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研究_企业会计准则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准则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坚持中国特色,同时也始终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效道路[1]。本文把会计准则变革分为三个层面,即:整体层面、具体层面和细节层面。会计准则变革的整体层面是指整个会计标准体系的构建、会计准则的更替。具体层面指会计准则所体现的具体的原则、理念。细节层面指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某一具体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仅对会计准则变革的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由于细节层面上的变化过于繁琐便对其不作论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变革的历程

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与我国的会计制度是分不开的,这是由特殊的制度背景决定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发展变革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

1.会计制度的试点和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了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同我国境内的企业或个人共同举办合营企业。为了提供法律保障,1979年7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和1980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分别通过了《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在这两个法律的统驭和要求下,财政部于1985年3月和4月分别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成为合资企业的会计制度,这套会计制度第一次引进和借鉴了国际上很多先进的会计实务,在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同时,也仍然坚持中国特色。

1980年1月,财政部领导下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成立后不久便开始关注国际会计准则,不断探索会计准则的制定。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计原则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1989年1月,该研究组在上海组织了第一次有关会计准则的专题讨论会,就会计准则的若干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准则理论研究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2.会计制度的改革和会计准则的逐步建立、完善阶段(1992~2005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一种拨正航向的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的会计改革也得以深入进行。

1992年下半年起,财政部在财务与会计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即所谓的“两则两制”,自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换,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初步接轨。同时,为了配合我国股份制改造,财政部于1992年5月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借鉴了国际惯例,企图打破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的界限,1998年1月财政部进一步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取代原来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1997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项具体的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并自当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截至2002年,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固定资产和存货等在内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大量地借鉴了国际惯例。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我国的会计变革提出更高要求。为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程,2000年财政部及时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首先在股份公司实施。2001年,财政部针对金融企业的改革、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4年,财政部针对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又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由此,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会计标准体系。对于其他尚未形成具体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比如分部报告、外币折算、合并会计报表、所得税会计和资产减值等,暂且按照制度和办法中的规定进行核算,并且要在时机成熟时积极发展成正式的具体会计准则。总的来说,上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在具体核算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3.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效阶段(2006年至今)

2005年自财政部做出全面加快会计准则建设的决定后,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在积累多年会计准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集中突破,财政部完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并于2006年2月15日对外正式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等效。为此,财政部自2006年起就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的相关工作。2007年12月,内地与香港地区签署等效协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首先实现了与中国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等效。2008年11月,欧盟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年底前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这是国际资本市场首次正式接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财政部在中欧会计等效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现了与中国香港、欧盟等效后,我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效的同时,其自身也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提前执行,2004年4月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实现了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接轨,吹响了全面改革会计制度的号角。预期到2015年左右,随着各种会计制度的渐次退出,以及IASB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尘埃落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全面取代会计制度。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动因的整体层面分析

要从整体层面上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必须在分析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会计准则自身的属性,并且联系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内因外因相结合进行分析。

1.从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角度分析

会计准则制定存在两种理论:一是公众利益理论;二是利益集团理论[2]。公众利益理论认为,会计准则是为纠正市场失灵而产生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或制定者是大公无私的,准则制定的目标是保护公众投资者,进而通过管制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利益集团理论认为,一种行业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存在下运行的,这些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会对准则制定机构进行游说,该理论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商品,它既有需求也有供给,在需求多样的情况下,它只能分配给那些政治上最能有效提供管制的利益集团,这种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和预测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由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差异,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集团,财政部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起绝对作用,同时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部执行政府职能制定会计准则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因此,公众利益理论可能更适合指导我国目前准则的制定。但是,这也不是说利益集团理论就完全不适合我国,以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主的一些政府或民间机构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与财政部同时作为会计准则的供给方,在争夺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方面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另外,会计准则的需求方也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金融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从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公众的利益应该始终是我们制定准则的基准。同时,我们也应该协调好与会计准则相关各方的利益,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2.从会计准则自身属性的角度分析

目前,有关会计准则的属性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念:技术手段论、经济后果论、政治程序论和制度安排论。②

技术手段论认为,会计本身应该是一种技术手段,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报告主体的经营活动与结果,会计准则的制定应以技术性为基础、中立性为原则,会计准则应该能达到完善、有序、系统和内在一致的要求[3]。按照这种观点,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是为了寻求一种完美、中立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变革需要有一套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构成的“永恒真理”作为基础,其他具体的会计规范需要在其统驭下设定。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构成特点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基本准则起到一种“概念框架”的统领作用,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原则基础。

经济后果论和政治程序论是两种相近的观点,经济后果是目的,政治程序是手段。经济后果论认为,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即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它是与技术手段论相对立的观点。政治程序论是经济后果论的进一步延伸,它认为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是一项纯粹的政治程序,会计准则的选择应该被看成各利益集团冲突的过程,而不是精确计算的结果。按照这两种相近的观点,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是为了寻求一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最公平、合理,而不是单纯地从理论上寻求最完美的准则,准则制定者必须在各方利益的冲突中寻求一种妥协,准则制定机构也必须按照有利于达成这种妥协的原则来制定准则。

制度安排论认为,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一项用来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的存在就是为了有助于达成交易契约并使该契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其本质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增强对资本市场投资的信心[4]。按照这种观点,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则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降低交易费用与交易风险,以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会计准则的四种属性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变革提供了内在动因。会计准则变革是为了寻求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一种完美的技术性规范手段,使会计实务达到科学、合理与内在一致。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和政治化程序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使得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尽可能公平,制定程序公允并能吸收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另外,也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与交易风险,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3.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变革也总是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在对会计准则变革有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证券市场发展以及国际会计协调的作用尤为显著。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也总是随着一般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对我国会计改革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会计准则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的会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和现实已经表明,这一创举和改革路径是理性的,也是成功的。在这一经济制度背景下,我国的会计标准也必须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并且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证券市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把它单独作为一种外部环境来分析,是因为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发展过程中,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发展是其更直接的推动因素。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投资者更加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1992年我国的第一部企业会计准则即在此背景下颁布。而“琼民源”等上市公司重大案件,更是直接催生了具体会计准则,是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变革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推动力。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会计是一种国际商业通用语言,我国的会计准则从制定之初就不断引入先进的国际会计准则理念,并在此后确立了不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效之路的总体策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走国际趋同道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与其他已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实现等效互认,降低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成本,并解决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5]。为此,会计准则变革即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必须对会计准则进行不断的国际协调、修订和完善。

4.从其他角度分析

以上主要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理论、会计准则的性质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会计变革整体层面动因的分析。当然,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分析思路,比如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契约论的角度、博弈论的角度、产权的角度、会计寻租理论的角度以及会计准则制定的成本收益等角度,在此不做详细论述。

三、我国会计准则具体层面上的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进程,会计准则具体层面上的变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下面将主要从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以及会计职业判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做简要论述。

1.会计目标的变化

会计在本质上被认为是一种“管理活动”或“信息系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则是两种不同的会计(财务报告③)目标。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资源的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该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其核心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在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一方面,在探讨会计本质、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时,会计目标的地位得到提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构建的起点和最高层次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同时它又是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目标也从过去的一直强调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满足有用性,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满足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放在了突出位置。新旧准则对会计目标的具体表述如表1所示。

我国的会计目标之所以会发生上述变化,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生巨大变化,旧准则中过分强调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已不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比如现金流量信息,会计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内部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已初步成形,于是产生了更科学的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目标,层次分明而合理,分别表述了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使命和用途。

2.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变化

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是财务会计的核心,从逻辑关系上可以分别简单地对应着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报表。

关于资产计价最大的变化及争论就是关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选择,历史成本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则侧重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始终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但通过会计准则变革也逐步实现了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最大的创新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应用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17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且其应用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

在资产计价方面之所以会发生上述变化,一方面,这是随着我国会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新会计目标着重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也体现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求的增强;另一方面,从经济环境的角度考虑,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和创新手段也不断涌现,这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Ryan[6]阐述了次贷危机对会计的影响,认为公允价值是比历史成本更灵敏的计量属性,我们应该合理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批评和非议,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仍然是大势所趋[7]。

在收益确定方面,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收入费用观认为,企业的收益应该通过计算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确定,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以利润表为中心;而资产负债观则认为应该基于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变动来计算收益,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

现行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具体体现在所得税的计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借款费用中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可予以资本化,将弃置费用确认为预计负债等诸多方面。另外,财政部在2008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明确要求企业在利润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更加直观地反映出资产负债观下所确认收益的种类、金额及其构成情况。

在收益确定方面之所以会发生上述变化,是因为资产负债观能克服收入费用观的缺点,收入费用观所体现的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与“交易法”有其局限性,而资产负债观通过比较净资产的变化来确定收益,更符合企业财务管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观能防止企业虚增利润、超前超额分配利润等短期行为,更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长期的可持续的投资,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促使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另外,这也是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变化的结果,资产负债观更强调资产计价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提供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企业会计准则变革中的会计职业判断④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有规则的理性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会计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运用会计理论和会计思想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从而对会计业务进行合理处理。会计准则就是企业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法规依据,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在我国会计核算经历了以制度为主导、准则与制度并行和以准则为主导的三个不同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总体上也分别经历了三个与之相对应的阶段。制度主导下很多应该属于企业自身会计政策范围的内容,均在统一的财务与会计制度中做出了规定,企业基本上没有独立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的可能与必要。在准则与制度并行下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做出规定的同时,扩大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但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比较大。准则主导下很少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允许会计人员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层次性愈加明显。可见,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变化的特点就是不断扩大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的空间。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在上述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直接动因很明显是会计准则变化的结果,前面所分析的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原则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判断的变化,并且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使我们放宽会计选择的空间更可行。而会计职业判断发生上述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更好地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不同主体的利益结果,企业会计选择被看做是一种自我保护、迎合“达标”要求、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发展及税收筹划的行为。会计事项本身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不断衍生新的经济业务,在这个经济现象日新月异、经济业务层出不穷的时代,会计职业判断重要性将不断提高,专业会计人员重要性也将不断提高。

四、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影响分析

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及其动因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分析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以期对会计准则以至会计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加强对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变革动因与变革影响本身是两个相联系的方面,一些因素诱发了会计准则的变革,而会计准则的变革又对之前的诱发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分析框架可以参考图1,具体来讲可以按如下思路分析。

会计准则变革不论从整体层面还是具体层面上讲,都会产生预期的效应,比如会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资本成本,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资本市场效率和促进国际资本流动,这些效应可以说是直接预期效应,当然,会计准则变革也会产生其他非直接预期效应,比如改善企业管理机制[8]。通过这种直接或非直接的预期效应,会计准则变革会产生微观企业层面和一般宏观环境层面两个层面的影响。

图1 会计准则变革的微观、宏观影响分析框架图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变革,特别是具体层次上关于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等原则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着微观企业的管理行为,包括企业的会计行为、理财行为和非理财行为。在这些微观影响中对企业会计行为影响是最直接的,包括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等,对企业理财行为的影响包括筹资、投资和分配三个具体的方面。除此之外,对企业非理财行为的影响范围也较为广泛,包括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公司治理、薪酬激励、战略决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控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会计准则变革会对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四个大的宏观方面产生影响。在这其中,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特别是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总体经济,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也大都聚焦于这个方面,除此之外也会对其他经济方面产生影响,包括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体制等。政治和法律方面,会计准则本身就是法律法规的一部分,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政治化程序过程,会计准则变革自然而然地会通过各种途径对政治和法律产生影响。社会和文化方面,不论是按照会计准则制定的公众利益理论还是利益集团理论,会计准则都是在调节社会中人的关系,协调各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维护公众的利益,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科技方面,会计准则变革势必会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科技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是广泛的,这也说明了会计本身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好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会计大多集中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如Brain和Christian[9]所做的关于信息披露监管变化对相关企业的影响的研究,而对宏观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未来关于会计宏观层面的研究应该被重视起来,郭道扬[10]就做出过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将走向宏观经济控制的论断。另外,对于微观企业行为和一般宏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还没有切实的理论基础,关于微观与宏观之间互动的研究值得我们关注。Arnold[11]指出大部分会计研究在预测金融危机方面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上的,指学术研究领域与实务世界之间存在着持续性缺口;二是理论上的,主要是指我们在理解微观会计和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联系方面存在误解。姜国华[12]也指出,目前,学术界宏观与微观层面研究存在脱节,两层面结合的研究缺乏深度。为此,我们必须发展与会计相关的宏观层面的研究,并且建立一种联系微观会计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理论,切实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从哲学层面上分析,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从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到同一层次具体内容的联系,我们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但这也并不是说联系是随意的,联系是有根据和条件的,否则就会陷入诡辩论的误区。本文的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分析框架图则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思路,为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各个层面的影响提供了总体框架依据,同时也拓展了会计与财务研究的新领域。

五、结语

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以及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会计准则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已有5年的时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实现了平稳的过渡,得到了有效的实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经济业务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仍需不断完善,其变革也仍将持续进行。

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整体层面上主要从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会计准则自身属性以及外部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层面上主要分析了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原则以及会计职业判断的变化。认为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大体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影响,微观上主要包括对企业会计行为、理财行为以及其他非理财行为的影响,宏观层面主要包括PEST分析⑤的几个方面,并着重强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对会计准则变革影响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对会计准则以至会计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的认识,从而加强对会计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好地把握未来会计准则变革的方向。本文也建立起了一个会计准则变革微观、宏观影响的总体分析框架,拓展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强调未来会计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宏观层面,并且会计微观与宏观层面的互动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注释:

①刘玉廷曾把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分为会计准则的探索、初建、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本文则在其基础上,根据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对其重新进行了阶段划分,并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梳理。

②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葛家澍和刘峰认为,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为会计准则是纯客观的约束机制、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是一种政治程序[3]。刘峰又提出了会计准则的制度安排论,本文则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4]。

③本文把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当作同义语,对二者不做区分。

④本文对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并未做严格界定。

⑤指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等宏观环境方面的分析。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研究_企业会计准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