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价审计的风险不可避免且对于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风险的不良影响,应当承担起审计工作的职责,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降低不确定风险引发的工程事故,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缩小能量源的使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对工程造价审计方法及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措施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方可从根本上实现对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而审计工作则以科学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寻找其审计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整改措施,促进工程造价审计整体效果、质量的提升。换而言之,工程造价审计贯穿于工程始终,即从项目规划,直至项目竣工,均应综合考究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以此保证工程造价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1工程造价审计常见方法
1.1全面审核
全面审核是以国家法律规定、行业标准为准绳的工程预算造价审查方法。由于全面审核将全面性工程审查作为工作目标,致使工作量相对过大,仅适用于规模小和投资低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即全面审核具有误差率低、结果准确度高的优点,但却存在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缺陷。
1.2重点审计
依据工程现状,对重点及关键点部分实施的工程造价审计,则可称为重点审计,在规模大与费用高的工程中适用范围较广。总之,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中,应以核心工程为基准,通过详细观察与重点审计的方式,落实造价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1.3分组审查
分组审查利用对工程项目的合理分组,依据各组内数据审查的方式,明确工程整体化工程量、工程造价的计算与审计工作。譬如:针对工程占地面积计算中,可将地面、楼面与楼板面等面积设定为组间数据,从而取得最终占地面积数值,而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计算工作也同样如此。
1.4标准图审计
标准图审计在图纸项目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其通过对项目预算造价、决算造价的着重思考,实现工程造价审计的目的。常规角度下,以标准图审计方法为核心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其各项分工程结构应保持一致性特点,而审计人员利用对工程现场的勘察,对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予以明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应的造价预算造价审计报告,为后续项目的开展提供便利。若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局部差异等问题,则可对该部分工程造价予以单独审计,以此充分彰显标准图审计方法的耗时段和范围广、效果优与定案简易的特点。
1.5对比审计
对比审计是以类似工程造价审计为衡量依据,通过对待审计工程造价的管控,体现审计效果。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发现,工程图纸中涉及的独立部分,可利用对比审计的方式实现工程造价控制,而其不同部分,需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单独审计模式,即融合多元化审计方式而产生的审计结果,更具精准性价值。此外,待审计的工程、类似工程间存有本质差异,如面积等,对此,应采用科学化且合理化的手段,对二者相同处进行深入挖掘,保证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工程造价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2.1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建立完整的审计制度
为了有效的规避工程的造价审计风险,应当首先从制度角度落实审计的规章制度,使得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有章可循,从规章制度的角度落实审计要求,在司法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落实鉴定的程序,使得工程造价的审计规章在审计过程之中占据着一定的法律地位以及发挥出主导的作用。其次,在工程造价审计的过程中,明确工程造价审计的制度以及成本管理制度,在审计人员中间建立准确的定位,从事审计工作的时候明确每一笔支出,做好成本分析,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以及意识,使得造价审计的全过程透明且在完整的监督体制之下。最后,造价审计与成本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确二者的区别以及联系,约束和监督其中不规范的成本管理手段,有效降低造价审计中经济风险的影响。
2.2使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降低工程造价的审计
①要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引进最先进的风险监督机制,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找出审计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施工的过程中找寻各种综合的审计证据来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②使用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材料购置、材料使用等的成本细节进行监督和控制;③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的配合下灵活应用到其中,有效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2.3强化施工环节工程量审核
若要做好工程施工环节工程量审核工作,则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招投标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竣工图、现场勘察工程实际情况等作为审计计算依据;将施工图设计、现场签证纳入审计依据的范畴;按照隐蔽工程、设计变更数据记录依据,做好工程量审查工作。而在此过程中,工程量审核内容更是涉及以下事项:竣工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工程量是否存在少算、多算、重复计算等现象;是否发生偷工减料。
2.4工程项目程序性审计
项目建议书审计,即是否具备标准化项目建议书;建设规模合理性判断;建设标准是否具有真实性与实际性优势;是否综合考虑材料供应、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项目规划等因素。可行性研究:是否具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是否遵循“经济合理、先进适用”原则;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经济指标等费用进行复核。初步设计:是否履行初设设计审批环节,概算编制是否合理、完整等。
2.5促进审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
结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严格化管理;多元化培训学习,丰富审计人员的学习内容,给现审计需要奠定人力及技术基础;以社会力量的介入,克服审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对审计人员严格监管,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确保审计人员时刻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头脑,提升审计人员岗位职责感;试用盲审方式,避免“人情审”的问题;制定职业评价体系和查询平台,依据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服务表现,结合政府部门强制化的手段,对审计人员实施直观化考评。
3结语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价审计的风险不可避免且对于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风险的不良影响,应当承担起审计工作的职责,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降低不确定风险引发的工程事故,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缩小能量源的使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良.工程造价审计方法及改进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5.
[2]张国英.关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论文作者:马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造价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