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工作方式和重要手段,是辅导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利用谈心谈话这种方式,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群体整体意识动态的同时,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并能在师生情感上拉近距离,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带动良好的班级风气、学习风气的形成。文章就辅导员工作中的谈心谈话展开探讨。
关键词:谈心谈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见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柱。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入研究、落实会议精神,开展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一个应用最普遍的传统形式和基本方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意义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是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工作,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增强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有效地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可以促进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尊重、帮扶、引导和鼓励学生,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谈心谈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缺乏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理论指导及其应用
当前髙校辅导员学历和综合素质较髙,但很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且谈心谈话同时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知识及其运用。虽然入职前有岗前培训,入职后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但这些培训重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应用方面,由于缺少心理沟通技巧和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支撑,辅导员只能依靠自身能力和经验开展工作,降低了谈心谈话工作的专业化。
(二)事后被动状况经常发生
学生工作涉及范围广,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除了完成专业教学,还需大部分工作时间用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大多辅导员存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较难抽出时间、精力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苗头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预判,不能科学把握谈心谈话的最好时机。因此谈心谈话工作更多地应用在已出现的需要处理的学生问题上。
三、谈心谈话的原则
(一)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应贯穿于谈心谈话的全过程,是总原则。在这总原则指导下,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应主要围绕调动谈心谈话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谈心谈话对象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符合所期望的目标这一主线。
(二)循序渐进原则
要做到循序渐进,辅导员应该坚持做到耐心、热情、真诚。耐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热情有助于取得学生的信任,真诚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只有坚持耐心、热情、真诚,才能为谈话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平等、尊重原则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如果辅导员与其谈心谈话过程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很快就会产生敌对情绪,使谈心谈话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应该以平等、尊重的原则和态度对待谈心谈话对象,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
(四)引导、启发原则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不妨把见闻或经历过的经验说给学生听,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内容中得到启发,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引出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从而达到师生沟通、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五)适度保密原则
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网恋、宿舍矛盾等问题,辅导员要注意保护谈心谈话对象的隐私,给他们以充分的安全感,赢得他们的信任,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与辅导员进行沟通。
四、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要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成效,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辅导员应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做一个职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多数辅导员带生量少则上百,多则几百,随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状态或问题,难度较大。而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一份子,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起点相同,身份一致,同学之间放得开,谈得来,心相通,彼此之间能敞开心扉,倾诉真情,辅导员了解不到或了解不及时的情况,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因此,学生干部对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前情、最新情况把握至关重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三)增进辅导员自身的亲和力
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师益友的双重身份。因此,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还要增强自身亲和力,成为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的知心的朋友,让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更有温度。
(四)坚持谈心谈话工作的后期跟踪。
谈心谈话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作,一次两次的谈话通常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辅导员还要对每一个谈话对象进行后期持续关注、跟踪,可以通过QQ动态、微信朋友圈、微博、贴吧等及时掌握学生后期思想动态,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五、结语
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因学生而异,因材施教,遵循原则,有的放矢,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既是他们的思想教师,也是他们的真心朋友。这样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源,高敏.基于心理咨询视角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实效提升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
[2]范韶维,孟子浩,王梦倩.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效果提升研究—基于谈心谈话和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别[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作者简介:孙亚明(1980.06-),女,山东昌邑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商管理。
论文作者:孙亚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辅导员论文; 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原则论文; 他们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