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中职学生公文写作学习兴趣的策略
王晋洪
摘要: 从当前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许多中职学生对公文写作这门课程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任务驱动法”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和具体路径,以期提高中职生学习公文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中职学生;公文写作;学习兴趣
公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中职学校目前开设的文秘、物业管理、财会、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中,公文写作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公文写作对于其他专业的中职学生而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认识到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许多专业相继开设了公文写作这门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却对这门课程学习兴趣不足。
一、中职学生公文写作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公文写作如此重要,但是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足,经过分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因素
首先,中职学生往往存在认识偏差。他们普遍认为国家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才会进行公文写作,和他们关联不大,未来工作涉及公文写作的可能性很小,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其次,很多中职生觉得自己来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其他的科目可学可不学;再次,中职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文字功底欠缺,且误认为公文写作课过于“高大上”,学也学不会,干脆直接放弃。
(二)教师因素
在中职学校里从事公文写作教学的老师,很少有专业的,绝大部分都是由语文老师转岗而来。这些老师基本没有公文写作的实践经验,只有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理论知识,而且他们早已习惯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觉得公文写作课非常枯燥,很难驾驭,所以在教学时,往往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走马观花地应付式教学。这样的公文写作课,自然会让学生不得要领,学得似是而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因素
中职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公文写作教材,编写形式老旧,每一类都千篇一律地按照定义、种类、作用、特点、结构和写法、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展开,毫无新意;课本里面所选的许多案例非常陈旧,与时代严重脱节,且脱离学生实际,使用这样的教材,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研究选取65名被试参加了自测步速阅读实验,共三组,其中包括4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组1:高中学生,年龄16~18岁;组2:英语专业大四或研一学生,年龄22~23岁)和25名英语母语者(组3:年龄18~22岁)。中国英语学习者均来自山东省某中学以及某大学在读学生;英语母语者均为英国大学的在读学生。
(四)评价体系因素
中职学校的公文写作课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每星期三节课,一学期总共只有50多节课。课时少,内容多,短时间内很难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因此绝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将这门课程列入考查科目,期末时以一张简单的试卷来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结果自然是考试时学生只需要机械记忆书本知识就能轻松过关,这必然导致学生对平时的学习不重视、不认真。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based markers with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C, and to determine their usefulness in predicting patients’ responses to chemotherapy.
要实现利润协调与合理分配,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各决策主体按上述分配方案所得利润应该不小于其分散决策时的利润,如下:
另外,中职学校的各种征文比赛,多以“环保”“爱国”“心理健康”“文明风采竞赛” 为主题开展,几乎没有公文写作方面的比赛,容易让学生觉得认真学习了公文写作也没用武之地,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依据
由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和试验组,对比组共纳入67例患者,女性19例,男性23例,年龄60至69周岁,平均(65.4±5.1)岁,研究组共纳入49例患者,女性21例,男性23例,年龄70至79周岁,平均(75.7±5.6)岁,试验组共纳入15例患者,女性22例,男性25例,年龄80至93周岁,平均(86.3±5.6)岁。纳入对象分组后对比三组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值得!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道。
“任务驱动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完成任务,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相应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任务驱动法” 在公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对于破解中职学生公文写作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下面,本人就以《通报》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阐述“任务驱动法”在公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
课前,我了解到我所授课的19财大三班的一位学生,中午在食堂就餐时捡到同学不慎遗失的手机,并主动交到学生处,得到了学生处老师表扬。这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有关于“通报”类写作的教学任务,因此我将教学计划提前,让学生们就此事撰写一篇通报表扬。
上课后,我不提今天的教学内容,反而故作神秘地问学生:“同学们,我刚听学生处的老师说,今天中午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说了吗? ”
学生们一听,非常感兴趣,纷纷在下面小声地互相询问:“什么事? 什么事? 我怎么不知道呢? ”
卖足了关子,等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我才不紧不慢地说:“咱们班的罗曾玲同学拾金不昧,捡到手机主动上交! ”
“哦!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所要教授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各个任务进行讨论、分析,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些任务,最后通过所有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样的好人好事,值不值得大力表扬? 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啊? ”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相应的任务相结合; 以完成任务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授课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实际的任务学习; 教师负责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5.用于句中或分句之后,表示停顿、提示或强调。[4]199“也”在名词主语和时间状语后,都表示强调,在条件分句后,原因分句后,申说复句的前一分句后,假设分句后,都有表示停顿和提示下文的作用。[4]200共60例。如:
我继续说:“学生处的老师说要全校通报表扬呢! ”
“哇! ”大家羡慕地大叫起来。
见到学生们如此激动,我赶紧鼓励大家:“同学们,这件事情是我们班集体的骄傲,事关班级荣誉,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顺利完成? ”
预警指标是监测预警的依据,在建立的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可以直接获取并用于判定突出危险等级,如日常预测指标中的钻粉量S,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等;有些指标需要建立一定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才能获取,如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突出危险区划分范围;有些指标需要经过专业的计算才能得到,如地质构造影响范围、煤层厚度变化率、瓦斯涌出动态指标等;有些指标属于定性类指标,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型定量化处理才能使用,如喷孔、顶钻等预兆、突出煤层破坏类型、防突措施空白带等。因此,需要构建一系列专业化分析模型,对预警指标进行预先计算和处理才能实现指标的获取和预警。
“太好啦! ”大家兴奋地叫道。
(二)确定任务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根据情境确定这节课的任务,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写“通报”融入任务中,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学生处的老师还说了,这件事是我们19财大三班的骄傲,为了让这次表扬更有意义,通报表扬的公文就由我们本班同学自己来撰写! ”
“有! ”学生们大声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会写通报表扬吗?”
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老师在课堂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把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培养起来,但是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所影响,很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应用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深入思考,并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
“那怎么办呢? ”
“不会! ”大家又异口同声地回答。
“学呗! ”
“好,今天我就来指导大家撰写通报表扬,大家可要认真听、认真学、认真写啊! 我会从大家的稿子里面选出最好的5篇交到学生处,由学生处领导最终决定,胜出的那一篇将在全校集会的时候公开宣读,并张贴在学校告示栏! ”
大家一听,纷纷跃跃欲试,甚至有几个性子急的学生直接叫道:“老师,快给我们说该怎么写吧! ”
(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由于学生任务很明确,所以其主动性、积极性很强,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写作《通报》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完成任务,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将任务分解成一项项完成任务的线索,如讨论标题的写法、确定主送机关、正文需要搜集哪些资料、文字应该怎么组织、落款是谁等等。
通过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很快就弄明白了《通报》的概念、类型、结构、写法和写作要求等相关知识,并且在课堂上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次《通报表扬》的写作练习,每个人都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在一些理论的学习中,如“大陆版块飘移学说”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想象,试图重塑魏格纳的猜想,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证据,借助别的学科的理论依据,构建支持学生猜想的理论体系,最后验证猜想[4]。由此可见,只要稍加设计,地理学思想史就可以用来激发学习动机,引导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四)效果评价
课后,我对学生所撰写的每一份《通报表扬》都进行了认真的批改,从中挑选出最佳的5份在第二次课上进行课堂交流。在交流活动中,我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听讲,对比自己的作文,找出别人《通报》中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关于《通报》写作的相关知识点。
最后,在全校集会上,当同学们听到自己同班同学所撰写的《通报表扬》在会场上回响的时候,都产生了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深深的自豪感,因为这样一篇公文,就是出自同班同学之手,使同学们意识到,原来中职生也能撰写公文,大家学习公文写作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了。
结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驱动法”在公文写作课堂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投入到公文写作课程的学习中去。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养分和精华。从古代先哲孔子的“天下大同”,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到“环球同此凉热”的伟大抱负,中华民族“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美好理念是一脉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上述所有思想主张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如何破解中职学生公文写作学习兴趣不足的难题,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许多公文写作老师已经做了诸多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以上仅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显的摸索,还需和广大公文写作教师一起为攻克这个难题而继续努力奋斗!
后来,粒粒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离开这个城市,因为她工作的杂志社在市场持续的低迷中停刊了,她又一次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每天拼命发简历,参加面试,写文章赚钱,好像有好久没有程颐的消息,渐渐就忘记了他的样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09-0043-03
(作者单位: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成都610031)
标签:任务驱动法论文; 中职学生论文; 公文写作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