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水平也愈发成熟,同时不断融入新技术实现改革创新。对于土木工程领域来说,影响其建设质量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为施工技术与设计,设计作为施工的指导性工作而存在;施工则是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从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出发,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土木工程中施工技术与设计二者之间的协作,结合现代化的绿色施工理念,从多角度提升二者的配合度,从而保证各类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设计;协作
1前言
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领域中,大多数人普遍存在认为施工图纸的设计是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从设计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实际的项目涉及到的环节不仅繁多而且相互之间都存在联系。施工图纸设计是否合理可行固然重要,若想获取理想的施工成果,完美实现设计的预期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协作施工技术和设计两者因素,准确领悟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思想理念并将其反映在施工成果中,确保施工图纸被适当的施工技术完美呈现。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配合的良性效应
土木工程的设计环节是必不可缺的,合理有效的设计工作能够大幅缩减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为施工具体展开和实施提供标准的参考方案。因此设计是否合理、考虑是否全面对于施工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只有保证了设计的完美性,施工过程才能顺利展开。由此可见,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水平的起点。另外,土木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水平也直接决定了设计目标是否能够完美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同时保证合理有效的设计以及先进贴切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加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土木工程的个性化建设要求,实现多样化、先进化的发展目标。
3 提高施工技术与设计协作性的具体策略
3.1 将深基坑支护设计纳入设计范围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将深基坑支护的有关设计排除在设计任务之外。设计单位重点对施工对象以及施工环境的数据参数展开专业的比对勘察,涉及到深基坑的数据参数只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如此一来,施工单位在实施深基坑支护时自主操作性将更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大范围广泛应用,深基坑的建设设计需求越来越高,而实际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仍未真正纳入设计范围,而是依托部分设计院承担了此类设计任务,导致与设计工作的脱节。上述现状主要是由于深基坑技术技术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深基坑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于负责施工图纸设计的设计工作人员忽视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对该项技术的掌握一直不够娴熟,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施工技术。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3.2 绿色施工设计与实施
绿色施工指的是在保证环保的前提下设计实施工程建设的项目。绿色施工得以顺利推行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设计工作人员普及全面的绿色施工理念,将绿色环保理念有效融于设计图纸中;其次抓准落实绿色施工,确保施工以环保为前提,施工人员深刻认识“绿色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理念,科学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和设计工作者对施工现场展开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采用恰当的方案避开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例如,如果经勘查施工现场有地下水或者大面积绿地,为了避免对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与施工时,要注意避免绕开对绿地的开放,同时也需预防污染地下水的问题。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也是一种常见的污染,噪声污染对于施工周边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3.3 通过现场勘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施工设计不能脱离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凭空参考理论和数据进行,尤其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法各自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以深基坑防护的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过程为例: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普及,一般该建设环节多运用计算精确的计算机技术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这其中需要建设项目中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施工现场土质等数据作为支撑,同时以建筑物平面设计图为参考依据,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完成整个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在施工阶段,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学习、了解设计方案,在对深基坑的设计方案完全掌握后在开始施工,多重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最终满足设计标准。
3.4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虽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后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但这也并不能完全保障原始的设计图纸一直适用于整个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偶尔出现延后也可能是因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所导致的,两者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一旦设计与施工技术发生冲突,需要设计和施工的双重协调,而一般情况下会重点对施工图进行相应的改进。如:在设计图纸中,设计人员往往将基础梁筏的地梁统一高度。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莫一地梁纵向钢筋需要相应的与之呈垂直交叉状的纵向钢筋。诸如此类的冲突情况,需要设计者对施工现场进行重新考察后在修改原始的设计方案。如果是设计方案准确无误,而施工现场出现小问题可通过改变施工顺序或采用其他施工技术能够解决时,则不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要时刻保持良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双方针对实际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情况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施工单位要及时将实际的施工进度情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地反馈给设计单位,通过双方的友好协作共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如果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在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改进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如期进行,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最低的,能够减少停工返工的几率,避免工期出现延误或者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设计均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求做到精确、严谨,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土木工程领域来说,施工技术和设计两者的配合度至关重要,配合度越高,工程项目的展开越顺利,造成的资源损失越少,土木工程从业人员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作。为了实现施工技术与设计的良好协作,施工管理者和设计者均需提高这方面的认知,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双方就施工项目及时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后再展开施工。如此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才能更有效地为人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春苗.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 江西建材. 2014(23) .
[2]徐炳进.解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作[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3]李顺松.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3).
论文作者:张杰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深基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木论文; 设计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