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吕峥:阳明心学是要“破心中之贼”论文

专访吕峥:阳明心学是要“破心 中之贼”

文/本刊记者 曾 勋

吕峥《天机破:王阳明》新书发布会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要“破心中之贼”,他坚信“本心之明,皎如白日”,随时都可能大放异彩。只不过因为人的私意杂念过多,像灰尘一样落满明镜,破坏了其“照物”的功能,故不得不勤加拂拭,日日擦洗。

吕峥,1986年生于成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阳明》《中国误会了袁世凯》《非如此不可:顾准传》《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天机破·王阳明》。

蔬菜幼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了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成为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是优质蔬菜生产的基础和增加蔬菜种植收入的保障。在影响工厂化育苗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温、光、水、肥等环境因素对提高秧苗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发能够适应于大规模育苗环境的智能调控系统对推动工厂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综上所述,在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现场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政工程企业的稳定,长期,高效发展来说,有必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因此,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鼓励市政工程公司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所以能行,知行本为一体,不容间断。从古至今,知行合一就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梦,也是发现难以实现后挥之不去的梦魇。知与行的统一,是所有读书人的焦虑。

这个不用充电的家用应急灯经过半年多的实际使用检验,效果好,而且很安全。它不用充电,停电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照明,非常适合记忆力不太好的老年人使用;也可用来做日常照明。

吕峥:阳明心学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是一个能呼唤大家独立思考、实现自由意志的学说,它能让人把向外看的目光收回来,回到内心,用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倾听自己的声音。

阳明心学被这个时代接受是必然的

廉政瞭望:你写过两本关于王阳明的书,其中2010年出版的《明朝一哥王阳明》已经成为百万的现象级畅销书。当时,你是怎么开始接触王阳明并对他产生兴趣的?

吕峥:我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念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从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王阳明的学者周月亮。2008年,国家图书馆的检索系统里关于王阳明的书籍和文献寥寥无几,只有陈来和杨国荣等几位先生的学术著作,对一般读者来说,阅读门槛较高。为了把阳明心学分享给普罗大众,我在参考了冈田武彦、余英时、杜维明、陈荣捷、秦家懿和钱穆先生的论述后,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在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块连载《明朝一哥王阳明》,没想到反响热烈,不久便出书了。

王阳明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他提供了对现代社会与个人诸多问题的哲学性解答。

廉政瞭望:比如哪些方面让你感悟最深呢?

吕峥:比较明显的就是,走出校门后,当我们遇见的很多事不再像做题之于考试那么立竿见影时,很多人的付出都是浅尝辄止的。而真正的努力其实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投入热情,长期专注。心存良知之人,身似坚定无畏的大船,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只是向前航行,与命运和解并顺势而为。而那些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的人,并非因为不够聪明,只是由于不再相信,进而拒绝了所有美好的开始。

王阳明也曾绝望,不再相信。但经过龙场悟道,凤凰涅槃,他终于选择相信光明,并将之守在心田。一俟时机成熟,便即刺破乌云,穿透黑暗。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思想,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尽管难以实现,经过几百年的阳明心学仍然有着庞大的追随者,那么,其现代性价值在哪里?王阳明的人生哲学对年轻人有什么启示?官员又如何从王阳明那里汲取为政的智慧?本刊专访了被学界称为“最年轻的王阳明研究者”的吕峥。

廉政瞭望:你如何看待这几年兴起的“阳明热”?

气藏剖面投影法是通过作气藏剖面图(至少有一口井是纯气层,另一口井钻遇了气水界面,如图2),按照气水内外边界的定义,分别确定气水内外边界投影与两口井的距离比例关系。因为两口井地层顶面深度已知,确定距离比例后在平面构造图上线性内插并作构造等深线的平行线,即可在平面图上确定出气水内外边界线。

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意为“使良知致其极”,即“扩充良知至其全体呈露”,没有“亏缺障蔽”。实际上如果我们知行不一,就是因为私欲阻隔,让良知之光无法充塞流行。良知不分古今,无论圣愚,人人皆有,不虑而知。它是情感的本源。也就是说,良知就是人不依赖于环境和教育而先天具有的朴素情感、道德意识与价值判断。

照亮自身,还要点燃他人的心灯

廉政瞭望:王阳明被视为“三不朽的完人”,你认为他这一生有没有“失败”的地方?

吕峥:“心即理”就是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它把人从外界的权威、教条乃至书本当中解放出来,呼唤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这是对极权主义的一种解构,其意义不亚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另一方面,阳明心学的方法论是“去私欲”,这在技术崇拜、信息爆炸的当下,是对“消费主义过度异化人”的一种解读。

为什么大家听了很多成功学故事,听了很多大道理却没有像他们一样成功?因为你没有经历和他们一样的心路历程。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廉政瞭望:你认为王阳明所言的“知行合一”,对当下为官者来说有什么启示意义?

廉政瞭望:实际上致良知主要侧重个人方面?

对100例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3.0),X2检验:将门诊患者的基础资料、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计数资料)描述成百分数(%)的形式;t检验:将门诊患者的基础资料(计量资料)描述成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非常重要的知识领域,凸显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数学应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正如《课标》中指出的:“综合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

吕峥:致良知其实还是一种义务。发明良知,实践良知——人性的光辉不仅要完善自我,照亮自身,还要点燃他人的心灯,弘扬的是每个个体卓然自立、度己度人的担当精神。

有篇科幻小说曾提出一个命题:如果明天人类灭亡,那么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是什么?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但只有一个,是大家公认的无可置疑的最优解,即“如何证明我们存在过”。而王阳明和他的致良知之学,就是一种最有力的证明。

廉政瞭望:纵观历史,“知行合一”“心即理”以及“致良知”的理念,影响了无数儒学后人以及政治家、军事家,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有着深入人心的持久力量。那么你认为其现代价值有哪些?

最常用的误同方式就是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们”,使受众产生一种无意识或幻觉式的认同。尽管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所包含的内容有所差异,但都会让受众在潜意识里认为与演讲者共同拥有某些相同的特点,产生与演讲者站处于同一立场的感觉,从而使双方彼此认同,实现劝说并达到同一。

吕峥:王阳明屡次落第,但他却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后虽入京为官,但却触怒宦官而遭贬至贵州,途中还遭追杀。所以他在当时其实算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挺“失败”的。

但现在来看,王阳明是大明的“救火队员”,生命即将到终点时还在广西平乱,以至于最后死在了回乡的路上。他把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天下苍生和重振圣学,这导致他对家庭的照拂和关心少之又少,一直到晚年才得亲生之子,还疏于教育,结果身后酿成一场分家之变。这对被世人视作“教育家”的王阳明而言,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屠龙少年莫要变成恶龙

不欺良知,循其指引去做,便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只有符合“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且知且行,即知即行”的标准,知才是真知,行才是真行。在他眼里,能知必然能行,二者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吕峥:阳明心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学以致用的利器。用到政治上,他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用到军事上,他又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所以其实官员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王阳明提“知行合一”,就是痛感于人因私欲的阻隔和干扰,不能听信和发挥本自具足、明辨善恶的良知,久而久之,是非不明,浑浑噩噩,成为自己年轻时所厌恶的那种人。知道却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与王阳明同时代的焦芳就是“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的经典案例。年轻时,他科场得意,高中探花。步入官场后,不肯与流俗合污,钻研理学,导致仕途偃蹇,郁郁不得志。权宦刘瑾得势后,蹉跎多年的焦芳心态大变,给刘瑾当起了狗头军师,迫害同僚,扶摇直上。

王阳明有感于焦芳的堕落,说“学如焦芳,不如孩提之不虑不学”。意思是,像焦芳这样的人,学问越大,危害越大。而另一方面,从龙场的苗人身上,王阳明看到了质朴的赤子之心,愈发坚信:天理不在我心之外。

廉政瞭望:所以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其实也是像焦芳一样?

建设并运营茶叶、咖啡、果蔬和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经营的“云啡”牌咖啡、“八角亭”牌茶叶、“天使”土豆片系列产品等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吕峥:一些党员干部在入仕之初未尝不想干一番事业,为国为民。然而,在乏味的工作中,在诱惑的环境里,他们倦怠了,松懈了,跟着私欲走,忘记了良知,一步步滑入罪恶的深渊,成为“两面人”和“低级红、高级黑”。

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要“破心中之贼”,他坚信“本心之明,皎如白日”,随时都可能大放异彩。只不过因为人的私意杂念过多,像灰尘一样落满明镜,破坏了其“照物”的功能,故不得不勤加拂拭,日日擦洗。

标签:;  ;  ;  ;  ;  ;  

专访吕峥:阳明心学是要“破心中之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