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认同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物质因素,又有精神因素。当今实行素质教育,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之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对如何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师范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职业认同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物质因素,又有精神因素。学界认为,影响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一、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支持和重视度
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社会的个体,社会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是教师获得工作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表明社会对教师的支持度高,教师对于职业的认同度就高,会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其次社会福利待遇方面还有待加强。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社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严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可见,教师职业虽然平凡,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获得相符合的社会地位,从而激发师范生对于职业的认同与向往。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由于角色的多重性社会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从而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2.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教育行政部门应利用媒体进行必要的教育政策宣传,在学生、家长、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及时正面回应大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就业、升学、职业发展等问题,以此排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优秀师范生等出色典型人物,吸引更多学生乐于从事教师行业,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如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师范生,然后如何吸引这些优秀的大学生们愿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停留下来,稳定地工作一段时间,固然很重要,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师范生人数足够的情况下。然而目前教师起薪是最低的,无论本科还是专科都是垫底。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社会对于教师的福利待遇不足以吸引师范上继续投身教育事业;二是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定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造成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教育实习监督不到位
进入师范院校,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影响,这是成为师范生的第一步,这将对学生形成教师等角色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也形成比较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对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应做合理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的认知,例如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方面都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做好以上工作,学生才会形成教师角色,这样才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随着工作的进行,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会越来越认同,我们也就达到了我们对于师范生的培养目的。其次,学校对于学生技能方面的掌握也应该加强,因为这也会影响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程度,同时,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对于学生能否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对于学生论文的撰写要求是否严格,这也会对学生的从教技能方面等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决定师范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入职后能否尽快适应本职工作。
2.校园文化环境对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环境和人际氛围对师范生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要求比较合理,学校带头人比较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问题,并且不定时安排各种增强教师心理素质的活动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和谐,那么在这类学校工作的师范生的角色转变也相对较快;否则就较慢。
(三)个人因素
1.个人的意愿与作为师范生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师范生,是否喜欢自己的职业,能否很好地适应自己的职业,这与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成为一名教师有这密切联系。成为一名教师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样的学生就会很好地适应教师这一职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学生交往,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中的事比较上心。但是,如果学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不感兴趣,是出于别的原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么他们即使成为了教师,那么他们时不时的抱怨一些事情,同时也会想着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工作,因为自身不认可教师,所以适应性就比较差,表现在工作中则是对工作没有积极性,不关心学生,不善于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没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放在心上,得过且过心态,这样的教师是不会培养出优秀学生的。
2.社会责任感与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大多都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其他,而当我们全心全意把精力投身于学生身上的时候,我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忽略,因此,要处理好社会责任感与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刻不容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1.提高教师经济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
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主要是通过有效的举措,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获得合理的回报和福利待遇,给师范生带来良好的影响,促使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前景有着明确且良好的预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只有真正的确保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带给教师真正的价值认同和内心喜悦,同时营造一个“教师是天底下最受尊敬的人”,“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一个社会氛围。
2.引入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
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确保每一位师范生都能够真正珍惜学习机会,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师职业人格适应性测试和职业兴趣测试,以确保选拔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例如从2015年实行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这从理论方面要求每一位未来的教师都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以及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此外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学风建设的水平。对学习优异的师范生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奖励,还要给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如让学生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利用这些激励措施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自觉地为了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而努力。
(二)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指引师范生对于政策进行正确解读,同时做好入学教育
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便形成正确的认知,只有明确的了解到国家及时出台的政策,我们才有工作的激情。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到以上几点,才会有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学校应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让每一位师范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让学生明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在一个城市还是在农村工作,都能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农村,从事基层工作,能更好的锻炼自己,更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以至于成为一名教育家。以上几点建议是培养优秀比不可少的途径,只有及时了解到国家的政策,了解到国家教师发展到哪一个水平,这样教育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因此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做好师范生的入学教育工作,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了解到成为一名教师是光荣而伟大的,是对国家乃至世界贡献自己力量的职业.
2.提高师范生的自我效能感.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师范生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不仅关系到师范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高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加强师范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抗挫折能力,例如:举行增强自信心的演讲活动教育他们利用积极地心态和信心去应对困难和挫折,促使他们体验到克服困难时的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班杜拉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行为所进行的判断。学校要做的能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就是,给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利用。
3.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基础
对学生来说,学风是指我们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班级、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班风、室风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中,合理布置教室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班级中的同学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同时实行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寝室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寝室文化对于满足学生自尊、调节失落情绪、获取有效信息等起着推动作用,如果学生身处于一个和睦、向上、团结的寝室中,学生各方面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三)设立合理的学习抱负水平,坚定从事本职业意志
1.师范生应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会学习的成功
让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自己奋斗的动力,所以自己必须确定合理的抱负水平,因为这样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使自己的人格健康的发展。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指导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道德培养措施,学会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会发展的更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学生要加强自我定位水平并认清自我,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以至于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
2.形成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坚定的职业意志
具有崇高的职业价值观,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前提条件,也会增强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必不可少的一步。我们自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各种方法,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合理的情绪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作为一名高校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学到知识,加强自己的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直面困难不畏惧,及时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方法并用于克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教育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富喜.教师职业认同的指向和态势[J].心理科学,2005,28(3).
[2]赵丽著.高师生自我效能感与挫折应对方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
[3]王玉.上海市成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程栈(1997-),男,安徽黄山人,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刘璐(1996-),女,山东滨州人,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论文作者:程栈 刘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师范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职业论文; 教师职业论文; 社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