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150076)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口服。连续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适当辅以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3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进行性胃腺体丢失和肠化为病理特征,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随着病程进展,胃部分泌胃液、胃蛋白酶的能力降低,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发生恶变的风险[1]。本研究分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象,均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剑突下压痛,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Hp)阳性,符合《内科学》中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1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59.68±11.54)岁;体重45kg~75kg,平均体重(61.21±10.51)kg;病程2年~8年,平均病程(4.24±1.18)年。
实验组患者21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7岁~75岁,平均年龄(59.25±11.43)岁;体重46kg~74kg,平均体重(61.35±10.33)kg;病程1年~9年,平均病程(4.15±1.20)年。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包括克拉霉素胶囊0.25g/次,2次/d;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伴有嗳气、腹胀者餐前30min服用多潘立酮片20mg/次,3次/d[2]。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口服。西药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自拟方用炒白术10g、炒苍术10g、柴胡15g、郁金10g、枳壳10g、陈皮10g、白芍20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厚朴10g、大腹皮6g、槟榔6g、鸡内金10g、延胡索10g、炙甘草10g。上药每日一剂,加水煎煮后分早晚2次服用[3]。
连续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1.3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消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提示Hp阴性,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黏膜基本正常。
有效: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明显减轻,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提示Hp阴性,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黏膜炎症程度减轻或范围缩小。
无效: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提示Hp阳性,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黏膜炎症程度和范围无变化或加重[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局限性或广泛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下降为主要病理变化,导致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下降,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胃部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癌变等严重不良后果。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复杂,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与遗传、年龄、过量接触重金属、细菌感染、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
中医学理论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纳于“嗳气”、“胃脘痛”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气机不畅、胃气不舒,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过饱过饥、情志不舒、劳倦内伤等均有关,治则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法,调节气机通畅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自拟方中以炒白术、炒苍术二者共为君药,功擅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柴胡、郁金共为臣药,功擅疏肝和解、行气解郁,辅助君药发挥健脾和胃之功。佐以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陈皮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炒麦芽、炒谷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厚朴行气化湿、温中止痛;大腹皮、槟榔行气宽中、行水消肿;鸡内金健胃消食、宽中健脾。延胡索行气止痛,可治周身诸痛。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纵观全方,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健脾、和胃止痛之功效[6]。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辅助治疗者总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常规三联治疗者的76.19%。这一结果提示,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适当辅以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采用中药辅助治疗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常规三联治疗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适当辅以中药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满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清.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38~39.
[2]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0.
[3]白璐,马英杰.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8~49.
[4]汤敏,李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方法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23):150~151.
[5]程中华,熊文坚.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5):430~432.
[6]唐凝超.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45~346.
论文作者:吕芙蓉,郑晓红,付瑜,董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内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提示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