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研究
王艺婷
(集美区双塔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 本文聚焦核心素养,从创新教学视角出发,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策略研究。希望能够为同行的音乐教师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创新;音乐课堂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中的热频词汇。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呼吸肌反馈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的改善促进了患者的吞咽,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又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改善与吞咽功能改善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并且该训练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呼吸肌反馈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样本量小,训练时间不够长,同时未对呼吸功能改善与吞咽障碍功能改善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探究。以后的研究中会加大样本量,延长训练时间并进一步探究呼吸功能与吞咽功能之间的关系。
入职以来,笔者有幸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看到了不同老师,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构思,演绎出不同的课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深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不单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人。
在观摩的同时感想颇多,如何在音乐核心素养这个大背景下,将“新”亮点、“新”理念呈现在课堂中同时不离音乐本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课程等,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通过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等途径开展教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思考,创新教学内容,将死气沉沉的教室变成趣味生动的课堂。
除了从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和技术推广普及方面入手外,我国还应加大科研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将纳米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元件中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计算机元件的性能,同时为生物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提供了支持,若是实现,计算机的性能将迎来质的飞越。由此可见,加快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至关重要,它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根据现如今相关领域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计算机的发展必然和网络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应该致力于软件技术的创新,如数据库技术等,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
表2为3种温度下甲烷水合反应过程的实验结果。由表2可知,在反应温度为273.75 K的体系下,反应进行到19.67 min时,体系进入相平衡点。甲烷水合反应在55 min达到诱导期,在173 min时,反应体系内水合物的生成量已占据总反应生成量的90%。当反应持续到231.67 min时,甲烷气体消耗量基本不再变化,认为此时水合反应已经完成。
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以及能否达成课程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勇于打破常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并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深化核心素养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这两个课例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素养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提高对乐曲的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
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是基于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一些音乐片段的感知。而核心素养观念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虽不具有语义性的,但可用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将音乐表达出来。
二、创新方式方法,深化核心理念
通过这堂课,我们看到老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将核心素养融入于课堂中。在培养学生领悟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民族经典。让经典永流传,让经典与时代相结合。也为同行的我们提供了教学思路与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古诗可以娓娓道来,可以低吟浅唱,也可以活泼动感。
如花城版五上《歌声与微笑》,来自广东的蔡映惠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合唱歌曲教学,执教者将歌唱教学的方法贯穿始终,如气息的控制、声音的位置、二声部的“听双唱高”“听双唱低”等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歌曲学习,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也给场下的听课教师启发。
经过计算,得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数值。在GIS平台下,采用突变点法,找出易发程度分区界线值,从而将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区(0.615 894~0.975 623)、中易发区(0.385 697~0.615 894)和低易发区(0.149 179~0.385 697)三个不同等级的区域(图4)。
而人音版第十一册《龙的传人》,来自浙江的执教者张越琼在级进、和以6为主音两处乐理知识上,执教者结合歌曲主题,以祖国、传承精神等词语为同学解释意思,“级进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一代一代质朴的传下去;而6音仿佛是指伟大的祖国,其他音是他的子女,不管人在何处,最后他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使学生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乐理知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化核心素养理念。
再如人音版第七册《陀螺》这一课,来自河南的杨君磊老师运用了中国戏曲——京剧,与西洋乐曲《陀螺》进行融合,用中国戏曲,加上自己的身段,非常巧妙的表现西洋乐曲,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如江苏的许俐老师带来人音版第十二册《游子吟》这一课,老师将看似普通的课得到升华,把《游子吟》改编成多种演唱形式的歌曲。如:齐唱、齐唱+伴读、合唱等,最后呈现方式与场下的老师互动,形成合唱形式,将最后的气氛推向高潮。
三、创新实践活动,挖掘核心内涵
互文性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克里斯蒂娃的广义的互文性范畴分化出以热奈特(Genette)为典型代表的狭义互文性流派,倾向于对互文性做出精确地界定,使之成为可操作的描述工具,这与机器翻译对语言处理过程实现精确控制的预期目标不谋而合,使互文性理论更加贴近技术层面。关于互文性,热奈特另外采用了一个概念更为宽泛的术语“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并分为狭义化的互文性、副文性、元文性、超文性和承文性五种主要类型[8]。参照热奈特的理论,法律语言可划分为五种互文类别,以供机译系统的模块化分析处理。
铮铮老师在指导人音版第十二册《魔法师的弟子》中,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扫帚的调皮、可爱的性格特点,通过变魔法,倒水拎水等动作表达鲜明的音乐形象。到乐曲的尾声时,主题旋律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无数把小扫帚纷纷站立起来,铮铮老师则用撕报纸的方式表现小扫帚越来越多,再用报纸上下翻动发出的声响表现水波浩荡的场面。这样丰富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具象感知,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
再如人音版第六册《春天举行音乐课》一课中的创编环节,笔者通过一张纸,来引导大家如何发出春雨嘀嗒、春风沙沙、春水哗啦、春雷轰隆,同学们对这样的创编活动很感兴趣,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创编中。在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中,同学们结合不同的音乐形象,讨论出春雨嘀嗒用弹纸的方式,表达雨点具有颗粒性的特点;沙沙的声音可用两纸摩擦发出声音;春水哗啦可将纸在空中挥舞,形象地表示水流动、灵动的感觉;而春雷轰隆的声音是最响亮,那如何发出呢?有同学说道,用揉纸发出的声音最能表达春雷的声响。
笔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度挖掘核心素养内涵,发掘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让学生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展开音乐学习。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鉴赏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感悟,以此逐渐形成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这两个课例都创新了实践活动,提供了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这个大背景下,音乐课堂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会孩子唱会歌曲,更是要通过短短的40分钟凸显效率。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树立核心素养教学意识,关注音乐本体,时刻围绕音乐要素展开教学。在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修成,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注入更多动力。
参考文献:
[1]葛榕.音乐学科素养培养呼唤实践[J].美育与体育.2019(04)
[2]马思月.核心素养下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深入探究.北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