾卦与《道德经》首章相印证,它们不谋而合共同奠定了“无可以生有”这一哲学上的重大认识。
综观《易经》全书64卦中,反映有无相成内容的为数不少。例如:泰卦与否(音鄙,不读为否定之否)卦;剥卦与复卦,既济与未济等。
泰卦下乾上坤
”,为“上下不交而万物不通”之象。
二卦在万物通、塞上完全相反,通则万物生,塞则万物死。所谓“否极则泰来”,是有无相成的规律的反映形式之一。
剥卦与复卦。剥卦,上艮下坤,“
”。五爻皆阴,仅上六一爻为阳,表示阳气被阴爻剥而至尽。古代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从人事关系看,剥卦为“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复卦,上坤下震,“
”。五爻皆阴,仅下震初九一爻为阳,显示冬至一阳生,万象更新,此后阳气渐长,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象。二卦相联,为“物极必反”之象。是有、无变化的形式之一。以上四卦,都有“器满则倾,物极必反”的辩证信息存于其中。至于《周易》64卦的卦序从乾坤开始,以既济、未济告终,含义较之上述四卦,要更宏大复杂得多。
要注意的是:自乾坤始至既济卦、未济卦结束的这种排列,夏、殷二易均不如此,是《周易》重新组列的结果,与周道崇尊、崇天有密切关系。
乾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称为父母卦,意谓阳阴合德以生其余各卦。既济在《周易》中为第63卦,离下坎上,“
六爻皆失其位,即阴在阳位,阳在阴位。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注云:“夫易之为道,穷则变,变则通。而以未济终者,亦物不可穷也。”崔注实较各家之注为优,因为他提出了“物不可穷”这一观点,与今天科学的物质无限可分观点相同。
既济,六爻各得其所应得之位,为物质世界有序之状,未济,六爻各失其所应得之位,为混乱无序之状。无序与有序,正好相反相成。
从更大范围着眼:乾坤二卦,阴阳合德以生八卦,衍为64卦,再衍为384爻,由简而繁,由自然界以至人类社会,分门别类,条举目张,是有序世界的全貌。
既济之卦,阳阴六爻得位,为有序世界的完成,表示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告终。未济,六爻无不错乱,阴阳各失所位,表示一个新的无序的开始,一切又必须重新重来。有序生无序,无序又生有序,生生灭灭,永无穷尽之时,易之为道,至大至深,由此可见。
至此,我们再来探讨老子有与无的理论就一目了然了。
在《易经》中的关于“无”的内涵有下列三种:
无名之无;无识之无;无序之无。
(一)什么是无名之无呢?
它是相对有名之有而言。“无”,不是“0”的无, 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物而无名。名,是中国古代相当于今天逻辑学中的概念,有它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在阴阳未分,天地未判之前,世界混沌一片,浩浩瀚瀚,此时的物,为无可名状之物,实为有物的存在而没有物名。随着自然世界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进化,出现万物之灵的人,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混沌一体的元气逐步在进化中分类而成分物,因之,原本的无名之物成为了可以名状之物。如天地、山河、动植……等等,万象纷呈。
(二)无识之无
木菠萝在广西尽人皆知,上海人则知者不多。因此,木菠萝从某些人主观上来说,就是无。因为这些人未曾见过、尝过它,成为无识之无。
一个人的生活有定,职业有分,识见当然有限,对宇宙中林林总总的万物,不识不见者自必极多,这些多姿多态的物,在客观是有,而在某些人(与之绝缘的)的主观上却等于无。这也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是人类一种有局限性的无。
庄子《齐物论》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因为四方上下以外的事物,孔子不知道的还很多。这就是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神。《十翼》中充满了这种不强作解人的治学态度,不以无知当作有知,本身就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知”。
(三)有序无序之无
许多自然现象倾向于从有序到无序。在一些非线性方程中的某些开放系统,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系统会从稳定状态发展向有周期振荡,以进入无序周期状态,也就是混沌(Chaos)状态。 但科学家们也发现在另一些科学领域中,如流体运动,非线性声学(噪音),甚至社会科学范围内的经济领域中,都出现了混沌运动。
N·维纳在《维纳控制论》中提出了“无序是有序之源, 有序是无序之象”的著名论断,这就进一步与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论接近起来,“源”就是“无”迹可循之“无名”,“象”则是有迹可循的“有名”。
不仅在现代自然科学中证明《道德经》与《易经》中“有、无”相生的预见,推而广之,社会领域范围内也同样有此情况,孔子从《周礼·考工记》中拈出了“绘事后素”的问题。任何一幅五色斑斓的画,最先是一张朴素无华的白纸,对于一张画而言,当它是一张白纸时,就是“无”,加上线条、色彩和画工命意才成为了画。著名的画并不等于一张白纸,但它原质只是纸,不是画。
以声音而言,噪音是无序的杂乱的声音,乐音则是组合过的有序之音。但噪音中实包含了乐音,否则乐音就无法“生殖”出来。
可见“无中生有”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周易》64卦的序列中,具体的呈现了这有序性。
“有生于无”的含义既明,对老子“有”“无”二者同出而异名的内涵就容易弄明白了。无名与有名二者同出于“物”。如同噪音乐音同出于“音”一样。无名,指天地未分前,混沌状态的物,它无可名状,为有物无名之无。有名者,指混沌既分之后,万象纷呈,物有了可名之名。在社会众生相中,曰某某人赫赫有名,指认识某人者极多;曰某某人寂寂无名,指认识某人者极少。可见有名无名的形成,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某人本身成熟的条件;二是他人认识的条件。万事万物,无不如此。
下面,笔者将中国古代的《老子》、《庄子》、《列子》、《易经》、《淮南子》等古籍中有关宇宙进化、有无变化等论述,制成一张总图,以供各方参读。
这里需指出的是:八卦,代表八种无机物质,它们每两种成为一对,以生相拒、相通、相搏、相合等关系,又进一步产生64卦(即8×8),就是由上层的八经卦,相重而生。八卦内未出现人,到了64卦,则世界由自然界进入了社会人际(人事)。就有了人、国家等各种人事关系与矛盾。中国古代的元气宇宙观,由无名之物到有名之物,由自然观进入人事(社会)观,然后归结为有序转为无序。这是一幅构思非常宏伟、概括、系统,又非常生动、精细,充满着物质发展特性的创世纪进展图。笔者所归纳的还远远不能尽其玄妙。
以上所谈“有生于无”的论述,或许会有人说我们是“以今证古”,强附硬合,其实不然,对这一规律的论述,确实于古有据:《列子·天瑞篇》“无动,不生无而生有”。无名之物,经过运动、变化,生出有名之物。《淮南子·俶真训》云:“物莫不生于有也。”随后,篇中举了一些例证后,又说:“由此视之,无形而生有形,亦明矣”。
前面论“物莫不生于有”,后面论“无形而生有形”,是否为前后矛盾呢?不然。前句所说的“有”,系对整个物质存在而言,指物质总体。后一句则分别以对无名之物与有名之物而言,“物质不灭”,指总体上有名出于无名,即在总体上又可分为“有与无”两类物。如同前举声音又可分为噪音与乐音一样,是同出而异名。这只不过是共名与类名的分别。物,为有名之物与无名之物的统一,近乎今天科学上盛行研究的混沌(chaos)兼蓄有无。故“无”不是0无,如果是一无所有的0 无,则“有’又何处而生呢?可证《淮南子》万物莫不生于有(本有)与“有形生于无形”二命题都是正确的,并无矛盾。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就说过,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存在于有、无之间的中间状态。
《道德经》把处于有无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之为“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万物(众妙)从此而出。“玄”是什么呢?按玄字《说文解字》有独立的玄部。笔者认为玄字应当属于与之相联的“幺”。玄,上半截为掩盖之状,下截即古文“幺”字(音夭,象子,初生之物)。此初生物被掩盖于地下,故玄字有黑色之意,言其难以明见。《说文》从“幺”部之字有26个。这些从“幺”部的字都有渺小、幽深、玄秘难见之意。故玄应归并于“幺”部,因其字形字义均与“幺”部各字大体相同,笔者认为玄字与《庄子·至乐》篇“万物出于几,入于几”的“几”字同义。万物既出于几,又入于几。几,指微小的深藏的物种,它出入众妙之门,门内是无名之无,门外是有名之有。
三、天以行健规律
《周易·象传》述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健也,指天。古人从天象的观察中,发觉日月交替,白天与黑夜相继,永无疲顿中辍之时,其原因就在它处于不断运行之中,由此悟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以往各家对此条之注,有些不免过于拘泥。笔者认为乾卦所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突出运行是天体发光、发热,长行不敝的动力能源。天体及万物的发生、发展,无不依赖这一能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二,这条规律贯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现象启发了人;另一方面,人在学习自然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追求超出自然。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二字,是重笔突出,决非泛泛之论。
《子思子全书·诚明篇》云……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首先,人向自然学习。《周易·人系传》上云:“仰以观象于天,俯以察于地理”,人类经过这一阶段后,逐渐又经过“知周乎万物而不违”,即顺自然而行事的阶段。然后再从子思所谓“尽人之性”出发,反过来达到尽物之性的愿望。是顺应自然还是改造自然,这正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分歧所在。人只有做到了尽物之性,才能掌握客观规律,参天地之化育。
《荀子·天论篇》云:“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标举“人定胜天”的精神,是“人尽物性”后的反思。完全的颂天、效天,都未免消极;只有“制天命而用之”才是人类主动进取,改造自然,显现出人类的积极本性。
把子思和荀子的理论联系起来看,不难发觉战天斗地、自强不息是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与英雄本色。不然的话,一味高唱伟大的天,顺应天命以行事,屈服于自然力的人,又何必需要什么“君子”呢?更何必鼓吹什么“自强”呢!可见突出“自强”,正是鼓励“君子”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改变人类命运的斗争。所以笔者认为:易经以乾卦为首卦,不重在颂天、顺天、效天,而重在知天性、争天时,制天命而用之。
《易经》一书,博大精深,故科学与迷信同存,玉石混一的情况实所难免,但在其卦象、爻辞之中,唯物观点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辩证的认识万事万物之理,亦比比皆是。笔者所归纳出的三条,实为一个整体。它从唯物观出发,分析、综合《易经》之精萃,尽可能摒弃那些糟粕。
生生不息。总摄宇宙之本,天地大德,归结之为一个“生”字:生机、生命、生性、生存、生活无不概括于其内涵之中,实为三规律之总。
有无相成。以古人之直观、预见证以近代的实证科学,“无”可以“生”有,而“有”又可以转化为“无”(如无序之与有序),揭示古人辩证的解决哲学的“开端”问题的精神。结合今古,既不唐突先贤,更不愿强涉后人。
天以行健。突出运动为世界万物动力之能源,渗透天、人消息,而又强调“人定胜天”,为炎黄子孙之传统美德。
收稿日期:199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