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家族化现象研究——以A村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基层党组织论文,现象论文,家族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2-0034-06 基层党组织是指乡(民族乡)、镇及其属下的行政村党组织。本文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指乡下属的村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家族化,就是家族以党的基层党组织为载体,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以寻求发展资源等为目的,逐步嵌入基层党组织的过程。这一现象阻滞了政党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作用,是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党转型的阻力,阻碍了村民自治。 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不是新问题,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纪委监察局理论课题组的《农村党员“家族化”倾向不容忽视》(http://www.zhengxiang.gov.cn)、毛庆平的《农村党员家族化浅析》(党政干部论坛.2002.11)、张世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千万不能“家族化”》等文中从制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原因。郭涛在其《防止农村党员“家族化”》(乡镇论坛.2009.13)中提出了如何防止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建议。虽然,良好的制度、监督能为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制度的执行对于执行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上述研究中没有注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行研究。这一过程是由于我国社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由社会的流动性、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选择的多样性等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及党的建设的角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家族化现象进行探析,以川南叙永县A村为例。 一、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主要表现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领导村民实行村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维护农村群众利益上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是反映农村基层诉求的纽带和通道。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组织在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族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内民主形式化,党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失衡 党内民主是保障党员在党组织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带动人民民主的主要途径。而党员的基本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有利于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我们就党内民主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却发现部分党员表示自己在行使权利时,基本是“举举手”通过,在他们看来开会讨论基本没有,发表意见成了天方夜谭。这种事前决策——开会通过的方式,使党员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不相统一。随着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权利与义务失衡的现象在城乡结合部的A村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中青年能人和权威老党员被边缘化 在调查中发现,村里相对比较有能力的中青年群体,他们不在组织发展对象之内。这些中青年相对都是外姓,发展这些人进入党组织,对于村党组织主要职责存在威胁,不利于其在党组织内家族化的运作。同时在内部有权威的老党员是村中公意的代表。但是,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在民主型政治文化尚未形成的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权威弱化,道德的优越感不再能使人信服,掌握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多寡,成为新权威存在的基础。这使权威老党员在村庄政治中难以发挥作用并被边缘化。 (三)村民对村民代表大会认可度较低和缺乏存在感 我们从当前A村公共参与的现状和村民对村民代表大会的评价两方面,对A村进行了考察。统计见于表1和表2。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以村民代表大会为主的公共参与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在A村,只有24%的人认为这种公共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这部分人根据问卷的分析大都是村内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其余76%的村民认为公共参与并不是那么回事。正是由于村民代表并非是村民所选,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村内有威望的人充当,甚至由村干部指派自家人充当,这些代表具有无意见和听话办事的特点,十分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但是,农民在公共参与中所表现出的话语权和存在感明显不足。 (四)在村里事务的决策上村民“被代表” 我们针对A村两委关于本村的公共运行维护的工程项目的知晓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回答的结果如表3: 根据表3可以看出村民对于农维的相对知晓度是26%,但是通过对问卷被访的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在这26%之中人员的身份分别是村干部、社长、村民代表。在74%中都是村民,村民被代表的现象已是很明显了。 二、基层党组织家族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利影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发挥着推动农村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作用。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本身也面临着政党转型问题。而基层党组织家族化正是基层党组织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阻滞了政党在民主政治中的表现 通常而言,政党政治大都履行着这样四个重要的政治功能:利益表达、精英输送、政策制定、社会整合。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认为:“在发展初期,政党以派系的面貌出现,从外表看加深了矛盾和分裂。但是,随着力量的增强,政党成了结合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并为超越较狭隘的集团的忠诚和一致性奠定了基础。”而农村党组织家族化阻滞了党领导农民实现自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村民利益的表达。村党支部在领导村民自治中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来提高村民的素质,提高他们实行自治的能力和水平。以组织的优势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开展,制定好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保障民主管理,寻求村民的利益最优。而家族为寻求更好发展,嵌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目的就是寻求家族利益最大化。假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而作为整体村民的利益是恒定的,那么在村民整体和家族个体之间,为寻求利益最优就存在不可缓和的矛盾。在家长式的村民会议中显然是不利于村民利益诉求的表达。 2.阻滞人才的合理流动。由于家族化组织各成员之间利用各自的关系来帮助血缘、亲缘关系网里的亲友来解决通过正规的制度规定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人才流动的范围固化于一定时期的血缘、亲缘关系网中,从而限定并相应缩小了竞争的范围,同时由于缺乏竞争的新鲜血液,“圈内”的人才质量也会相应地降低,“圈外”的人才得不到上升的通道,就会对这种状态开始失望、冷漠,甚至是疏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之一。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无疑是人才自由流动的阻力,是乡村社会进步的一种障碍。 3.不利于民主决策。如前所述,基层党组织家族化后,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对上诉求反映和对下信息公开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严重地影响了村民对民主决策的知情权和表达自由,造成了上下信息的不对称,使村政决策过程失去了可控性,从而影响了决策的有效性。 4.不利于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社会整合,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并将其纳入结构功能主义之中。在他看来,社会整合是社会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1]而党组织家族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以组织为平台实行“公权”到“私权”转变的过程。利用政治权势谋取经济利益意味着政治的价值观和制度必须屈从于经济的价值观和制度,于是,政治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公共目标而是为了摄取个人利益。[2]党组织家族化注定其很难脱离追求私利目的,那么在相关的经济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不是以平等竞争的方式获取资源,而是以亲缘关系的远近作为分配多少的标准,从而造成了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 (二)阻碍了政党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特别是阶层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在农村也出现了不同的阶层。面对这样多阶层的农村社会,要求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党的现代化就是一个党自身运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构成一个过程目标。”[3]而党组织家族化与现代化执政党的要求(即进行各种权力的合理配置,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扩大党内民主,保证广大党员的选举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和罢免权)是相矛盾的,它阻碍了现代化政党转型的进程。 (三)抑制了村民自治的开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政党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正是公众有了利益表达的诉求,才有了公众对政党这种利益表达工具的诉求。[4]王长江教授认为,政党就是连接公民社会与国家的桥梁。在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发挥桥梁作用而且还要为村民自治提供支持和保障。按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党的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家族化党组织容易造成一种民主的屏障,影响民主的传递,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开展。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成因 (一)家庭与亲缘、特殊的社会关系及制度的外生性 1.家庭与亲缘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入到较高的形式。反之,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5]从亲属关系的内在的决定性和家庭的能动性上看,作为单个的家庭寻求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亲属制度在现代社会不仅具有被动性而且存在相对的选择性,特别是在家族内部宗亲化和家族之间的拟亲化。 2.中国特殊的社会关系。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6]这种社会关系是由生育和婚姻发生的亲属关系所连接的,“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7]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这种同心圆的关系网也在不断的调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具有了很大的伸缩性。 3.制度的外生性。柯武刚和史漫飞根据规则的起源将制度划分为内生性制度和外生性制度。[8]从制度的生成的层面来看,贺雪蜂和仝志辉认为村庄秩序的生成具有二元性,一是村庄内生,二是行政嵌入。[9]对于传统村庄秩序而言党组织制度是通过行政嵌入的外生性制度,在逐步的嵌入的过程中存在着冲突与调适。特别是在我国农村民主型政治文化尚未形成,当程序性制度执行不严格时,家族关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之间的冲突与调试的结果便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现象。 因此,家庭为寻求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不断地调试自身的关系范围与边际,同时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民主型政治文化尚未形成,而制度本身的外生性和对执行环境的依赖性,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老龄化和中青年党员的流动性和村政权威处于转变期,为家族提供了生存空间 “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型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参与并受到政治的影响。”[10]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实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路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价值的多元化和人们选择多样性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村的青壮年外出,这中间也不乏农村基层党员,这些基层党员基本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精英,他们占农村基层党员的30%(除去留守在家的中青年党员),以调查的A村情况为例: 而这些精英无法参加本村党组织的生活,无法在党内起带头作用,发扬民主更是无从谈起。从一定程度上讲却影响了党内民主的进程和效能,没有政治参与就没有受政治的影响,但不参与却影响了政治。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变革必然分裂传统的社会和政治团体并破坏对传统权威的忠诚。”[11]农村基层党组织老龄化,与现代化过程政治参与的大众化是相矛盾的,家族化在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有所再现,而老龄党员的传统的“革命的思维”与社会转型过程中转变为“执政党的思维”的要求存在矛盾,其中就是传统权威的转变,而家族化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对传统权威的尊重。 (三)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越位与村民自治的行政化,为家族化党组织运行提供了权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本应该通过改善领导来改进村民自治的质量。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组织层级的最后一级,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是政治上的领导关系,而实际上工作中村党支部是事必躬亲,置于村委会之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中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关系。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末端,本应该提供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推动实现充分的村民自治。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为了完成行政任务,通过“政绩考核”、“村财乡管”,增加压力和管控的办法来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从而扭转了村委会由对“村民负责”到对“政府负责”,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完成上级政府的任务成了村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村委会作为村民的自治组织由于被行政化的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现象,村委会虽不是政府机构,但是其权力集中程度胜于政府。随着国家税费制改革以来,村委会的税费权相应地减少了,但是国家对农村的投入相应地增加了,从这点上看村委会的权力有所扩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主权。 (四)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增量民主”工作滞后,为“家族观念”传统文化复出提供了机会 社会改革后,国家行政控制与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社会的弱化和退出。[12]同时,农村的组织也相对的薄弱。市场经济形成后,社会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的调试具有滞后性。这里的滞后性主要指的是自我国推行村民自治以来,国家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民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私人生活的转型的速度加快相对于国家对公民应有的公民意识的培育之间存在相对滞后性。滞后原因有三:第一,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存在着“重形式、轻程序”的现象,使党员在组织内部缺乏存在感,党员个人无法就自己在党组织内部的权利与义务之间达成平衡。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就影响了公正与偏私之间力量的平衡,也就抑制了民主发展的自发性。第二,在行政任务分配上实行的是逐级打包分解的方式——单位领导负责制。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在实行党内民主时,上级党组织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确保完成任务的人当选,形成了谁授权,就对谁负责,使村干部作出只对上负责的选择。第三,作为个体党员向上反映信息渠道单一,缺乏互动性,个体权利缺乏保障性。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从增量式基层民主模式的角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里的“增量式民主指的是在新形势下,既依托于现有的制度框架和既有的民主存量,又能充分激发民主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新型民主范式和实现形式”。[13]它不是传统民主思维的线性延续,也不是民主“存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契合了现代民主特征和时代要求,党的多种民主要素的优化组合。而家族嵌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在农村这样一个小农思想表现突出的地方,让已经家族化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按照现代民主特征实现多元民主是不现实的。 (五)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能动资源的缺乏和部分地区实行的“强人政策”,为党组织家族化的产生提供了合理性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农村发展的能动资源缺乏。而农村依然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完成农业生产的同时,农民还要承担一定的城市现代化的成本,这样就无形地减少了农村现代化应有的投入成本。由于城市进程速度的加快和农民生产、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为抵御各种风险寻求一种集体保障便成为村民的共同需要,此时农村发展寻求一种“权能”与“势能”结合体——家族再度成为承担农村集体保障的当然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村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理性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实际启用的强人村干部政策,也从另一方面改变了家族的生存环境,从而刺激了家族的重建。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权力来源于各种规则、强制力、财富、知识、信息、地位、社会关系网络、职位乃至时势等,权力是实践的社会空间,是一种动态结构。其得以实践需要两个前提:共同处于一个自然和社会时空。差异的双方有互补的功能性依赖”。[14]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处于同一社会时空的人们,由于差异的双方有功能性依赖的结果。而家族化拥有这种“权力是在内部由承认到认同的过程,而这种产生的方式被认同相对合理的,从而使其权力得以扩展,其结构得以优化”。[15]在这一优化的过程中,“强人村干部”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为家族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产生提供了合理性,但由于一些政府在用人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启动“强人村干部”政策后对其相应的后期配套的制度和机制的完善,使“强人村干部”在后期村政的运行行为缺乏约束性。 四、祛除和避免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是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面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不健全和程序性制度执行的不严格,加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社会发展转型自身调适的滞后性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祛除和避免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上级组织整合的助推力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的牵引力相结合,理顺村党支部党内关系,保障农村党员权利 发挥上级组织整合的助推力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的牵引力相结合来理顺党内关系。在约翰逊看来,要实现社会合理的整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二是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的秩序的维持之内,避免对社会成员作过分要求,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文化模式。”[16]在党组织内部亦是同样的道理。这里所谓组织整合,就是上级党组织针对农村党支部家族化并影响村党支部应当发挥的整合功能时,通过重新组织党支部的方式对原有的党支部人员、权力及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配置,改善党支部班子结构,以达到合理社会整合的条件。通过重建党支部的整合功能的方式,对家族嵌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内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讲。静态层面上看,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指的是农村党员主体权利应然处于的一种状态。从动态层面上看,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指的是农村党员主体权利的寄存和实现过程。”[17]发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就是要党员权利的真正实现与党内真正的民主过程相统一,寻求党员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相统一,理顺党内权力关系,从而有助家族内的党员起到一种牵引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内外合力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村级党组织内部各个党员应有的权利。 (二)对农村基层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员的党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面对农村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随着与外界交流不断增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化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群众主体地位,关注党员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家族化”支部班子成员中党性淡薄、宗族派性观念严重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增强党性观念。以此来巩固党在农村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农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村民个人的全面发展,引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力量。 (三)建立完备而科学的农村基层党内制度体系,形成制度倒逼机制 建立完备的农村基层党内制度体系,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权力运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对村主职干部在任期间,发展其近亲属入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严格的把关,规范操作,全程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群众不认可的,予以“一票否决”。同时,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 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决定了制度的生命长度。形成适合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完备的制度体系,以更好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体现村干部管理和党员管理的规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只有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制度,才会产生实际的效力,不仅能直接遏制突出问题的再出现,而且能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新滋生。完备而科学的制度能够形成刚性约束力,对现存的不良运行方式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有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 (四)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加强民主深度,促进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建设,拓宽党的活动空间 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的思想,形成了村民的封闭、保守、依赖、涣散的文化性格,特别在面对现代化的今天,更表现出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在公民意识方面通常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上级政府和村干部们通过实践民主方式培养村民以民主方式解决村里重大问题意识,让民主的方式解决村里问题成为习惯,不断加强村民的公民意识,激发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使我国农村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的格局。 同时,“公民社会发育程度的高低,制约着政党活动的水平和范围”。[18]王长江教授认为,“公民社会的弱小使得公民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处于弱势,助长了政党的越俎代庖的行为”。[19]家族能够进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很大的原因是农民和部分党员的民主意识不强。因此,通过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不断拓宽党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家族化是传统的社会关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新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分配方式,它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环境中,党的基层组织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与我国特殊的血缘、亲缘社会关系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在权力收缩和资源供应不足的前提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对现存的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路径依赖。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党员权利。通过党内民主的方式增强党员的权利意识,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以便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合功能。同时,要畅通村民利益诉求,增强村民的公民意识,拓展党组织活动范围。让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建设是调动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激发农村社会发展活力的根本,是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久动力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家庭现象研究&以A村为例_村民自治论文
农村基层党组织家庭现象研究&以A村为例_村民自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