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是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关系到人民的出行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铁路机械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经过健全的铁路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才能够保证设备更加安全正常的运行,这也是相关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铁路机械企业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设备的维护保养作为基础工作之一,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控制效率,能够将机械设备的功能全面的发挥出来,并进一步挖掘机械设备的所有潜在作用,以使得铁路机械设备更好地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发挥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铁路机械;维护保养;方法探析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运输得到了长远发展,具体表现在荷载量的不断加大以及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高效率的工作对于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应的问题出现几率也逐渐增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从根本上完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尽可能拓展工作时间与工作范围,实现全面的工作覆盖,在进行相关维修检测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保证铁路能够维持长久稳定的运行,本文将对铁路机械维护保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更好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我国当前铁路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1.1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我国的铁路运输部门经过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而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部门内的很多员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爱占组织便宜、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不良习惯,与此同时,铁路工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同时工作人员缺乏对岗位的认同感,难以在有限时间被高效的完成工作,而且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自我提升,对于先进的机械设备没有足够的了解。与此同时,我国铁路维护保养的机械化程度不足,很多难度较高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亲力亲为,尤其是在面对恶劣自然条件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之上。从另一个层面上讲,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落后制度的限制,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结果不能够及时的被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铁路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问题。
1.2 工作中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性不强
铁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规模较为庞大,因此依靠一个团队是无法得到完善解决的,需要电务、线桥以及供电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得以实现。而且我国的铁路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货运量以及运行速度都得到了长足提升,这就需要相关团队和部门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也要求各个工作团队之间协同配合能力的提升,实现铁路机械设备的综合维护。因此综合养护需要团队之间的高效配合与及时的交流,需要更好的技术配置以及更佳的员工技能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升协作意识也是其中的关键,但是技术设备的落后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缺乏限制了铁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这也是当前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工作之一。
1.3 维护保养工作缺乏全局意识
我国的铁路运输与欧美等铁路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建设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很多发达国家在进行铁路设计与施工时就将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考虑在内,进行整体的规划,这样就会在后续工作中减少额外的投入。但是我国的铁路设计与建设理念较为传统,在规划阶段缺乏全局考量,从设计、施工到后续的质量管理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统一,而且各个部门之间也没有相应的机制进行沟通,更有甚者新建设完成的线路就需要进行维护保养,这样大大增加了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由于在设计阶段缺乏全局意识,没有相应的预留措施,机械设备在应用阶段的维修次数将增加,同时频繁的改变线路维修参数会严重影响铁路维修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铁路行车,威胁搭配行人的出行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我国铁力机械维护保养方法探析
2.1 提升维修机械化程度
要想提升铁路机械的维护保养,需要实现保养与维修分开的机制,铁路工作人员负责定期的线路养护工作,保证各支线路的有效运行,但是当铁路出现大型故障时,需要由专业的工作对实施维修工作,与此同时需要提升维修的机械化水平,一方面是出于人力成本的考量,使用机械作业能够减少人力支出,另一方面机械作业也有相应的优势,与人工相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更加及时,这样的措施对于完善铁路机械维护保养有着一定的作用。
2.2 完善维修工作的监控验收工作
如上文所述,当铁路遇到严重的大型故障问题需要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时通常交由专业的机械化团队进行,先进的养护维修设备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将资源集中,实现优化配置,但是铁路工务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维修工作的监控工作,制定高标准的维修标准,要求维修团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工作,使得外包工作的工作效果更加理想,实现最终的维修目标。
2.3 提升维护保养的信息化分析控制
铁路机械的维护保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注重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处理,所有的机械检测与维修数据需要全面的收集整理,并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设备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并建立数据库,并且每一次检修得到的信息数据需要更新至数据库,这样大规模的数据分析有助于铁路管理人员发现机械设备的薄弱点,并在相应的部分集中注意力加以解决,根据所积累到的经验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后续的检修中可以根据数据库的有效信息更加快速的发现症结所在,并及时解决问题。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也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数据的科学分析也是提升质量维修管理效率的手段之一。
2.4 铁路设计阶段加强对养护工作的考量
铁路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与考量,尤其是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需要采取健全的措施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量,所有会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需要全面的分析并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线路运行期间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在材料选取时不能够偷工减料,而施工工艺的选择也应当更加的先进,保证线路的施工质量,尽可能提升铁路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措施,减少铁路维修养护的工作量。
2.5 加强铁路机械维护保养的全面性
铁路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是一个大型的工作,需要多个团队以及工作部门的相互合作与沟通交流,进行铁路养护的最终目的是使得铁路能够高效的运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效益,而在养护维修时,需要将建设路基、铁路轨道、架设桥梁、隧道以及电力供应渠道、信号传输、排给水等设施进行综合考虑,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实现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统一,共同为最终的目的服务,使得各个环节出现的故障问题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并解决,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工作中加强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养护与维修等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的铁路机械管理存在着各种问题,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都影响着养护工作执行的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设计阶段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充分的规划,提升维护保养的机械化、信息化程度,实现铁路安全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蔡文宾. 铁路机械维护保养方法探究[J]. 速读(上旬), 2015, (9): 289-289.
[2]赵光辉. 铁路机械的保养方法与探讨[J]. 中国机械, 2013, (13): 128-129.
[3]王肖光.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解析[J]. 大陆桥视野, 2017, (22): 137.
[4]吕伟. 关于铁路机械养护方法的分析[J]. 商情, 2010, (1): 164-164.
[5]李军. 铁路机械养护方法的研究[J]. 科技与生活, 2011, (23): 196-197.
论文作者:孙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铁路论文; 工作论文; 维护保养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团队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