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文件”不能反映电子文件的本质--兼论电子文件的本质属性_电子论文

“虚拟文件”不能反映电子文件的本质--兼论电子文件的本质属性_电子论文

“虚拟文件”不能反映电子文件的本质——兼述电子文件的本质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件论文,本质论文,电子论文,属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办公自动化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电子文件涌入档案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成为当前档案界同仁的热门话题,关于电子档 案的著作、学说和立论充满了所有档案专业刊物,各种观点争执激烈,众说纷纭。在众多关 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立论中,有许多是作者们精心研究的成果,对档案学的发展必将起 到推动作用。其中也有许多关于电子档案或电子文件特点或属性的论述,笔者拜读过其中一 些,颇受启发。但是也有些观点,笔者不易接受,如“虚拟档案”、“超时空”、“超国际 网络”、“游离存在”等等。为此,笔者想就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本质属性问题,陈述一 些想法,只希望关于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理论研究和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能沿着一 条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

一、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主要特点及其本质属性

电子文件较传统的纸质文件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列出研究 。

1.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具有微观物质性。纸质文件或照片文件等都是由具有实实在在的物 质性的字迹材料,经手写、机器印制、化学显定影等手段把文字符号、图形、自然景观等与 实实在在的物质的纸、胶片等结合在一起,看得见,摸得着。而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则不同 ,它们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把文字、符号、图形和自然景观等等信息先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 化信息,然后记录在磁性或光学材料上。其关键是以电子或光子形式出现的二进制信息数字 化。如果说传统档案的物质性是宏观的,那么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物质性则是微观的。但 物质性这一点是不容否定的。

2.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文件或档案的特性:比如能高速输入(记录)、 信息可远距离网上传递,高密度大容量存储,可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文件、一份档案并复 制拷贝,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共享,准确度极高,同时也具有极易修改的特点等。

3.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上述特点都必须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 通讯等技术,如果不具备这些外部环境,则上述特点一点也发挥不出来,对人们毫无用途。 上述高科技成果是支持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发挥其高技术特性的必备外部支持环境,当然随 着上述技术或其它新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上述特性也必将随着发展。

在上述三条特性中,笔者认为微观物质性是其根本属性。第二大特点,实质上全部是微观 物 质性的体现,是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性在科技事业中的应用,而第三条特点,则是实现微观物 质性的各特点的必备外部支持条件。微观物质性是其根本属性,是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内 因,而高科技的发展为电子档案发挥其内因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和根本原因 ,而外因只是促使内因充分发挥的条件。二者都具备才有了本段中所说的第二条的基本特点 。

二、“虚拟文件(档案)”提法不能反映电子文件(档案)的本质,还是叫数字化文 件(档案)为宜

“虚拟”一词词义为“不存在的事物”或者“虚构”。物理学上有虚像的术语,英文中有 两个词与之对应即“fictitious”和“virtual”,这两个英文单词除了有虚构的意思之外 ,还可解释为“实质上”。笔者猜测,“虚拟”一词追其词源可能就是来源于此。

物理上的虚像的确是摸不着的,但是看得见的,它是光经聚焦而成的影像,应该存在光子 ,就是说“虚像”也好,“虚拟文件”也好,如上面所述都是微观物质的运动形式,何况对 于电子文件还存在着宏观的载体和外部支持环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世界上一切 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电子文件正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外在表现或外部现象,它绝不是虚 无缥缈的、不存在的,而是实实在在物质性的,所以为正确导向人们的思维,我们还是称电 子档案、电子文件为“数字化档案”和“数字化文件”为宜。

至于不少论文中的一些新奇提法,笔者也想顺便写上几句,比如电子文件具有“超时空” 的能力,可完全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或“游离”出载体之外等等,似乎都不太科学。我们知 道时间或空间都是无限的,不管它是几维无限,要超越无限,不知怎么个超法?如果把超时 间空间简单理解为跨越一段时间或空间,那么在传统的纸质档案文件上的复制,其信息(文 字,符号,图形)从一张纸转到另一张纸上不也是跨越了一段时间和空间吗?只不过有一个“ 量”的大小区别而已,究其本质是一致的。“超国际网络”的提法似乎也有夸张,网络是否 已 经联到其它星球上去了?

而“游离”于载体之外,也可以用上述例子说明,电子文件由于其微观的物理特性,其“ 游离”之快,其跨度之远,从实质上看,与复制文字、符号、图形的原理一致,还是从一个 载体转到另一个载体。所以笔者认为,在阐述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特点或属性时,不宜用 上述模糊、夸张的概念,而应代之以能表达其实质的词语。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仍然是研究电子档案或电子文件的思想基础和唯一 正确的思想方法

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化过程,应该遵从自然界事物发展的一切规律,遵循着 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从结绳记事、甲骨刻文、金石镌字、竹简绵帛和纸 张胶片的书写印刷、化学显影定影都具优缺点。人们在实践中又总是逐步地克服其缺点发扬 其 优点,不断改变着载体和记录材料质量、信息的记录方式、记录符号和文件的传递方式。材 料不断在变化,符号不断在改进,记录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这些不断的变化中,文件的 形成要素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对立又统一,斗争中逐渐产生量变再经质变到新的量变质变 ,进行着否定之否定的变革,文件本身就不断地发展着,以致于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文件和电 子档案。但笔者觉得其物质性的根本属性将永远存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发生、发展不 应对哲学上的物质第一性的思想观点构成挑战。我们应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坚 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掌握文件和档案运动规律。更好地驾驭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从而推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按着自然规律向前发展。

标签:;  ;  

“虚拟文件”不能反映电子文件的本质--兼论电子文件的本质属性_电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