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8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和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实践,并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6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为传统骨瓣减压术;观察则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结果。结果:从治疗中看,观察组治疗的良好率为39.5%,对照组为25.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神经功能和颅内压的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3.62±8.57)和(16.56±1.22),对照组则为(22.25±3.24)和(20.68±1.79)。最后,则分析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即即观察组为16.3%(7/43),对照组则为30.2%(13/43),故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更优。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还能预防并发症,患者治疗成效好。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常规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
颅脑损伤属于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患者多是在车祸、高处坠落后导致这一问题,并引发脑组织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该疾病具有发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必须迅速实施手术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考虑手术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具有现实意义。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6例,通过对两种手术形式的讨论和临床分析进一步确认手术的优缺点,不断完善操作流程,提升治疗结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MRI和CT检查后均已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6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2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6)岁。从致病原因上看,多数为交通以为,即67例,其余则有15例高处坠落,4例打伤。从受伤到送往医院治疗的时间在10小时以内,在患者其他资料和检查结果上不存在较大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为传统骨瓣减压术;在全麻方案下以仰卧位,实施颅减压操作,对血肿部位、坏死脑组织进行清除;观察则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全麻下对顶部骨瓣旁开矢状窦2cm的位置进行硬膜剪开,并控制减压窗大小,为12cm×6cm,对颅内情况进行清除、止血,并对脑硬膜缝合,完成手术治疗【1】。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抗感染、止血、降低颅内压的基础治疗,以及护理协助改善。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患者的颅内压情况进行观测,并通过NIHSS神经功能评分来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确认。最后则是对并发症问题的统计,以及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改善工作。在疗效评判上主要采用格拉斯哥预后的评分,其主要针对生理功能、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分析,在结果上可以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五个方面。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数据上的讨论,在计算上使用到了专业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在NIHSS评分上使用计量统计,在良好率上使用计数统计,统计结果具有意义(P<0.05)。
2 结果
从治疗中看,观察组治疗的良好率为39.5%,对照组为25.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数据中则如表1所示。
此外,在神经功能和颅内压的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3.62±8.57)和(16.56±1.22),对照组则为(22.25±3.24)和(20.68±1.79)。而具体情况则如表2所示。
最后,则分析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即观察组为16.3%(7/43),对照组则为30.2%(13/43),其主要包括再出血、脑梗死、颅脑内感染。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方案虽然可以对病情进行改善,但是效果并不够理想,患者的死亡率高。此外,在手术中,由于颅底部、脑中线没有得到充分的暴漏,这将会影响到手术的视野,并导致手术操作难度提升【2】。以此同时,由于颅中窝没有暴漏,也会导致脑侧方压力难以释放,最终也会导致脑组织嵌顿,脑组织受损更加严重。
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效果更佳理想。据相关分析,该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对颅内压进行控制,在临床治疗中不失为良好的改善方案,患者的整体良好的较高,在死亡的控制率上也更为满意【3】。与此同时,该手术策略能够降低并发症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形式。从本次实验结果中分析,观察组患者不仅在治疗疗效上效果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颅内压分析中,治疗后结果也更加令人满意,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对于紧急治疗,生命救治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手术后实施优质的围术期管理,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紧急救治流程的建立,做好ICU观察,对于患者的生命保障也十分关键【4】。
综上所述,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还能预防并发症,患者治疗成效好。
参考文献
[1]任晓林.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16,25(05):457-459.
[2]罗安志,黄志敏,王敏.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血清PA、MBP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2):1627-1630.
[3]王耿熙,郭锦,唐菠.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2):20-22.
[4]汤明章.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的临床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4):61-63.
论文作者:陈寿虎 梁平亮 杨林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标准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