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道是发展水运的基础,要充分发展水运,就必须引导及加强航道的现代化建设。航道疏浚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航道通航和排洪能力,促进我国水上运输的发展,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工作成为项目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港池 航道 疏浚 施工要点 质量控制
一、前言
疏浚工程指的是采用人力、水利或机械方法为拓宽、加深水域而进行的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疏浚工程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由古代靠人力使用简易的手工工具进行,逐步转为机械操作代替。它的目的主要是疏通河道、浚深港池和锚地水域。
二、疏浚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2.1围堰的施工
吹填区除了利用现有的水塘、低洼地等区域外,还需通过修筑围堰方式形成吹填区。吹填区围堰可以用当地开挖的上部人工填土及粘土层质土分层碾压后形成,严格控制土料质量,严禁用淤土、杂质土等土料筑堰,在筑堰前必须进行清基清表。一般围堰高2.5~3m,顶宽2m,外边坡采用1∶2,内边坡采用1∶2。在围堰底部应设置排水沟,避免地表积水对围堰底部冲刷。根据围堰施工质量,可选择迎水侧用塑料薄膜覆盖。
2.2围堰地址选择
在航道沿线如果有桥梁及涵闸,大型施工绞吸船难以进场。小型绞吸船动力有限,排泥管一般架设500米距离左右,所以围堰选址很关键。如果吹填区距离施工点远,则绞吸船难以发挥作用,需要采用挖、运、吹或者增加中间接力泵的作业方案,大大增加了成本。一般航道标在3~5KM,如果条件允许,根据挖泥船施工能力,围堰(吹填区)可在标段两岸合适距离内选择建设2~4处,吹填区容积越大越好,尽量避免架设排泥管,减少施工复杂程度及成本开支。根据经验统计,一般围堰容量为水下统计土方量的1.4倍。
2.3围堰出水口设置:
(一)围堰出水口尽量设置在与出泥管对角处的围堰上,以让吹填区排水有更多的时间沉淀泥浆,减小河道回淤量。
(二)为了充分利用围堰,减少征地面积,一个300亩上的围堰应设两个出水口。在施工后期,可将出泥管移动至另一侧,将原出水口封闭,从另一个出口排水,这样可将围堰容量利用最大化。
(三)出水口设置可采用两种结构,一种是围堰挖口浆砌片石护体,八字形结构,在出水口通道上设置闸栏,根据水位及时调整闸栏高度,利用涵管向排水沟排水。另一种是围堰上挖口,在口子上满铺厚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层叠袋装土,根据水位及时调整袋装土高度。
(四)排水通道尽量新开,避免利用当地小河道或灌溉沟渠,否则因为淤积过多会造成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
三、港池疏浚工程施工要点
3.1施工要求
根据对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了解和阶段已开挖水下基槽自然形成坡比的比对情况分析,疏浚港池后的坡比在1:5~1:6之间。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能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如采用水下高压水枪喷冲,必将影响和污染水环境,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而如果超深必将影响到码头的稳定。
3.2施工设备
配置2m³抓斗式挖泥船1艘,自航式180m³和250m³开底泥驳各一艘,日挖泥量约4000m³,另外配备交通艇1艘作为交通运输及交通警戒用。
3.3施工工艺
(一)根据港池开挖范围在施工现场放出开挖边线及边界点,并在码头前沿设立水尺,用于控制挖泥深度。根据挖泥范围在边界点抛设浮标,以控制挖泥范围和设立警戒水域,以确保施工安全。抓扬式挖泥船以一个主锚和四个边锚依据已施工码头和边界浮标定位,并依据水尺控制下斗深度。卸泥船航行和卸泥依据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定位。
(二)挖泥顺序:将挖泥区域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开挖厚度约2.0m,第一层全部完成后开始第二层开挖;将第一层挖泥区域分成若干条形块,分条开挖,条形块与码头前沿平行,分条宽度10m。由码头前沿往港池方向逐条开挖。挖泥船移动方向由东至西然后由西至东循环移动作业。
(三)施工工序:定位抓泥装泥运泥抛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根据对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前阶段已开挖后地下泥面坡比情况分析,疏浚后的坡比自然形成在1:5~1:6之间。
3.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经常测量水深。挖泥作业过程勤对标、勤侧水深,防止超挖、漏挖或欠挖,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交通部颁《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及工程施工图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要求做到:
(一)挖槽断面的宽度及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实际挖泥时应根据可能的塌坡进行阶梯式开挖。
(二)挖泥船必须按导标的指示挖泥,并经常检查导标的位置。
(三)应经常检查水尺的零点,挖泥船应及时根据水位变化及实际挖深调整下斗深度,并定期进行水深测量。
(四)挖泥船要注意准确定位,勤对标,保证挖泥的准确,做到不漏挖、欠挖或超挖。
(五)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对违章操作者及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
(六)经常检测水深,对水深不够的应及时补挖,保证浚深。
四、航道疏浚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4.1疏浚中质量控制
(一)开挖区质量控制
不同的开挖区段,需要不同土质类别、土层厚度进行试挖,以获取挖泥船台阶分层开挖超深值、超宽值或超欠值,作为本区段开挖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着挖泥船的前移随时测量挖泥船前后左右部位开挖后的深度,根据开挖标准(设计深度加超深)及时调整挖泥船绞刀挖宽、挖深值,确保开挖后的河道断面满足设计要求。
(二)边坡稳定及质量控制
边坡通常采用上欠下超阶梯式开挖,台阶分层厚度控制在1.2~1.5m以内,超、欠面积比控制在1~1.5范围内,并根据现场试挖后的施工回淤情况确定挖泥船台阶分层开挖超深值、超宽值或超欠值等。遇有水上土堆施工段,应采用掏挖法,让水上土方自然坍塌,然后由挖泥船开挖,当开挖至设计底高程后,挖泥船退后一桩重复清淤,确保将回淤彻底清除,达到设计高程,并使水面以上边坡平整美观。
(三)开挖深度控制
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记录测量人员所设置的水位标尺读数,并严格按照水位标尺进行挖槽深度控制;施工前应检查、校正挖泥船的挖深指示尺,使绞刀头最低点至水面的垂直距离与挖深指示尺读数一致;分段分条作业中,由于移船容易产生船位误差,故移船时必须定准船位,并反复校核。在实际操作中,前后施工区域应套挖3~6m,清除因边坡坍塌造成的回於;分层开挖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最后一刀挖到设计深度时绞刀下放深度的控制,防止漏挖及留埂;为确保河底开挖高程最终达到设计标准,采取超挖0.1~0.3m的深度以抵消回淤。
(四)开挖宽度控制
挖泥船进入挖槽后,采用移位法进行定位,使主桩落入定位分条槽的中心线上,同时定出宽度、挖宽方位角,每前进一桩,进行校核。开挖前,技术人员要在分条槽的中心线及开挖的最边线设立明显的标志,以便挖泥船准确定位及控制开挖宽度。
(五)吹填区质量控制
在吹填施工时,严格控制吹填高程,并采用分区分块吹填等合理的吹填施工工艺,严格控制平整度。另外还要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对排泥程序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吹填符合环保要求。
4.2疏浚事后质量控制
(一)采用直方图、因果图等技术手段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纠正措施。
(二)监理工程师应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采用直方图法跟踪分析,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三)竣工资料整理。指定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信息管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按合同要求的时间、内容在工程完工时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
结论
疏浚工程是资金、技术密集行业,必须加强施工技术分析。特别是对于疏浚工程量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更应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强化管理,严格验收,确保疏浚工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汪崇龙.浅析内河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
论文作者:王祥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围堰论文; 挖泥船论文; 航道论文; 工程论文; 出水口论文; 深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