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景下,我国国民对高质量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本文就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混凝土施工材料配比、施工策略、控制混凝土温差等不同方面提出相关混凝土的技术攻略,深度剖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在建设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整个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其应用效果普遍比较良好,能够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1结构和施工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在结构特点和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根据其字义可以得出,体积巨大,除了这个特点以外,还有坚固、结构厚、以及用量大的特点。在浇筑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是一次性完工,不能够在施工中出现因为浇筑停留而造成的施工缝隙,这样的施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材料配比的精确性。
2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攻略
2.1关于施工技术攻略
在夏季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浇水等方式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化作用速度较慢,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而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混凝土上下层产生较大温差,增加了混凝土出现裂痕的概率,一般会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2.2增加劳动力,培训混凝土知识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长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以及培训相关劳动人员混凝土保养知识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长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体积大,施工复杂以及施工前准备过程复杂这几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同时,通过对劳动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以使得其对混凝土的施工前准备工作更为充分。如此一来,在进行合理制备和保存的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有效地保证其自身的优良性能,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消耗,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综上,通过增加劳动力并且培训相关劳动人员混凝土知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效率。
2.3关于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合理使用混凝土材料、减少使用水泥的数量、降低混凝土绝热的温度、依照混凝土工程设计的强度等要求展开施工,并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的内部温度,从而更好的控制因温度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混凝土的材料主要是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骨料要求选择不大于0.5mm粒径的中砂,细度模数为3,其中的含沙量要大于整个配合比的3%。此外,为了解决收缩带来的问题,可以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掺加复合型膨胀剂。
2.4关于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技术
如果要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效防止因温度出现裂缝的状况,必须对温度这一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采取测量温度的技术是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温度传输器进行详细测量并分析出地基的温度状况,保证温度的高度精准,以达到预防温度应力的目的。在浇筑施工环节结束后,应该对混凝土结构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养护周期不得小于14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3.1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土木建筑工程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都会提前设计好施工方案,通过施工方案来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要对施工地区的气候情况和地理环境进行全面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并且,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放入钢筋,利用钢筋特性抵消掉混凝土结构中的拉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划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后浇带和施工缝来划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发生水热化反应,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混凝土水热化的散热范围进行扩大,降低混凝土内外结构之间的温度差,将水热化产生的作用力分散开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裂缝的产生。
3.2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应用的材料是水泥、水和砂石,其中,水泥的用量占非常大的比例,其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选择使用的水泥材料时,需要从全方面来考虑水泥的应用性能。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水热化反应,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并结合实际施工需要来进行选择。在选择砂石的过程中,宜优先选择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这种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节约水泥用量、较高的抗压强度等优点,想要进一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可以在混合料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选择好原材料之后,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来确定每种材料的用量,可以通过试验操作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配比。在进行试验时,通常都会设计多种配比方案,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出最符合施工需求的材料配合比例,水泥的用量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降低水热化反应的发生。材料存放地点与实际施工地点路线要保持畅通,确保材料可以在第一时间运输到施工场地。
3.3混凝土的制作和施工
在实际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时,需要先制作混凝土。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按照合理的制作顺序来进行搅拌工作。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搅拌工作是否规范,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应当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放入顺序,放入比例,以及在搅拌过程中的方向问题。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工作时,由于其体积较大,其自身的厚度也与普通混凝土有所差距。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应当选择的是分层分段的方式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施工缝的问题。此外,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为了保证坚固性而随意增加混凝土厚度,这会导致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增加,容易带来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如果施工单位选择的是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则需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厚度在60cm以内。在完成施工制作之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紧实光滑性,避免裂缝的产生。
3.4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工作
第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制降温,许多时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都比较高,必须采用强制降温的方法来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保证。主要的方法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预埋冷凝水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用水管中的水冷却以削弱混凝土水化热升温。浇筑完成后,利用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小混凝土内部及表面温差,减少温度应力作用产生的裂缝。第二,在混凝土材料中减少水泥的用量,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水热化反应,这种现象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可以适当减少一定量的水泥,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水泥,如添加减水剂。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拌制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搅拌技术,从而促进混凝土材料中热量的散发。第三,浇筑时要进行温度的控制。外界环境的温度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都不在极端天气的季节,而且在浇筑过程中也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浇筑的温度,以此来保证浇筑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容易出现裂缝,想要把握好质量,必须控制裂缝的产生。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尽量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科学的掺和混凝土的抗裂剂,合理添加增强材料和配筋,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减少应力产生。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凡.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8(10):152.
[2]彭凤兰.基于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28):56+162.
论文作者:武文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度论文; 材料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