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中国论文,思维方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02)05-0032-05

新旧世纪的交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问题十分突出地摆在了中国哲人面前。在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和当代价值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实践观点在其中的首要地位和决定作用,认识到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实践论转向,一些专家学者甚至也早已把实践观点上升到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高度,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就是“实践思维方式”,或“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1]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来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巨大进步。然而,究竟什么是实践思维方式?应当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发展中处于何种地位?它对于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又将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理解也大不相同;而这一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又无法回避,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问题,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深化对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解

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其哲学变革、创立和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所谓哲学思维方式,通常是指一种哲学观察、认识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也是其思考、处理和解决人与世界、思维和存在等哲学问题的基本范式和基本原则。哲学思维方式在哲学思维活动、哲学理论体系、哲学观念变革和哲学理论发展中居于首要地位并起决定作用。它决定着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实质,同时也制约着哲学各方面的具体原理、具体观点、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它是贯穿于哲学家所有哲学思维活动中的思想范式与理论内核,也是一种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主要根据和本质特征。不同哲学的区别,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哲学理论的发展,实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而哲学观念的变革,其实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作为其哲学思维方式,在其哲学思维、哲学变革、哲学理论和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同样如此。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又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当时所面临的哲学状况、哲学问题和哲学使命。在马克思之前,作为其哲学产生的理论资源,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包括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就哲学性质和哲学地位而言,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对立,同时也代表了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近代哲学的对立。在解决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这些哲学根本问题上,这两种哲学在根本立场和基本路线上是截然相反的:费尔巴哈及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以自然存在为本原、本体和基础,把人及其精神、思维归结为自然存在的产物、结果和表现,忽视甚至否定了人及其精神思维对自然界的主体能动作用,由此,它也把整个世界都归结为一个受“自然法则”所支配的“自然世界”,特别是把人类社会历史也看作是一个完全受“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自然过程”。与此相反,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片面夸大了人的精神意识的能动作用,甚至把整个世界的本原、本体和基础都归结为某种精神的东西,完全否定了自然界对人、对意识的先在性,颠倒了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它也把整个世界都说成是一个受“精神法则”和“理性规律”所支配的“精神世界”及“意识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

毫无疑问,上述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都包含某种合理方面,但同时又都是某种片面化的哲学思维方式。吸收其合理成分,克服其片面性,是马克思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但是,由此而把马克思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仅仅归结为法国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合理方面的简单相加,或者说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合理内核的简单综合,因而把马克思的哲学及其思维方式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这并没有揭示出马克思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的理论实质和真正意义。

真正能够代表马克思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及其实质和意义的,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本体论化哲学缺陷的分析、批判及其关于新哲学所提出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就其相互关系而言,它们确实代表着截然相反、根本对立的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但是,从哲学发展的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它们又都属于同一种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化的哲学思维方式(也即在两极对立的思维中通过把一极归结为另一极的方法,寻求建立世界永恒本体根据和绝对真理体系,从而以此去认识和观察世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坚持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方式;唯心主义哲学则奉行一种精神观念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的分析、批判及其所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表明:旧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问题,不只是存在片面化、两极化的缺陷,要害是本体论化倾向,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新哲学的任务和使命,也不仅仅是克服旧哲学片面化、两极化的缺点,吸取以往哲学之长,综合形成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关键在于确立实践观点,消除思维方式上的本体论化倾向,以实践思维方式取代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这是马克思在创立自己哲学时所面临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实质,更是其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征。

所谓实践思维方式,即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人的实践活动的本性及其方式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世界,去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不言而喻,正确把握实践思维方式的前提,是对实践活动的正确理解。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目的和手段、理想和现实等矛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否定、相互统一的能动活动。所谓实践思维方式,实质上也就是上述实践活动自身各种矛盾关系在哲学思维中的理性反映和有机统一。这意味着:按照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首先要看到客体对主体、客观对主观、手段对目的、现实对理想的基础、根源、制约和决定作用,由此形成客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和现实性原则,亦即唯物论的实事求是原则;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主观对客观、目的对手段、理想对现实的改造、变革、统帅和超越作用,并由此形成主体性原则、能动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亦即辩证法的否定批判原则(马克思曾把黑格尔哲学的积极成果称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2],并且认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这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中,的确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充分肯定了它们的合理之处,吸收了各自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综合。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克服、肯定、吸收和综合,并不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前提,而仅仅是它的结果和产物。换句话说,并非先有这种克服、肯定、吸收和综合,才有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变革。恰恰相反,只是因为马克思首先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才使得上述克服、肯定、吸收和综合得以实现。因而,只有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在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的实质和意义,也才能真正理解唯物论和辩证法何以和如何能实现内在有机的统一。否则,所谓二者的统一,只能是一种缺乏根据、没有途径的外在形式的结合。这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既不仅仅是一种唯物主义思维方式,也不单单是一种辩证法思维方式,更不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并列的两种思维方式,而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作为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内在统一于自身的一个哲学思维方式。事实上,正是在实践思维方式中,马克思哲学才实现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自然与社会、人与世界、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真正统一,因而,也才真正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本体论与认识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真理观与价值观、人学与哲学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折衷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曾多次强调:“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4]这表明: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主体和中心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主体性思维方式,是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的类主体思维方式,是从现实出发而又超越现实的超越性思维方式,是在正确认识世界基础上能动改造世界的革命性思维方式,是在坚持唯物论原则前提下更强调辩证法否定批判本质的否定性思维方式,是在不断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所有这些特点,共同凸显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代表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理论实质和本质特征,而且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首要观点和基本范式,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和不断创新奠定了原始基础,确立了基本原则。

二、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既要关注其与时代的关系,又要把握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更要抓住哲学思维方式的维度,特别是立足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问题。

实践思维方式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后者代表着哲学本质和性质的根本改变,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转变为另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同时也就决定着一种哲学转变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哲学;前者则意味着同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出现不同历史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也有质的区别,但不是本质的改变,而只是一种形态的转换。另一方面,实践思维方式的发展也不同于其哲学理论的的发展。一般而言,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决定着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理论的发展则反映着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哲学思维方式相对稳定,哲学具体理论则变化较多。在哲学思维方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哲学具体理论可能发生改变。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与其哲学具体理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

实践思维方式发展的根据和基础在于,时代课题的改变及其解决方式的转换。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但马克思的哲学并非近代哲学,它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代的哲学。因而,其实践思维方式理所当然的属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范畴。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马克思的哲学及其实践思维方式就不会过时。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所面临的具体课题在不断改变,解决时代课题的方式也需要不断转换。随着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的改变及其解决方式的转换,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也需要改变其历史形态,因而也必然要不断发展。

实践思维方式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其与各国、各民族、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及其历史课题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创立了实践思维方式。将这种哲学思维方式与各国、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及其时代课题和民族精神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国、各民族的民族实践思维方式;与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实践、历史课题和历史精神相结合,便会产生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实践思维方式;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特殊实践、特殊课题和特殊精神相结合,则会产生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特殊实践思维方式。正像任何一种哲学思维方式都可以有它多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一样,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也会有其各不相同的历史表现形态。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正是其发展内在机制的特殊表现。

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自我意识”[5],历史的自我意识,时代的自我意识,而非具体个人和特殊实践的自我意识。各个方面的应用哲学都是必要的,各个领域的部门哲学也都有其存在理由。但是,这些应用哲学、部门哲学只有体现“社会的自我意识”、“历史的自我意识”和“时代的自我意识”,其必要性与存在理由才能得到合法辩护;同时,这些应用哲学、部门哲学只是通过体现社会自我意识、历史自我意识和时代自我意识来表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而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主要表现形式。真正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哲学,只能是那种作为“社会自我意识”、“历史自我意识”和“时代自我意识”的哲学。因此,考察和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应当而且只能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课题的解决为基础,以实践思维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时代课题解决相结合为线索,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自我意识和时代课题解决的自我把握为依据。

实现思维方式在中国发展的首要形态,是在革命过程中产生的变革思维方式。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此时的中国正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是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奴役。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所决定,中国人民解决时代课题的方式,不可能是渐进发展的方式,而只能是革命变革的方式。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以自身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塑造了变革旧制度、创立新社会,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精神,亦即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亦即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国革命阶段的时代课题、中国革命实践所凸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变革思维方式。这一革命哲学及其变革思维方式,在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实践理论”、“群众观点”、“历史动力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等方面得到了集中体现。运用这种哲学思想及其哲学思维方式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我们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变革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继承、应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发展的第二种形态,是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发展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阶段。由此决定了作为社会主体自我意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由革命的哲学转变为建设的哲学;其哲学思维方式也应出变革思维方式转换为发展思维方式。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不但未能及时地实现这种转变和转换,而且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特别是“左”的思想和教条主义的影响反倒使革命的哲学演变为一种斗争的哲学,使变革思维方式转化为一种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思维方式,亦即天天斗的斗争思维方式。其结果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后导致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使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为新的哲学思想及其思维方式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国社会由落后到发达的历史转变,其实质与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历史过程,是现代化实践的发展过程;其时代精神,是追求中国社会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发展精神。中国改革开放的这种发展要求、发展实践和发展精神,上升为哲学的高度,就会升华为一种发展哲学;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与之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发展思维方式;而这种发展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邓小平关于“中国要谋求发展”、“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发展思想之中[6],而且表现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发展哲学的异军突起上。发展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发展的第三种形态,是面向新世纪的创新思维方式。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世纪需要新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如何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7];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要求:“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8];民族传统启示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9];历史规律告诉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10]所有这些都表明: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在新世纪进一步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如此,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实现思维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11]由此可见,创新要求,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创新实践,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文明灵魂;创新精神,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要求、创新实践和创新精神或迟或早必然要反映到当代中国哲人的头脑及其哲学研究中去,并在那思升华为一种创新哲学思想。事实上,这种创新哲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呼之欲出;而蕴含其中的哲学思维方式,便是作为其基本范式和根本原则的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在江泽民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思想论述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同时它也在一些学者的理论探讨中得到了初步反映。适应新世纪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理应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集中反映和表现当代时代精神精华的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是一种创新哲学形态。创新思维方式的实质,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新世纪、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最新发展形态。

从变革思维方式,到发展思维方式,再到创新思维方式,展现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由此也决定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变革哲学阶段、发展哲学阶段和创新哲学阶段。它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各具特色的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思想理论的实质,又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时代精神及其不同哲学追求。

新世纪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应是一种以创新思维方式为实质与核心的创新哲学。但是,这既不意味着变革思维方式和发展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思想理论已经过时,也不意味着创新哲学的建构已经完成,更不意味着创新哲学与变革哲学和发展哲学相互冲突。从创新思维方式的确立,到创新哲学理论的建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创新思维方式及其创新哲学,作为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实践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则应当把变革思维方式和发展思维方式及其变革哲学和发展哲学,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纳入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中。新世纪创新哲学的建构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收稿日期:2002-08-20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