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贫困增长的原因及对策_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贫困增长的原因及对策_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中小城市论文,成因论文,对策论文,贫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

所谓财务贫困性增长,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净利润却呈现下降趋势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款总量增长迅速,并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其最终的效益却呈下降趋势:有的城市商业银行税前已亏损;有的表上盈利可观,但缴纳所得税后所剩无几,根本满足不了股东的分红需要,或纳税后净利润已为负数,其实为亏损。分析形成这一财务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健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化解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益矛盾,调整发展思路,建立以盈利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长久目标的金融企业,确保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激烈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原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距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尚有很大距离。其对市场经济中若干经济变量缺乏敏感性,地方政府对其的干预力度远比市场经济作用的力度大,加之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高管层的指导思路不能与时俱进等,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出现实质性亏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经营竞争能力。出现财务贫困性增长是内部外部多重因素所致。

(一)外部因素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地方经济增长率仅有8%~9%,而有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的增长率却高达30%以上。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都应受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约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最终目的是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在满足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得到增值。而竞争激烈的存款市场使城市商业银行也卷入到无序的竞争中,过高的营销费用、变相高息揽存、实物奖励、不规则的以贷引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滞效应已逐步显现,造成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提高,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贷款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也曾一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贷款业务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甚至放松条件发放贷款,使得计息资产与付息负债严重失衡,计息资产边际效益逐年递减,造成连年虚盈实亏,最终导致资产状况进一步恶化,不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大量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靠负债维持经营,存款增量中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被非生息资产增量“吃掉”。

1.法律制度不完善、不配套,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规避

《商业银行法》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只限于传统的存款、放款和结算,投资业务仅限于购买国家债券。这就使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尤其是资产业务难以合理而高效运作,生存和创利空间狭窄。随着不良贷款的清收,城市商业银行收回了大量抵债物资,而这些抵债资产的经营特许权并不属于城市商业银行,致使大量的闲置资产无法通过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方式实现增值,直接和间接损失十分严重。

2.财政、货币政策不协调,致使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存在盲目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不配套,致使城市商业银行无法确定长远的发展战略,业务经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从财政政策角度来看,缺少一套适应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规避控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差的背景下,一味要求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导致表内应收利息逐年攀升,不仅违背了会计的谨慎原则,而且使城市商业银行在较高的税赋水平下,用营运资金垫付营业税金,形成财政的超前分配。这不仅侵害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给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造成很大的潜在风险。同时,它又掩盖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虚盈实亏。城市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社会形象的考虑,在业务经营上往往过分考虑税前利润,致使业务经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3.企业改制影响城市商业银行收益

当前,企业改制在资金上高度依赖银行,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纷纷通过破产来逃废城市商业银行的债务,导致银行的大量贷款沉淀。有的企业用政策性破产的方法,要求城市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有的甚至要求减免利息。改制后的新企业虽然答应承担原企业的相应债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企不理旧账造成银行资产沉淀。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不能大面积破产,为了社会安定,地方政府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继续向没有效益的企业发放贷款维持其生存,从而使银行和这些企业形成一种刚性粘合,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盘而不活,增量优而不化,新老贷款划而不断[1]。

(二)内部因素

城市商业银行由原信用社改头换面而来,在“一级法人”的体制下,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过分集中,调查、预测、分析、评估与决策相脱离,责、权、效、利得不到有效结合,这是致使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内部因素。

1.对扁平化管理理解不够准确

扁平化的管理是信息扁平化、授权扁平化,各层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直接决策,形成一条垂直的信息链。而有些城市商业银行对扁平化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机构的扁平化就是实行了扁平化管理。由于机构的扁平化,造成基层人员紧张,促使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增加人员,从而造成人力费用的大幅度攀升。机构的扁平化致使营业费用大幅度增加,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收益[2]。

2.未能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才能保证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恰恰是在这一环节上,未能引起城市商业银行高层的足够重视。困扰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源在于员工素质低,人才资源匮乏。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身为一级法人,但其决策层的高级管理人员均由地方政府提名,这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用人机制上不具有超脱性。由于用人机制呆板,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至今没有能建立起以利润指标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考核体制。把经营过程目标考核当作最终目标考核,严重背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这种状况将使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乏力,隐患四伏。佛山市商业银行被兴业银行兼并就是鲜活的例子。

3.考核分配机制合理性不够

由于人才制度的缺失,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经营理念还处在传统的以单一存款指标考核员工薪酬的阶段。这种考核体制既不科学,更不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精神,也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薪金有时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任何行业间竞争,人才都是制胜法宝。银行更是如此。那些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正在崛起的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向那些金融综合型人才伸出高薪的“橄榄枝”,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人才不断流失。

4.资产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够

受制于分业经营所限定的业务范围,也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基本上反映为贷款单一形式。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寻找“黄金客户”和“大行业、大企业”的旗号下,贷款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倾斜。贷款集中,便于管理,“黄金客户”在短期内对于银行来说,具有成本低、收益高、有利于集约经营等优势,但是,贷款集中、贷户集中的同时,风险也在集中。

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贷款内部结构单一的直接后果就是创利空间越来越狭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如遇市场经济的波动或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很容易因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而被套牢,陷于“欲进不能,欲罢不得”的尴尬境地。进而导致银行和企业的往来活动非市场化,走入“注入资金盘活——沉淀——再注入资金盘活——再沉淀”的恶性循环。这种单一的结构一旦被固化,以后调整的难度也很大,给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留下隐患。

5.负债业务成本高,增收创效、开源节流不够

由于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考核以存款为单一指标,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基层支行不惜成本搞存款,负债结构趋向高成本。高成本揽存的滞后效应随后就会显现出来,减弱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创利能力。成本控制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减少浪费、增加收益。但是,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方向性错误:管理机构重叠,冗员过多,各种不合时宜的开支太多,形成开源有限,浪费无度,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效益。

二、摆脱贫困性增长的主要对策

1.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应按要求尽快完善法人结构的治理,要吸收战略投资者,使股权结构多元化。完善法人结构的治理是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各项制度的前提保证,更是适应入世后融入市场、走经济资本运作之路的关键所在。

2.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

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推行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惟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用好人、留住人,才能形成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要积极探索制定合理的职务系列,改变传统行政定级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确定各岗位的认定资格和薪资标准。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在各相关业务和管理上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开拓经营思路,实现信息扁平化、授权扁平化、经营集约化

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业务经营偏重于数量、指标、规模,追求速度的发展。但经过几年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导致银行经营效益不断滑坡,不良资产沉淀和潜在的不良资产日益加剧。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内涵型、效益型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在确保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赢利[3]。具体应把握如下几点:

(1)明确市场定位

恰当的市场定位,能使银行在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优势后,满足客户需求特性,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批处于较高生活水平的白领人士正成为社会的重要消费群体,在“橄榄球”型的社会结构中居于中间占比最大的部分,成为最稳定的客户群。城市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应该更多地关注以中产阶层、白领人士为主的目标市场,对公业务上重点培育资质较好的中小企业,并依据客户需求明确业务定位、产品定位。

(2)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

城市商业银行要在现有营销网络基础上再进行合理调整,使布局更趋合理、功能更趋完善,以每一个营销网点为阵地,加大营销力度,调整负债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抗风险能力,逐步提高经营规模。要大力组织低成本资金,改善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水平。通过吸收低成本存款,间接创利,以遏制财务的贫困性增长,向低成本资金要效益,这是今后商业银行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和实施成本管理的核心所在。

(3)正确推行扁平化管理

强化管理层和执行层,尽量减少中间层,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和信息链。城市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将有利于组织灵活指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这要求实现信息的扁平化即最高决策层的决策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执行层;实现授权扁平化,即最高决策层对具体执行层按各自的权限不同直接授权,执行层在被授权限范围内直接操作。这符合现代银行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经营的特征。

(4)突破传统经营理念,彻底更新经营思路

力求改变单一资产结构状况,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设计出客户需要的金融新产品,使服务内容由简单的存贷款向客户理财转变,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全方位服务。要向一些新兴业务领域发展,如私人理财业务、基金托管业务、票据清算业务等,以便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

(5)有效调整经营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4]

要开展“三位一体”的综合营销,实现个人金融、公司金融、机构金融同步发展。在经营结构上强调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的综合发展,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实现经营结构的动态平衡;通过控制增量、调整存量资产,完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把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提高到竞争优势所需的经营规模,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内控能力,从源头上监控业务的全过程,确保资产的安全运营。

(6)加快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全成本管理体制、压缩不合理膨胀性的开支

加强统一的基础平台建设,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为推行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实现大额支出的集中核算与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体制,完善经营考核体系,推进全面的成本管理体制。对于各种开支应仔细计算其成本和对净利润的影响。避免因不合理膨胀性的开支,造成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

(7)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的资源配置会产生“1+1>2”的效果。城市商业银行要开发现有的资产类和非资产类资源,如账户资源、客户信息库、人才信息库等使其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生产要素。要充分开发市场的信息分析系统,研发适应市场和客户需要、并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通过集中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要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用,包括固定资产、应收利息、库存现金等的增长,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标签:;  ;  ;  ;  ;  ;  ;  ;  ;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贫困增长的原因及对策_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