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主合作 模仿学习 独立思考 想象创新 监管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7-012-02
"合作"之说我国古已有之,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曾云:"自为之,不若与人为之;与少为之,不若与众为之,此不易之理也。"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逐渐步入我国教育的中心舞台。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等合作学习要求。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一、"脱袍让位",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前提。
"脱袍让位",是我在"自主合作"教学中首先要践行的原则。以前习惯了课堂是教师的"一亩三分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旧观念,真的要 "脱袍让位",刚开始还很不习惯。但是,旧有的东西,已经不适应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了,只有先从改变自己的观念、转变角色开始。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不再是我这个高高在上,一吐为快的"权威"了。更多时候,我敢于抛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敢于让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敢于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对文本的解读。孩子们是聪明活泼的,更喜欢自主合作的课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我提出了"谁是小说主人公"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当看着孩子们争着发言,有的说主人公是于勒、有的说是菲利普夫妇,各小组间都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而难有结论时,我适时点拨,大家在继续讨论中逐渐明白了最能体现主题的人物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学生们在思辩中领悟的道理才印象最深刻。
每当在小组展示环节,听着孩子们有理有据的娓娓道来,看着一个个的"小老师"收获着同学们的赞赏,感受着孩子们专注而投入的学习热情,我由衷感叹:不要再小看我们的孩子了!孩子们的确能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孩子以信任,孩子们回报老师的,是不断迸发出的一束束创造性的灿烂的火花。
二、模仿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是自主合作学习的保证。
追求成功是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体验。
我校的孩子多来自乡镇,语文学科积淀薄弱,语言表达贫乏,平淡。但是求知欲强烈、善于模仿。如何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较快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觉得教材就是最好的依托,引导学生学习、仿写课文佳句,使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不失为一条捷径。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数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的范文。
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时,这些生性朴实的孩子对泰戈尔的语言表述十分感兴趣。作为教师"火上浇油",鼓励全班模仿《金色花》中的语言,给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写去自己的思念:"假如我变成一只百灵鸟,在你们的窗前轻轻地吟唱。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那就是你们可爱的儿子,在悄悄地述说对你们深深的思念……"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大雁,在你的头上盘旋,辛苦耕作的妈妈啊,你可知道,那是孩儿为了理想远飞前的留恋……"有了经典的引导,情感丰富的孩子们语言日渐优美生动、富有文采。
在这样的模仿学习中,教师的"导"已在经典文段的选择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在教他们。在之后的学生仿写作品交流环节,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互批互改互赏,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独立思考,打开思维广度,建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
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独立思考之后,具有了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合作之前如果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学生对问题还没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开展讨论,容易被他人同化,可能会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学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苏轼在诗、文、书、画上无所不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作业: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并写出周记《我所了解的苏轼》。结果课堂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还要舍得放时间和空间。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我设计了课堂表演环节。我放手让小组成员间自行分配角色任务,自行设计用普通话或四川方言进行表演。他们在排演和展示中体现了很强的团结合作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呼叫"支援",变生为师,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会感叹课堂缺少生气。如果我们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呢?
我在教学中,除了采用普遍使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外,还将"寻求同学帮助我"作为常规的合作学习模式加以使用。
某些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同学们考虑的时候,确实有思考不正确,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这时候,我就请同学们寻求帮助,呼叫"支援"。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自主在班上"呼叫"一位能够帮助他的同学火线增援。这样做,能够让其他的同学也有充当"小老师"的机会。孩子们请求"支援"时,不仅会找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而且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也经常"众望所归"地被呼之而出。这样,既解决了孩子们学习上的问题,又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表现自己、证明自己、肯定自己的机会。
我把课堂上的"表演"时间充分让给孩子们,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展开想象,激发多向思维,拓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语文学习需要创新思维,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能拓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在上《答谢中书书》一文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采用创造性译文,当学生译到"猿鸟乱鸣"一句时,学生的理解就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在小组内互相翻译时,依然争执不休。我及时指导他们想像"叫"的原因和状态,怎样叫的,美不美?要把那种美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开阔了,想象的意境就很美了。
在《湖心亭看雪》的课堂,学生对作者张岱是陌生的,要让学生理解张岱文中那种明代遗民淡淡的哀愁是非常困难的。我通过"读"、"赏"、"品"三个环节,设计台阶,降低难度。从一个"痴"字入手,由"痴行"引出迷恋西湖雪景--"痴景"。引导学生感悟出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和他钟情山水、宁静淡泊的独特个性。抓住描写雪景的三个句子让学生分组谈感受、找原因。由此引起了学生对作者超凡脱俗、孤高自赏以及明代遗民淡淡的愁思、伤感的感悟,难点就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了。
六、改革教法,加强监管引导,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效。
回顾我的读书生涯,我也曾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受益者。上世纪80年代,那时普遍还是"填鸭式"教学。在我高中最后一年,我的英语成绩在50分左右徘徊。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新接手我班的英语老师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每节课他讲得很少,用几分钟时间提出当堂课的要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他在教室里不断巡视,有人提问就停下来耐心解答。然后在下课前根据大家提出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作总结。所幸的是,我的同桌英语成绩不错,我有问题就先问她,她不能解决就一起问老师。记得当时因为我们爱问,老师为我们详细作答的时间最多。就这样在不断的自学、交流、提问的过程中,我由厌学、会学到乐学,我的英语成绩也突飞猛进,到高考的时候竟然考了90多分(满分100分)。当然,这种教法更适用于自律能力强、又处于复习阶段的高中学生。由此可见教学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自学交流、小组学习、全班讨论等都是合作学习。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既让每一个学生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在学生的自主合作中,教师的组织工作必须到位。教师要加强监管和引导。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向学生展示,对学生完成的环节要加强方法引导,及时进行归纳,指出共性的地方,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要进行点评和讲解,给予公正的评价,也可建立奖励机制。如在作文评改方式上,我就打破了传统的全批全改模式,改用了小组合作,生生互评互改,最后再交老师复批复改的形式。当然,教师要先做好"导"的工作,即先提出评分标准和展示典型范文,再让学生互批互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再进行二次作文自改或小组帮改,最后推选出优秀作文在全班展示,教师或推荐人做点评。每当学生做出的评价有理有据、打分公正客观时,都会带给我惊喜。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能减轻师生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特别是给予学生的鼓励、表扬和奖励,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在"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中带着阳光的心态共同成长吧。
论文作者:张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自主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课堂论文; 小组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