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苍马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城镇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因此,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更需要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上提高水平,严格要求,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将从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内容入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
一、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意义
1.1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到的技术标准如地质、水文、机械、施工方法、钢筋工艺、脚手架工程、起重、基坑、幕墙、电气、施工管理和监理、安全管理等等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对于房屋建筑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另外,房屋建筑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建筑物,企业建筑物结构单一,构造简单,流水化生产,安全性要求不高;而房屋建筑物的赋存地质环境千差万别,房屋结构按居民要求各不一样,并且对于施工质量和房屋结构安全性具有很高要求。这体现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1.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意义
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地形、水文、地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操作方法、机械、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多个领域,这些不可控因素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加以重视,将导致房建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房建工程项目的体积大、位置固定,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固定式流水线、规则的生产流程,成套的生产设备及稳定的生产条件不同,其每个项目都会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地点。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选用材料的细小差异、环境的微小波动,操作的微小变化、机械设备的磨损,都会引起质量事故的发生。而一旦房建工程建成后,对于工程的隐蔽项目、特殊部位的质量事故进行彻底维修,将很难或无法实现。因此,房建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极其重要。
二、施工现场的典型质量控制点及技术措施
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要实行总工程师责任制,建立专门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并由总工程师与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制定项目管理、工作程序等制度,确保该制度能够被有效的运行。建立并建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规范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依据工程的进展,由项目部的总工带头,技术部和其他部门参与,编制一系列适用于该项目质量管理的制度文件,落实到有关部门并层层分解,直到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最后依据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对每一道完成的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前落实图纸会审制
在进行图纸会审时,项目的各个参与方要针对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做详细的技术说明,避免出现图纸与专业工程不配套,建筑物标高、定位坐标、轴线等尺寸错误,建筑物地基与现场地址条件不符等情况的发生。在进行图纸会审时,注意如下要点:1)当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时,如建筑工程结构、供暖、防雷、水电等,要组织综合会审,以便及早发现专业施工的矛盾,确保专业工程之间的施工配合;2)在进行专业会审时,设计单位要重点介绍项目的设计意图、设计参数、质量要求以及工艺标准要求等信息,施工单位在听取设计单位的介绍后,要结合自身的施工条件,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或错误提出意见;3)对于工程中的主体结构、地下结构和装修工程的施工,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进展情况,组织分阶段图纸会审,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施工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错误,掌握图纸中的施工难点和重点,理解并明确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对于施工项目中的专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3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水泥的颗粒粒径和含水量进行严格测试,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在选用水泥之前需要对水泥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规格、各项试验和质量检测合格报告进行审核,每一批次的水泥进场时均要进行抽样检测。若审核指标不合格或者抽检结果达不到房屋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那么供货方必须及时做好补救措施,杜绝劣质水泥参与到房屋建设工程中来。材料在进场并入库前,要按照现行的国家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需要复验的施工材料,施工监理需旁站监督抽样复检的过程,并送样到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检验。房建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且涉及到的材料种类也比较多,为了确保现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就必须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并控制。选用的施工材料,如水泥、钢筋、添加剂等,其质量要满足施工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并具有相关材料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证明文件。在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为了便于材料的入库保管和使用,还应编制材料的保管流程制度,详细记录材料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实现有效并合理的使用材料的目地。
2.4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控制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物的基础构成材料,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运输时间对于其凝固后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满足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浇灌。在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过程中,必须控制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大于30℃),要做好夏季施工准备,由于水泥在搅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内部温度升高较快,外部气温高,混凝土内部温度无法散发出去,会产生气泡,其结果是导致混凝土凝固过程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和损伤。解决方法是避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跨度较大的梁和板的浇筑需要预留施工缝以释放热量;同时混凝土搅拌场要做好防止阳光直射措施,尤其是避免砂石的高温,必要时可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冰块辅助降温。其次,要做好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措施。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凝固后的抗压强度约在20~40kPa之间,在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速凝剂或缓凝剂,延长或缩短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保证强度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抽样试验,严格检查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在关键柱上钻芯取样,并做强度测试,强度测试达到设计要求才可以交付使用。运输距离方面,尽量保证混凝土搅拌站离施工地点较近,缩短运输时间,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送,提高施工效率。
三、总结
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重视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完善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才能从本质上发挥出施工团队质量管理的作用,最终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毓娟.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
[2]吴强.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企业导报,2016(06)
论文作者:邢军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图纸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