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实施效果论文_刘维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市 300192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字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

脑梗赛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中的疾病,具有致死率高、并发症多的特征,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难点[1]。如何针对脑梗塞患者的疾病特征,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临床护理途径又可以称为临床程序,是一种基于整体的、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其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2]。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这种护理方式,本文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神经内科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0.16±1.24)岁;发病时间为6h~16h。观察组男2例,女20例;年龄为47~70岁,平均年龄(53.46±1.58)岁;发病时间为5h~17h。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如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式,具体来说:(1)有关的护理人员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就患者的饮食、检查、用药、休息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护理人员根据指定的护理方案进行专业化护理,认真的检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护理方案;(3)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健康宣传,使其能够协同护理工作者共同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4)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制作的病情记录进行检查。

1.3 疗效评定

根据我国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次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具体来说:(1)治愈:患者的意识十分清晰,且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的十分好;(2)显效:患者的意识十分清晰,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的相对比较好,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但是存在轻度的脑神经损害;(3)有效:患者的意识清晰,肢体和语言功能有一定的恢复;(4)无效: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死亡。临床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和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对结果的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5d(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详细数据可以查看下表1.

3 讨论

脑梗塞又可以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存在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梗塞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甚至动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有关的医学研究表示,在所有的脑血管疾病中,脑梗塞所占的比例高达70%,而且它的致残率在50%以上[3]。针对这样比较严峻的形式,应该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给予高度的重视,探索最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其主要的宗旨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这种护理模式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临床护理中一种十分高效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十分强的护理方案,通过严格的护理规范,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7.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5d(p<0.05);观察组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由此可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中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盛博.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53-254.

[2]朱海惠,曹亚芬,羊志娟,倪春芳,陈娇.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53+55.

[3]谭琼,高用知.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5(05):11-12+17.

论文作者:刘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实施效果论文_刘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