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CCU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患者在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配合CCU护理的干预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 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成功撤机42例,成功率为95.4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7.7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配合CCU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呼吸机辅助治疗;CCU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心血管内科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危重急症,心源性休克是该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主要手段为纠正缺氧,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为了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配合给予心脏监护病房(CCU)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呼吸机辅助治疗该病过程中配合CCU护理的干预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诊断及其他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均符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适应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48~74岁,平均为(60.59±6.17)岁;心源性休克发生时间为:23例患者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2h内,16例患者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24h内,5例患者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7d内。患者临床表现为面无表情、烦躁、大汗淋漓但神经末梢湿冷等;患者收缩压<80mmHg。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呼吸机参数,并以血气分析结果为根据,开放常规的静脉输注通路。潮气量控制为5~8mL/kg,保持气道压力≤1.9kPa,呼气末正压通气为3~10cmH2O,呼吸频率设置为12~20次/min,吸氧浓度设置为40%~60%。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检测呼吸机参数。
1.2.1护理方法
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治疗心源性休克的过程中,对其病情的动态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仔细记录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情况,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人员需将患者的床头抬高,角度约为15~30°;每隔2h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翻身过程中轻叩患者的背部,促进患者排痰,适当时给予吸痰处理,减少由于分泌物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预防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且动作需尽量轻柔。○3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管道需每天更换,且需更换胶带,保证插管的稳定,预防脱离或者移位现象的发生;确保患者气管插管的位置适宜,定时进行复查,及时观察插管处有无皮下气肿情况,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情况。○4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困扰,另外由于在陌生的环境当中,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撤机成功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评分≥8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60~79分表示满意,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2.结果
本次研究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42例患者成功撤机,成功率为95.45%。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2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9例患者表示满意,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7.73%(43/44)。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危重心血管急症,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导致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3]。对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整体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结合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将各项护理措施认真落实到位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4]。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过程中能否成功撤机的关键在于呼吸道的管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是提高成功撤机率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对患者翻身、叩背、吸痰等工作,加强对气管插管的护理,注意人工气道的卫生,促进患者气管以及支气管中分泌物的排除,有效的预防肺炎、肺不张以及气道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拔管之后通过早期的定期协助,充分进行雾化吸入,促进患者咳嗽和分泌物的排除,促进肺扩张,以此有效的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进而促进早日成功撤机[5]。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过程中配合CCU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姝颖.体位护理在CCU监控室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77-779.
[2]马芙蓉.中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CCU期间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4):377-381.
[3]鲁敏.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5):91-93.
[4]郭晓革.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35-236.
[5]王同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8):85-86.
论文作者:麻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休克论文; 呼吸机论文; 辅助治疗论文; 过程中论文; 心源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