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躁动病人使用在镇静剂后,给予耳穴埋豆治疗联合丙泊酚,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可以延长镇静时间,增加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取2017年1月-6月转入ICU伴有躁动的患者共12例予耳穴埋豆与丙泊酚联合镇静治疗,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患者进入睡眠后给予右美托咪啶泵入,泵入速度0.3-0.6ug/kg.h,维持患者的镇静状态。在经过RASS镇静评分评估后,使用耳穴埋豆联合镇静剂治疗的患者,镇静时间明显比单纯使用镇静剂治疗时间延长,未出现呼吸抑制,镇静过深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耳穴埋豆;镇静;躁动
躁动是指在意识障碍情况下以肢体为主的不规则的运动,表现为肢体乱动、翻身坐起、呻吟、或述伤口痛、有尿意等,且不听劝阻。躁动从精神生理学讲,是精神障碍一种表现。ICU一般收治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往往出现一些烦躁不配合治疗的患者,程度不一,部分病人表现为情绪紧张,出现焦虑,部分病人出现睡眠障碍,部分病人会出现谵妄甚至打骂医务人员,严重的烦躁的病人甚至会出现生命体征的异常,严重者危及生命。在ICU中躁动不安的危重病人是比较常见的,躁动不仅会造成病人的身体受到损伤,还会造成导管引流管脱出,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严重躁动的病人会导致氧耗量增加,从而导致病人发生心、肺、脑并发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给予躁动不安的病人需要镇静治疗,使病人保持情绪平静,配合治疗,在ICU的治疗中十分重要。耳穴埋豆是采用他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 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根据病人所要治疗的疾病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耳穴埋豆适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及其他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1]耳穴埋豆是中医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耳穴埋豆在治疗失眠中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2%。[2]
1.1选取对象
选取2017年1月-6月转入ICU伴有躁动的患者(使用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联合镇静治疗后RASS评分在2-4分)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在23-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其中所有病人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4例,糖尿病病人2列,呼吸衰竭病人2例,MODS病人3例,COPD病人1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先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躁动病人先给3ML丙泊酚静脉入壶,诱导其入睡,在患者入睡后给予患者耳穴埋豆。耳穴埋豆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耳穴取心、肾、交感、皮质下、神门,每次单耳取穴,两耳交替。用75%酒精消毒外耳,用探针取穴,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逐一贴在穴位处,并适度按压,按压3-5分钟使其发红、发热、发涨为宜。在患者进入睡眠后给予右美托咪啶泵入,泵入速度0.3-0.6ug/kg.h,维持患者的镇静状态。耳穴埋豆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10点共按摩3次,刺激病人穴位,埋豆每三天更换一次,每天注意检查埋豆的位置,如埋豆有黏贴不严者及时更换,在患者入睡后注意观察镇静效果,给予RAS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
使用耳穴埋豆联合镇静剂治疗的患者,镇静时间明显比单纯使用镇静剂治疗时间延长,RASS评分维持在—2~—4之间,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呼吸抑制,镇静过深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1名病人在经过1天的镇静治疗后,暂停镇静药的泵入后,烦躁症状基本得到缓解。1名病人在经过2天的镇静治疗后,暂停镇静药的泵入后,烦躁症状基本得到缓解。3名病人在经过3天的镇静治疗后,暂停镇静药的泵入后,烦躁症状基本得到缓解。5名病人在经过4天的镇静治疗后,暂停镇静药的泵入后,烦躁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其中2名病人因病情加重,陷入昏迷,最后死亡,无法评估疗效。
1.4讨论
耳穴埋豆的使用能促进躁动病人情绪平和,促进入睡,并且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镇静时间延长。中医学认为“十二经通于耳”“耳为宗脉之聚”人体各脏器在耳廓上皆有相应代表区,并有规律的分布在诸耳穴上[3]。耳穴埋豆治疗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3]。心穴有宁心安神、疏通经脉、清心降火、养血安神的作用;神门穴能镇静安神,耳穴埋豆取神门以镇静安神,皮质下、交感,调节阴阳平衡,配合心、肾补益心肾,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以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使阴阳平衡的目的[4]。研究表明[5],针刺神门可明显增加左右颈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王不留行籽压之,可改善大脑的供血,减轻头晕、头痛健忘、多梦等症状,皮质下穴具有镇静、镇痛、抗炎及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6]《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耳穴埋豆通过刺激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机体内外平衡。耳穴埋豆主要采用王不留行籽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并固定,其可刺激耳廓上穴位,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并通过气血经络循环作用,以调整其脏腑功能,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达到镇静安神目的[7]。
1.5小结
ICU中普遍存在着躁动患者使用镇静药疗效不佳的问题,部分患者甚至对镇静安眠药物出现了耐受的现象,难以使患者进入镇静状态。而大剂量的镇静药物的使用又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耳穴埋豆,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法,改善病人的镇静情况,可以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有效避免了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其疗效可靠、经济实惠、安全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常用临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手册>>
[2]郑筠,耳穴埋豆治疗失眠50列,新疆中医药,2031,31(1):34
[2]宋慧丽,耳穴埋豆治疗糖尿病伴发失眠患者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河北中医,2014,36(5):758-759
[4]庄智芳,耳穴埋豆改善脑卒中后老年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医药界,2015,10,
[5]张健,刘燕,曹茂秋,等.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影响睡眠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0,23(2):163-164,175.
[6]孙利华,付文娟,袁小红.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800-1801.
[7]向玉春,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观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5):114
论文作者:傅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耳穴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王不留行论文; 经络论文; 镇静剂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