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讨论ICU危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76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焦虑分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保障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舒适护理;临床效果
ICU 即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患者主要为严重创伤、大手术后需严密观察、脏器衰竭以及重症休克和进行脏器移植的患者。把这些患者集中在ICU病房,可以在人力、物力以及治疗技术方面予以患者最佳的治疗环境,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下,患者的心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这对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治疗效果,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1],因此,为了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76例ICU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76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38例,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在21至76岁,平均年龄为(41.2±3.3)岁,对照组患者为为38例,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在22至78岁,平均年龄为(43.1±3.5)岁,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在7d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常规的ICU护理干预,包括在患者日常生活、用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指导,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心理情况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暴躁等负面情绪,对机体功能及治疗效果造成了影响。护理人员应以体贴、温暖的话语多和患者沟通,维护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与诉求,予以理解。鼓励患者情绪方面的释放,予以尊重,并适当的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的宣泄,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交流的过程注意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坚定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加病友间的互动与经验分享,消除患者抑郁与孤独感。患者出现抑郁的情况主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担忧,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针对患者所忧虑的事情进行心理疏导。临床患者多表现哀声叹气,对生活没有兴趣,觉得自己是家庭的包袱,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抓住患者的心理诉求重点,通过合理的情绪宣泄,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陈述,并给与适当的鼓励,使患者慢慢走出心理阴影。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加强亲情的感染力,与家属多增加互动,家属多给予鼓励[2]。(2)加大基础护理,首先在环境方面,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打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保障室内的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为患者做好防寒处理,对患者的日常用品应及时的清洗和消毒,予以患者一个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同时由于,由于ICU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并且会影响到睡眠,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情绪,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3]。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病房内仪器的噪音,同时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时应将声音控制最低,减少病房夜间的照明度,避免患者受到强光及噪音的刺激,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在患者睡眠前,可予以患者头部按摩、泡脚等方式辅助睡眠[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果。
1.4判定标准[4]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状态越严重。
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等4个方面,单独一项的分值为30分,分值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包 SPSS21.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 ±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X 2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焦虑情况明显降低,但是舒适组患者的分值要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常规组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ICU不同于普通病房,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并且治疗环境相对于比较封闭,意识清晰的患者因为环境和本身病情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另外,ICU患者常常位于死亡的边缘,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就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是从患者的心理出发,针对于患者的心理实施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向往,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患者消极的情绪,使其振作起来,可以保障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进而保障其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恢复,其临床意义较为深远,值得推广与应用[5]。
参考文献:
[1] 韩付新,陈立焕. 浅议心理护理对ICU 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 医药与保健,2015,(8):165 - 165,211.
[2] 岳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舒适护理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4):521-522.
[3] 刘晓宁,王红蕾.舒适护理在145例ICU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J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06):3275 - 3276.
[4] 董炜. 心理护理对ICU 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183 - 184.
[5] 何华,王建芬. 心理护理对ICU 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7):189.
论文作者:李妮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效果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