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婧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婧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二病区 442000

摘要:目前我国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老年病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以慢性病的患病者比率最多。在患者卧床期间,常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状,较为常见的是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通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发现,良好有效的医院护理水平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在卧床期间并发症状的发生,进而最大化的减轻患者的疼痛。

本文在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深入访谈和沟通基础上,展开对卧床患者及常见并发症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卧床患者是指除因检查、治疗等需要床旁站立或乘坐轮椅外,其维持基本生理需求的活动(饮食、排泄等)均须在床上进行者。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等原因,患者易发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采取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1 压疮

1.1 压疮的定义

压疮(Pressure Ulcer,PU),也称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部位、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械接触的部位。

1.2 压疮的分期

2016 年,美 国 压 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Panel,NPUAP)将压疮分为 1 ~ 4 期压疮、不可分期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但医疗器械导致的黏膜压疮无法进行分期。

1.3 压疮的主要风险因素

(1)外源性因素:垂直压力、剪切力。

(2)内源性因素:行动和行为受限(如近期发生的下肢骨折、脊髓损伤)、感觉障碍、高龄、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如大、小便失禁)等。

(3)医源性因素:如应用镇静药、麻醉药等药物,使用石膏、呼吸机面罩、气管插管及其固定支架等医疗器械。

1.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4.1 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 Braden 量 表、Norton量表、Waterlow 量表等多种成熟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可协助判断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建议结合量表特点选择使用。其中,Braden 量表在全球应用较广泛。

1.4.2 皮肤护理

(1)评估皮肤情况。对于新入院的卧床患者,应及时评估整体皮肤情况;尤其是骨隆突部位皮肤、与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及周围的皮肤或黏膜。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议在易受浸渍或过于干燥的皮肤部位使用皮肤保护产品。注意不可用力擦洗骨隆突处皮肤。

1.4.3 体位安置与变换

(1)妥善安置体位。可把软枕等减压工具沿小腿全长垫起,确保足跟不与床面直接接触。除病情或治疗需要外,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床头抬高超过 30°体位;侧卧位时保持背部与水平床面成 30°~ 40°夹角。安置体位时应避免皮肤与医疗器械直接接触。

(2)及时变换体位。根据患者病情、皮肤情况、床垫材质等调整体位变换的频率和减压部位。患者病情允许时,使用普通床垫应至少每 2 h 变换一次体位;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可延长至每 3 ~ 4 h 变换一次体位。应掌握正确移动患者的技巧,操作过程中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

1.4.4 减压工具的使用

1.4.4.1 全身性减压工具

建议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也可使用交替充气床垫等减压床垫。

1.4.4.2 局部减压工具

软枕、预防性敷料等均为广泛使用的局部减压工具。

(1)预防性敷料:泡沫敷料是最常用的减压敷料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预防性敷料时,若敷料出现破损、错位、松动或潮湿,应立即更换;去除粘胶类敷料时,可使用粘胶去除剂或沿顺毛发、平行0°方向移除敷料,以免导致皮肤损伤。

(2)足跟减压工具:可使用软枕或其他足跟托起用具,但不建议使用纸板、气垫圈等。

2 泌尿系统感染

2.1 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

泌尿系统 感 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又 称尿 路 感 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按发生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2.2 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腹部疼痛等,可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上尿路感染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多见,下尿路感染则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体格检查可有肋脊痛、肾区压痛和(或)叩击痛常伴有血、尿白细胞数异常,尿亚硝酸盐阳性,尿培养菌落数异常等。部分患者(如老年、妊娠期女性等)可无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仅表现为尿液检查结果异常。

2.3 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

(1)卧床是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以下几类。

患者因素:年龄≥ 65 岁;绝经后及妊娠期女性;大、小便失禁;少尿;营养不良;意识障碍等。

(2)疾病相关因素:合并有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 - 输尿管反流等)或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晚期肿瘤、高尿酸血症等)。

(3)医源性因素:行侵入性操作,如导尿、留置导尿管、肾盂造瘘、膀胱造瘘、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尿道扩张、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2.4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2.4.1 病情观察

每日评估患者体温、有无腰腹部疼痛、排尿情况(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及尿液性质(颜色、性状、尿量等)。及时查看辅助检查结果,如尿常规、尿培养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等。

2.4.2 会阴部护理

未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使用 41 ~43℃温水清洗会阴部及大腿内上 1/3处;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使用温水、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清洗会阴部、尿道口、导尿管表面。每日进行会阴部护理 1 ~ 2 次,并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如大、小便失禁等)增加频次。

2.4.3 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护理

应严格掌握导尿、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必须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执行手卫生。对于留置导尿管者,每日评估留置必要性,尽可能地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当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应遵医嘱更换或拔除导尿管,必要时遵医嘱留取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于留置导尿管者,除做好以上预防措施外,还应做好管路护理,建议如下。

(1)集尿装置的选择。①导尿管:在保证适当引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②集尿袋:建议使用带取样口的抗返流集尿袋。

(2)集尿装置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导尿管和集尿袋,保持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并避免接触地面,在活动或搬运患者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②保持集尿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尽量避免断开导尿管与集尿袋。③及时倾倒集尿袋避免集尿袋的排尿口触碰到收集容器,并及时关闭排尿口。④更换导尿管⑤更换集尿袋:更换时间不应长于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时限,发生感染、堵塞、密闭性破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标注更换日期和时间。

(3)拔管后评估。注意观察患者拔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必要时重新留置导尿管。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对于卧床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见并发症已经有了相应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现状分析,深刻揭示了目前我们各类医院在各类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化,以及对于不同并发症的关注差异;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和落实各级医院的指导性护理规范,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从总体上提高对于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小妹,肖明朝,赵庆华,丁福,王迎春.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护理人员能力及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08).

[2]解敏.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帮扶及一体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卫生人才.2015(01).

论文作者:吴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