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颜军霞

(湖南省娄底地区涟源市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1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医院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价值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分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有可能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由于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史长,且身体机能较差,除了科学合理的治疗外,还应该对病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35例患者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有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59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76.54±1.73)岁,高血压病程6~19年,平均(11.42±2.57)年;对照组有男25例,女10例,年龄在62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78.39±2.34)岁高血压病程5~21年,平均(12.36±1.4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在对两种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分别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要注意叮嘱老年患者注重卧床休息,不宜下床走动。且护理人员应每隔2~3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在翻身的过程中应保持动作的轻柔,避免患者头部发生大幅度的晃动[2]。护理人员为了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应给予患者气垫。观察组的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①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肢体功能的变化,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双侧瞳孔忽大忽小、血压升高、呼吸缓慢不规律等现象,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另外,要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的状况并及时记录,如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医生[3]。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血压一般控制在22/12.5KPa左右,为了防止血压突然升高,通常采用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根据血压调整剂量。④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者的年龄较大,肾功能差,故微创血肿穿刺术后不予常规运用甘露醇,对患者运用适量速尿,同时对患者24小时尿量准确记录,对每小时尿量变化特别注意,若出现进出量不平衡或尿量少于25ml/h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4]。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一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其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范围是60~90mmHg,收缩压的正常范围是90~120mmHg(1mmHg=0.133kPa)。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19.0。护理前后血压的计量表示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高低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一定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男性略多,冬春及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患者因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出血,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活动或其他因素都容易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采取优质的护理方法能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组患者的观察中,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及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是针对患者手术后遗留的后遗症进行处理,若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护理上应注重静养,控制血压,防止患者的情绪上的躁动。若患者的出血量较大时,有事基底节区的病变,则会出现偏瘫、感觉障碍等,就要对患者进行神经护理。优质的护理使护理的侧重点围绕在患者身上,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及各身体机能的变化,有异常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对于有血肿腔引流的病人应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数量,注意防止引流管的逆流及颅内感染。护理人员要对不能由口进食患者在术后48小时对患者进行鼻饲,鼻饲时也应观察患者是否腹胀、血压下降及消化道出血,在鼻饲前抽取胃液,观察颜色变化并及时报告给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丽.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3):179-180.

[2]杨寿芬,赵娟.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254.

[3]邢丽娜,李菲.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1):1681-1683.

[4]张轶.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2):136.

[5]崔玉静.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3):116-117.

论文作者:颜军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颜军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