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_水利论文

美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_水利论文

美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资源开发论文,启示论文,水利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水利旅游指依托水利工程、设施、文化现象及其形成的景观而开展的观光、娱乐、度假、游憩或科学、文化、教育等各项旅游活动。水利工程依水而建,大都位于雄奇险峻、山清水秀的山河峡谷之中,优美的湖光山色与雄伟的建筑设施相映生辉,充分满足了旅游者欣赏人文与自然景观、体验亲水活动、放松身心等多重需求。因此,许多知名水利工程建成后即成为游人慕名而至的旅游胜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胡佛大坝、鲍威尔湖、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日本的黑部水库,巴西的伊泰普大坝,埃及的阿斯旺高坝等。

依托水利工程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带来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首先,水利旅游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埃及阿斯旺高坝、巴西伊泰普大坝的旅游收入占主体业务的26%左右,后者每年的旅游收入高达9亿多美元。其次,水利旅游能够促进环境效益的提升。开展水利旅游必须依托良好的环境,这可以促使管理方努力疏浚河湖水系、提高林草覆盖、控制水土流失、优化改善水质、营造生态景观,从而提高自然生态完整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度。第三,水利旅游还具备多重社会效益。它丰富了旅游业的产品结构,为广大旅游者增进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与此同时,水利旅游景区还提供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国是水利大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坝和水库,具备开发水利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建成了大量的水利旅游景区,其中代表性景区如三峡大坝、新安江水库(即千岛湖)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然而,我国在水利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美国是世界上开发水利旅游较早的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代表性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以胡佛大坝为代表的水电站旅游开发

胡佛大坝(Hoover Dam)位于美国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之间的科罗拉多河上,是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大坝于1931年动工,1936年落成,以美国总统胡佛的名字命名。坝高220米,底宽200米,顶宽14米,堤长377米。1955年,该坝被评为美国现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迹之一。胡佛大坝建成后,在防洪、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水力发电、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开发和建设美国西部各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坝借助于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每年有超过500万游客前往游览,旅游收入达7亿美元。

胡佛大坝的管理方精心设计了旅游观光环节。游客们首先在大坝的顶部参观,之后乘坐电梯向下520英尺直接到达大坝的底部。在坝底,游客可以参观一个拥有17台水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厂房,这17台发电机组每年输送大约35亿千瓦时的电能。继续向下深入水坝内部,可以看到水坝施工期间用于分流大坝周围水源所用的巨大导流洞。水坝顶部的游客中心展示着整个科罗拉多河的水流系统以及水坝的历史,陈列馆中展出各种照片、文物、艺术品以及视频,向游客讲述大坝的历史、建造者、沙漠雷暴天气的状况以及美国西南部的环境、地质、植物以及动物。①

胡佛大坝的游览活动,即使游客能够自内而外、由上到下全方位地领略大坝的面貌,又让游客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大坝与电站的工作原理,同时借助多媒体、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水电站的布局、设计、建设和运行情况,加之参观区内每30分钟就有一次的专业免费导游,游客随时可以得到与水利相关的专业讲解服务。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增加了游览的知识性,丰富了景区内涵,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了旅游者对景区的满意度。

(二)以鲍威尔湖为代表的水库旅游开发

鲍威尔湖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科罗拉多河上的格伦峡谷(Glen Canyon),由水电站的大坝蓄水形成。由于在干旱的美国西南部,亲水的大型景区非常稀少,这就使得水库建成蓄水后,即成为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最受欢迎的旅游区。每年有200万至300万游客游览鲍威尔湖,给当地带来305亿美元的收入。②

鲍威尔湖的旅游开发以度假休闲旅游为主,水库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是游船、垂钓、急流等水上项目。鲍威尔湖相关部门为接待游客,专门兴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船屋区用于水上住宿。为满足在格伦峡谷水电站下游大峡谷国家公园游船观光的需要,还开辟有多个游船码头。在鲍威尔湖蓄水后的20年,大峡谷急流(白水,whitewater)娱乐活动规模急剧增加,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家公园局不得不施加每年漂流者人数不超过22000人的限制。目前大峡谷急流娱乐活动和游客带来的经济收入差不多等于或可能超过了格伦峡谷水电枢纽发电的收入。③除此之外,野营、游泳、摩托艇等活动也深受游人喜爱,管理方同样开辟有相应的设施提供服务。

(三)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代表的流域旅游开发

20世纪30年代前,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1933年,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决定实施“新政”,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内需,从而推动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当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年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田纳西河流域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利用流域1100平方公里的公共土地,17600公里长的公共沿岸带,近2000平方公里水面,建成了110个公园、24个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区、400个旅游休养区以及几百个路边公园、旅游宿营地和商业旅游区。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流域区各湖泊、水库和河流岸边。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域内还开展了生态保护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项目,每年游客超过6500万人。④

除去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设施外,为保护流域水质与风光等旅游活动的基础资源,TVA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例如,在水质管理方面,TVA在整个流域的不同生态环境地区建立了26个水文、水质监测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如给水中增氧以防治水电站尾水排放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⑤TVA定期发布流域所辖水库鱼类垂钓的水质,并与流域内各机构、社区共同致力于改善水质的活动,为流域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三、我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

我国水利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当前,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景区规划

在我国的水利风景区中,相当数量的景区没有编制旅游开发的有关规划。以“千湖之省”而闻名的湖北省,拥有众多的水利资源,其水库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截至2008年,在其7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中,仅有漳河水库和恩施龙麟宫两家从水利的角度和自身景区出发编制了总体规划;在40多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中,仅有两三家做了总体规划。这种状况对水利旅游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现实中,还存在有的水利旅游规划无视正常的水利功能的情况。例如,有的景区在泄洪区规划度假别墅,严重影响了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有些具有水源地功能的水资源被错误地用于旅游开发,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还可能造成投资浪费。

(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

我国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目前较为简单,大多数景区的旅游产品尚停留在观光加乘船游览的初级阶段。缺乏内涵、参与性差、吸引力不足成为水利旅游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就是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千岛湖2010年旅游收入为45.4亿元人民币,有“世界第一大坝”称谓的三峡大坝2010年创纪录的旅游人数是145万,这与鲍威尔湖305亿美元的收入、胡佛大坝500万的旅游人次相比,都存在明显落差。两个5A级景区尚且如此,其他水利景区的吸引力更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利旅游产品的总体价值由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参与价值、服务价值等构成,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同度与满意度受以上要素价值制约。纵观我国现有水利旅游产品,其开发的着眼点大多仍以观赏性为主,在参与性、科学性、竞技性、文化性方面尚待进一步挖掘。

(三)景区生态环境破坏

在水利旅游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之处。水库机动船、网箱养鱼及废水废物排泄的压力如果不加控制,极易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极限,导致库区淤积增大、水质遭受污染,加重水库病害。

以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为例,水库周边汇水区内的宾馆、饭店、度假村年接待游客约为50万人次。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径流直接进入水体,对水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据资料显示,1994年以前,二龙山水库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的二类标准。而近年来,水质已超出三类水标准,由潜在的富营养化发展为轻度富营养化。

(四)服务设施不到位

在美国,水库等水利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以自驾游为主,交通、住宿、信息、医疗等相应配套设施非常齐全。随着家用汽车在我国的普及,自驾游也将成为水利旅游中的主要旅游形式。据宜昌市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三峡大坝景区2010年自驾车游客接待突破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与此对应的现实状况是,我国与此相关的服务设施如自驾游营地、游客休息站、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专用停车场、厕所等的缺乏,这些都会降低自驾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再者,与多种形式水利旅游活动相配套的设施如垂钓俱乐部、露营区、野餐服务部、体育器材租赁部等在我国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五)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大多数水利旅游资源离城市都有一定距离,客观上造成了景区的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地的农民。由于教育不发达,知识水平有限,这些农民大多素质不高,这直接导致了景区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例如:由于农民片面注重眼前利益、不满巨大的城乡差距,出现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现象;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出现污染生态、水源,卫生脏、乱、差的情况;由于大局意识欠缺、自由散漫,出现管理困难的局面;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造成导游讲解力不从心、接待礼仪跟不上、服务质量低下的状况等。这些问题都对我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一)以合理的开发模式促进旅游发展

通过对美国代表性水利旅游资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坝电站、水库、流域水岸因资源本身性质的不同,分别适合不同的开发模式。我国的水利旅游应当对此加以借鉴,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1、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对工程设施类的资源,如各种大坝、电站、井渠、水处理工程等,最适宜开发工业旅游。工业观光的游客对景区的要求重点是追求景点质量和导游服务,因此其开发重点应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深化景区文化内涵。可以用水利文化博物馆和水文化广场等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手法,充分展示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工程学原理,形成景区特有的水文化。第二,拓展景区景点群。对某一大型景观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展示,也可以兴建相关的文化设施对工程内涵加以深化。第三,配备全面完善的导游系统。通过人员导游和图文声像导游,使游客对工程有较形象的了解。

2、度假娱乐开发模式。在美国,水库因为具备优美的自然风光,且水面与周边林地适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故多采用以度假娱乐为主的旅游开发模式。度假游客的理念是追求健康,获得放松,其要求重点集中在住宿、餐饮、娱乐、环境等方面,且有较高要求。因此,我国水库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以上述几方面为出发点,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加以开发。

3、休闲游憩开发模式。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开发可以看出,江河沿岸适宜以休闲游憩型的公园开发为主。在我国,目前最具开发价值的是城市堤防资源。由于位于城市之中,交通非常便捷,加之沿江河分布较长,对其加以开发后,极易形成大型的健身、休闲、游憩场所。开发时应遵循以水利功能为先、合理布局、开发特色景点、组织多种娱乐活动等原则。

(二)以科学的规划塑造景区形象

1、规划与工程建设应有机结合。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利工程而生,其规划应当与水利工程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新建的水利工程与设施应在工程设计之初即考虑到相关旅游功能。以胡佛大坝为代表的美国水电旅游开发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水电站枢纽设计阶段,就考虑到除了满足水电站的各项功能外,还要顾及景观设计。例如,预留适当的位置当做观景点,方便摄影者拍摄到令人心醉的画面;在合适的地方以很少的花费竖起混凝土做的纪念标志牌,牌子上写清楚水坝的名称、建设时间、建设者等,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便利。

2、规划布局需因地制宜。在进行水利旅游景区规划时,需要根据资源的具体情况,对景区的功能性质和主题形象进行定位。美国的很多水库,开发旅游时有明确的分区,如游览区、露营区、垂钓区、白水区等。我国在进行相应开发时,可以对水域、林地、岛屿等空间进行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的划分一方面使得景区特色鲜明,另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依个人喜好作出游赏选择。

(三)以多样的旅游活动形成吸引力

美国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深入全面的,表现在产品上,就是其种类的多样化。我国的水利旅游资源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发展以下产品形式:

1、水体产品。这也是目前较常见的产品形式,主要以游泳、划船、垂钓等项目为主。但水体旅游产品远不止于此,围绕湖泊、岛屿、支流河流溪涧还可以开发漂流、游艇、摩托艇、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冲浪、溪降、溯溪、滑翔伞、蹦极、热气球、跳伞、动力伞、滑翔伞、悬挂滑翔、滑翔机、牵引伞、水上飞机、飞艇、跳水、潜水等体育项目。

2、山体产品。库区所辖山体可以被用来开展攀岩、探险、登山、山地户外极限运动、野外生存、高山滑雪、徒步行走、自行车、野营等项目。

3、草原和森林产品。有条件的草原和森林可以开展丛林越野、骑马、滑雪、滑草、高尔夫等体育旅游项目。

(四)以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美国在水利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例如,在2001年,美国联邦法律已经禁止在鲍威尔湖使用个人摩托艇。禁令实施以后,2002年在湖水中所测苯浓度明显低于2001年的测值。此外,整个鲍威尔湖湖区公园均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以降低游客的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在这方面可做的工作有:

1、根据生态评测合理划分功能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生态状况进行评测。对生态敏感性不强的地区,比如土层深厚、坡度缓和、多梯田和坡地的地域,适宜发展成为观赏娱乐区,可开发植物观赏,果树采摘,登山、健行等旅游项目。而对于植被稀少、坡度陡、土层极薄的地域,宜保护现有的植被,严格控制游客进入。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域,可以根据情况开展风景林、水土保持林、开展垂钓、烧烤等旅游项目的规划。

2、确定水利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对于游客过量导致的环境受损,应当在开发的最初就确定该资源的环境容量。将项目设计与运行对环境与资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可承载的最低限度内,对区内各项功能要素作出的全局性安排,坚持“最小”原则,即最小的能源和材料消耗,甚至最少的游客数量。在满足规划整体性要求的同时,在现有经济水平的条件下循序渐进,适度开发。

3、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水利旅游部门要与水环境监测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景区内水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取样分析,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对污染水质的源头要加以管理,一旦发现因游客原因导致水质出现恶化迹象,应立即限制游客数量,保障水质安全。

4、加强景区环境管理。旅游开发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不当会污染水质,影响旅游。水利旅游景区的水上游乐船只,应设有垃圾箱或备垃圾袋集中收集垃圾,靠岸后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中。景区应当逐步淘汰燃油机动船只,代之以无污染且无噪音的电瓶船、太阳能船等环保设施。岸边地带应设置充足数量的垃圾箱、厕所等设施。

(五)以完善的设施提升游客满意度

当前,旅游形式正向散客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自驾游、自行车游、房车游、大篷车游等旅游正悄然兴起,并会在以后成为水利旅游的重要形式。水利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客源的独特需求,在接待设施方面,除去宾馆、饭店、度假村、车船这些常见的旅游设施外,还要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配套。如考虑到自驾车游客,可能需要建设较大的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配厂等;考虑到自行车旅游者的需求,需提供自行车出租业务、修建专门的自行车道等;考虑到大篷车旅游者,需要专用的宿营地,宿营地应包括停车场地、公共淋浴间、卫生间、供水与排污接口、供电接口等设施。对于以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而言,他们对旅游消费的档次要求较高,条件允许的景区可以配备一些豪华游船,在游船上设按摩室、蒸汽浴室、酒吧、娱乐室、游泳池、健身房、乐队、图书馆、电影院等。而对于那些钟情于各项体育健身活动的游客,应大力为其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材。

(六)以高素质的人员保障优质服务

在美国,旅游从业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素质。美国水利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由国家管理局任命、调配,人员的专业知识丰富、实际操作技能强,且着装统一。相关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技能和服务态度,无论是导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还是消费购物、景区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标准和水平。美国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成为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的水利景区在这方面差距还相当大。

针对我国水利景区中农民从业者在长期农村生活中形成的自由散漫、小农意识、文化水平低下等直接影响到水利旅游资源前景的问题,应当对其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工作水平。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聘请专家到景区或送员工到旅游院校等培训方式。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酒店实务、导游业务、服务礼仪、可持续旅游发展观、低碳经济等。现代水利旅游景区需要的是有足够理论知识、具备相当人文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人员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为水利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才能真正做到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注释:

①美国内华达州旅游局官方网站:《是谁驯服了科罗拉多河》,http://www.nevada.com.cn/ShowContent/7e1e06c5-fa6f-432b-b159-1a4f88dbaed2.aspx.

②孙小利、赵云、于爱华:《美国开发水电站水库旅游资源的特点》,《水利技术监督》2010年第2期,第29页。

③R.J.Hart,H.E.Taylor,R.C.Antweiler,G.G.Fisk,G.M.Anderson.U.S.Dept of Interior and U.S.Geological Survey.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s,Forgotten and Moquri Canyons,and Effects of Recreational Use on Water Quality,Lake Powell Arizona And Utah.2004.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Report 2004.51204,25.

④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7页。

⑤刘旭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管理的成功经验》,《老区建设》2010年第3期,第58页。

标签:;  ;  ;  

美国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_水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