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利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工作情况论文,高等学校论文,专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作为科技力量重要方面军的高等院校,一直是我国专利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到1995年12月31日,高等学校的专利申请已达16199项,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有8745项专利授权。
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与其科技规模和实力是极不相称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特别是困绕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一些因素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本文力图从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我国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状况。
(一)历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1.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申请量是专利工作的一个总量指标,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高等学校技术发展情况。
表1 三种专利职务申请分布情况1)
年份 职务专利总数 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 工矿企业 机关团体
1985 43331538 1437 1126
232
1986 47351058 1373 2007
297
1987 73481360 1844 3078
1066
1988 86651513 2218 3516
1418
1989 84731220 2015 3725
1513
1990 11618
1333 2390 5955
1940
1991 14072
1704 2385 7020
2963
1992 17400
1823 2523 7928
5126
1993 18461
1765 2636 8236
5824
1994 18806
1520 2540 6868
7878
1995 19913
1365 2343 11856 4349
总计 133824 16199 23704 61315 32606
比例 100%12.1%17.7% 45.8% 24.4%
1)资料来源(下同):历年专利统计年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编制。
从表1看出:80年代中期,我国专利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热情,特别是大专院校,在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年,职务专利申请量为全国各部门之首。根据统计,仅教委直属的北京三所大学(清华、北大、北师大)就申请了370项,其中清华大学在我国实施专利法的第一天,就申请了145项。反映出大专院校在发明创造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要求保护知识产权的强烈愿望,被专利局有关人士誉为专利的“知音”。但是,从总量看大专院校的年专利申请一直没有超过2000项,近三年呈较大的下降趋势,1994年下降了13.9%、1995年下降了10.2%。特别是高等学校专利申请在全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的比重呈较大的下降趋势。
2.专利申请结构。世界专利申请趋势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往往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主,占专利技术的绝大比重。特别由于发明专利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从1986年到1994年,大专院校共申请发明专利5807项,约占同期大专院校整个专利申请总数43.7%,大大高于同期全国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23.1%);虽然大专院校专利申请在全国中的比例只有12.1%,但发明专利在全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却占了22.9%。这些说明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具有较高的水平。但从历年的变化趋势看,这两个比例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大专院校发明专利在全国的比例已从1986年的31.3%下降到1994年的18.2%(见表2)。
表2 大专院校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申请变化情况
注:全国数据按职务发明教计,*为1986~1994年数据计算比例。
(二)历年来高等学校专利授权情况分析
同样,专利授权量也是专利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较高的授权量不仅反映发明创造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反映专利代理质量较好。从授权总数看(表3)大专院校的专利授权比例与申请比例相当,为13%左右,发明专利授权数占授权总数的27.5%,远远高于同期全国的比例10.8%,尽管大专院校的专利授权总数只占全国的13.0%,但是发明专利的授权却占了32.9%。再次说明大专院校的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发明创造水平和较好的代理质量。
表3 高等学校专利授权情况
(三)不同类别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统计情况
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为了进一步对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隶属关系学校的专利工作进行分析,我们对1994年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家教委科技司统计调查,在高等学校中有781所理工、农、医、师范大学从事科研活动,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如表4。从统计看,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表4 1994高等学校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1)
1)资料来源:1995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国家教委科技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高等学校专利申请与授权总数与国家专利局数据有差异,因教委科技司统计按专利权人进行,有的专利第二申请人是高校也统计在内,而专利局的统计年鉴只按第一专利权人统计。如按教委科技司统计,800多所理工、农医、师范等高等学校,1992年的专利申请为2089项,而不是专利局统计的1823项,1993年为2224项,增长了6.5%,而不是下降3.2%,1994年为1993项,下降了10.4%,而不是13.9%。
1.不同规格学校情况。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不平衡发展,在不同规格学校中反映较明显。
重点高校虽然只有86所,占总数11%,但其专利申请数达到了1189项,占总数的59.7%。而且在发明专利方面,共申请527项,占高校总数64.7%,重点院校平均每年每校申请专利达13.8项/校.年,其中发明专利为6.1项/校.年,远高于一般院校和专科院校。从授权专利看,重点院校也很高,占高校总数62.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占66.7%,平均数为10.0项/校.年(发明为2.8项/校.年)。一般院校的数量虽然最多,占总数53%,但是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数都大大低于重点院校,分别为36.7%和34.1%。平均数也大大低于重点院校,如:专利申请为1.8项/校.年(发明专利仅为0.6项/校.年),授权为1.1项/校.年(发明为0.3)。因此,无论是从专利申请和授权看,重点高校是主力。
2.不同隶属学校情况。高校专利工作的不平衡,还反映在不同隶属高校中。
国家教委所属高校虽然仅占总数3.8%,专利申请和授权却分别占总数34.3%(其中发明专利占40.2%)和35.2%(其中发明占38.9%)。而且教委所属院校的年平均申请数为22.8项/校.年(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10.9项/校.年),授权数为16.1项/校.年(其中发明专利为4.6项/校.年),大大高于部委院校,分别为3.7项/校.年(其中发明为1.3项/校.年)和2.6项/校.年(其中发明为0.6项/校.年)。地方院校数量虽然占64.5%,但是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仅占总数20.4%和18.3%,平均每年每校专利申请数为0.8项/校.年(其中发明专利仅为0.3项/年校.年),授权数更低,仅为0.5项/校.年(发明仅为0.14项/校.年)。显然国家教委所属高校专利工作实力最强。
3.不同类型学校情况。在不同类型学校中,工科院校显然是高校专利工作的主要力量。
虽然学校总数只占35%,但是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分别占高校总数70.6%(其中发明占63.5%)和77%(其中发明占66.9%)。综合性大学虽然只有57所,占7.3%,但是专利申请与授权分别占总数12.1%和9.3%,且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了18.3%和16.2%,特别是在发明专利方面,综合性大学的平均数分别为2.6项/校.年和1.0项/校.年,都高于工科院校,其他类别高校与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显然,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由于学校不同规格、不同隶属关系和不同类毙,呈现出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高校专利工作如此之大的差异?
(1)学校特点不同,工作重点也不同。如从学校类别看,师范大学主要以培养教师为主,科研工作相对少一些。工科院校除教学外,科研工作是另一个重要工作,其成果更多地能申请专利。而农林院校、医药院校,由于学校特点,其成果更多是具有社会价值和基础性的成果。
(2)学校的科研实力的差别。如重点院校的科研能力比一般院校强,而专科学校最弱。教委直属高校都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校,其科研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其产出也应该多。
(3)管理上的差异。根据调查,专利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都把专利工作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专利工作机构和职能得到了较好的设置。
(4)科研投入的差异。重点高校和教委高校的科技人力与经费投入较高,也是造成不同规格学校和不同隶属学校专利工作差别的重要原因。
(四)高等学校专利统计中反映出的问题
与其他部门相比较,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校专利申请增长缓慢,在有些年份出现较大的下降,特别是近年来,整个高校专利申请呈下降趋势,1995年的申请量甚至低于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年。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对申请专利的保护存在疑虑。许多学校反映,高等学校的专利常常被侵权,一些专利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妥当的解决。发明人认为申请专利等于无偿公开自己的技术秘密。专利法保护力度不够,发生纠纷即使打赢官司,所得也很少。故发明人在发生专利纠纷时,有的自认吃亏,不愿打官司,怕浪费时间。
2.专利技术出售价格低,影响高校专利申请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对专利等无形资产重视不够,技术不值钱,使高等学校的专利技术出售价格一直较低(表5)。
表5 1985~1994年高等学校专利出售价格变动情况(万元/项)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6.9
4.23.7
3.5 2.7
3.4
5.68.0 12.8 7.8
资料来源:同上
尽管高校的专利出售价格在1991年以后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考虑同期我国的通货膨胀,这种增长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负增长。高高的专利技术被认为是“物美价廉”,扭曲的价格直接影响了高高专利申请与实施的积极性。
统计还表明,不同类别的学高,由于专利技术的水平、重要性与效益的不同,出售价格也有较大的差异(表6)。
表6 不同类型学校专利出售的价格 (万元/项)
资料来源:历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不同规格高高中,重点高高由于专利水平较高,效益较好,专利出售价格也相对较高。不同隶属高高中,国家教委所属高高平均专利出售价格最高。不同类型学高中,综合性大学的专利出售价格高于其他类型的大学,再次说明专利出售价格与专利技术水平和重大效益有关。
3.高高专利维持费的来源问题。高高发明人认为申请专利需每年交纳维持费,但课题完成后,课题组从事其他课题,使得过去的专利申请维持费来源不稳定。特别是高高由于专利实施困难,许多专利技术转化差,使科研人员和学高不愿出钱申请专利或支付专利维持费。
4.专利申请手续繁杂,审查周期长。据一些学高反映,申请发明专利有的几年也没有授权,影响了发明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5.专利奖励制度不落实或奖励太低。许多发明人认为申请专利的实际报酬太低,与实际应得差距太大。国家教委1991年对高高272份问卷调查表明:70.4%的科技人员认为专利制度对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经济报酬有作用,但与实际应得相差较大,20.5%认为不能保证,只有9.1%认为起到了确保作用。
6.学高内部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专利工作好的高高,往往制定相应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有较健全的机构和职能部门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是,大多数高高对专利工作重视不够,在内部管理方面有差距。
7.高高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给予专利等知识产权更多的重视。高等学高的科技成果管理仍然是重视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和评奖,轻视专利申请,从各类学高不同科技成果比较看(表7),全国高等学高发表论文是申请专利的89倍,鉴定成果数是专利申请的4.64倍,获市级以上奖励是专利申请的3.6倍,而且一项成果的鉴定和报奖费用远远超过了申请一项专利的费用。
表7 高等学校不同科技成果比较 单位:项
注:1994年国家级奖因故未评出,故数据中还不包括获国家级奖励数。
是高等学高的成果不适合专利申请吗?不是,高等学高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其经费比例占88%,而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源泉,应该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产权为成果管理的目的。但是由于上述诸多问题,特别是发明者可以从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和获奖中得到比申请专利更多的实惠,使学高发明人更愿意发表论文、成果鉴定和申请奖励。据高高的一项调查表明,高高发明人获得省部级奖,与20多项福利待遇有关,这在目前高高科技人员待遇不高的情况下,是有一定激励效果的,但是这种激励方式过度会偏离奖励的最大经济原则,也使许多科技成果变为样品、展品,鉴定会成为“送葬会”,不利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
显然,高等学高的专利工作要有较大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1)首先需要高等学高的科研成果管理体制适合国际上以知识产权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与发展;(2)需要各高高内部加强专利工作,建立健全专利机构和职能;(3)需要不同的管理部门推动所属院高的专利工作;(4)社会必须加强对专利保护的执法力度,为高高的专利实施与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高等学高的专利工作有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