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例
蒋小微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学互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使用频数虽高,但却缺乏科学性,并未达到有效性目的。因此,本文欲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案例设计,采用质性分析法,针对有效课堂提问设置这一研究主题,从问题设计、提问时机以及应对提问的理答行为等方面展开探究,以期在总结有效课堂提问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探寻课堂提问“巧”设置策略。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思想政治课; 质性分析法; 策略
对于课堂提问这一名词性概念,《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中是这样界定的:“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关教育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做出应答的活动。”[ 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袁运开主编[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08.]我国国内对“课堂提问”的大量研究,以刘显国主编的《中小学教学艺术丛书》对“课堂提问艺术”进行专题讨论为起点。截止目前,以“政治课”并含“提问”为主题,在CNKI—《中国知网全文期刊》中共搜索到527条文献记录,其中以被引超过6次以上的文献,主要是硕博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发现当前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使用频数虽高,但有效性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问题情境设置未达到“一例多境”,问题间也未形成连贯梯度层;提问形式多以老师问、学生答为主,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思维锻炼;所提问题多以记忆型为主,且“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为频率最高设问词;老师在预设提问时将课堂设置得过于饱满,难以形成生成性问题。因此,本文欲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案例设计,探寻课堂提问“巧”设置策略,而“巧”主要体现在问题设计、提问方式、应对提问的理答行为三个方面的实施过程中。
一、问题内容“巧”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知识点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的体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本课时学习重点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此课时内容是对前一课时学习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拓展延伸,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课时内容也涉及对前期课程知识点学习的巩固,同时也是对更好学习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的铺垫。因此,在对本课时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除需紧密联系教学三维目标、深度分析教材基本情况,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依据认知发展一般规律,问题间应具有内在逻辑梯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有三目内容,分别是“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以及“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在新课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精神”的2分钟视频。视频播放之前,抛出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该问题难度属于通过视频的观看,全体学生都能作答的范围。在学生回答出:“是中国精神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持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联系,进而明确接下来的问题:“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能够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强调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效益主义层面来看,有何意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来践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这几个问题从难度上看是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另外,这些问题也一一对应了本课时的三目内容。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的设置使学生对问题存有基本的难度预设,不会因问题较易而产生懈怠心理,也不会因问题较难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一方面能够达到教师预设问题的期望,使学生在课开始时即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能够在学生思维范度内搭建整体思维架构。
第二,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问题应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相关知识基础之上。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https://baike.so.com/doc/6665182-6879010.html]该理论的着眼点即在于教学应注重学生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在其通过努力能够获得的知识。鉴于此理论知识,在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特征时,提出:“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同学们如何理解这边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可以联系《文化生活》第一课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个问题”。要学生联系第一课所学内容思考此问题,也即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第一课重难点内容是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且也与本部分所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较为抽象的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特征有深刻的认识,符合理论一般要求。
第三,依据生活化教育思想,所提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活化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旨在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这一知识点的拓展,以学生所生活城市苏州为着眼点,先试引问题:“你们知道苏州有哪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同学未对此问题作事先准备很难立即作出反应,继而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事先准备的体现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苏州典型事例,引起学生内心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对下一问题的积极思考。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提出问题:“视频中所播放的苏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同学们在了解了苏州工匠精神之后,现在从自己周边的人、事出发,看有没有能够体现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第一个试引问题是从学生大生活圈出发,紧接着的问题是从学生生活的小圈子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
二、提问时机“巧”发现
关于在何时进行提问,我国自古就有对此方面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早在教育他的学生时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即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孔子就提问时机的教育总结仍是当今时代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另外,此阶段的学生就读高二学年段,年龄正值16—18岁,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和皮亚杰心理认知发展理论,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易产生自我同一性心理危机、心理较为敏感脆弱,同时思维能力已处于形式化运算阶段、对于知识的领会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现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何时进行提问展开探究。
首先,依据有意注意作用机制,要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出问题。“有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类型,是有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学上也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是由客观刺激物的偶然作用而引起的,而是活动主体(学生)在自身意志支配下的一种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 孙东鹏.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注意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82):129.]一节课开始时,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较快集中到课堂学习中,而根据心理学理论,学生的有意注意则是进入学习较佳状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本节课开始时,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有意注意,比如:“在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回忆下上节课学习的《永恒的民族精神》重点内容,同学们花1分钟时间思考下,然后请同学回答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问题抛出,学生即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的航向。
其次,根据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要在信息进入瞬时记忆后进行提问以便使加工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指的是环境中的信息通过感觉、知觉进入到瞬时记忆,进而经过编码、加工使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中去的过程。而瞬时记忆储存空间较小且易遗忘,长时记忆储存记忆容量较大且不易遗忘,因此要通过精心设计、加工编码信息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中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的重点就在于,学生要深刻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因此,在学生初步熟悉该知识点后,需对该知识点进行编码加工,比如:“课本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同学们对全民族综合素质是如何理解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全民族综合素质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该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初步识得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后,通过对信息转换、组合,形成记忆组块,进而使该知识点进入长时记忆。
以上是从问题内容的设计以及提问的时机着手,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对如何就政治课课堂提问进行“巧”设置展开的探讨。然而,课堂提问的“巧”设置不仅仅就问题内容和提问时机两方面内容的思考,课堂提问重在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参与。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在于教师对学生合理的理答行为。
三、理答行为“巧”应对
理答行为指的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对该问题进行作答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应答情况所作出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反应和处理。”[ 杨健.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理答行为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理答行为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最直接的评价形式,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角度来看,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能够凸显教师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而据2000年上海静安区对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发现:“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都显得太少,仅有的一些评价也只停留在重复、更正等层次,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 杨健.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理答行为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因此,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案例设计中的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在理答行为方面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依据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理答行为应注重引导性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以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托课堂教学生活情境,“釆取有效的评价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信息,判断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评价范式。”[ 马云鹏,刘学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在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作出回答时,教师应避免“非常好”、“很棒”等不具备实质引导性的理答话语。例如,在讲完工匠精神这一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后,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核是专注和极致。接着例举我国国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事件,引发学生展开讨论这一事件与我国当前所弘扬的工匠精神的关系。学生纷纷发言指出我国许多产品存在达量而不达质的状况,因此,我国当前极力宣传工匠精神的专注、极致内核。随之,教师需在此时通过引导性提问:“同学们刚刚已经总结出我国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还未做到体现专注和极致的诉求,现在我们来拓展一下,假设我国生产的产品无一不凝练着工匠精神的品质,这样的改变对你、对社会、对国家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提问,一方面在总结学生答案基础上肯定学生的回答,避免评价空洞性;另一方面,通过对事例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自然过度到下一知识点的学习。
第二,依据教学过程双主体理论,理答应以学生互评与教师总结为模式。教学过程双主体即是指教师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主体。在对学生进行理答不应仅以教师评价为唯一标准,可以采取学生间相互评价,之后教师对学生间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例如,在学习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时,学生A说:“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优良传统中蕴含着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学生B则说:“不仅要学习本土优良传统,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等,之后教师再请另外的学生对以上同学的回答给出评价,最后,教师再作出总结性评价。
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实质上不仅体现为以上三个方面。我国著名特
教师窦桂梅曾对整合思维下的教育进行探究,这里的整合是指学科内整合以及学科间整合,学科间整合是:“通过语文与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建立学科与学科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升综合素养。”[ 窦桂梅.回到教育本身——整合思维下的《皇帝的新装》[J].人民教育,2014(02):51-57.]这边针对课堂提问内容的设计上也可借鉴整合思维的考虑对提问内容作跨学科的设计。另外,提问采用的个人提问、整体性提问也应考虑问题性质以及时机作合理的组合编排。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互动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但就目前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比例仍不足56%。因此,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研究者需结合教学实践反思,乘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风,进行课堂提问“巧”设置探索。
【参考文献】
[1]孙东鹏.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注意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82):129.
[2]杨健.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理答行为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马云鹏,刘学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4]窦桂梅.回到教育本身——整合思维下的《皇帝的新装》[J].人民教育,2014(02):51-57.
[5]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袁运开主编[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08.
[6]https://baike.so.com/doc/6665182-6879010.html
【作者简介】
蒋小微(1993—),女,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论文作者:蒋小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学生论文; 中华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课堂论文; 精神论文; 内容论文; 评价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