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黄媚媚 马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新生儿128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新生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6.4±1.2)d,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5.3±2.1)d,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短(P<0.05);实验组患儿哭闹率3.13%,对照组患儿哭闹率32.81%,实验组患儿哭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哭闹率明显降低,同时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营造了更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96-01
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至28天这段时期内的小儿,在此阶段内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独立生存,生存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此时新生儿的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适应能力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刺激,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所以新生儿的护理难度很高,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采用更为科学的护理方法【1】。人性化护理旨在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使得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方面都处于舒适健康的状态,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2】。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科病房,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增加了患儿的舒适程度,尤其是患儿的哭闹现象得到了改善,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更为和谐的氛围。
1.资料与方法
1.1我院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病房患儿128例,所有新生儿均没有先天性疾病和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等,所有新生儿家属均知晓研究,并积极配合。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新生儿64例,男性30例,女性34例,体重(2.2±1.4)kg;对照组新生儿64例,男性33例,女性31例,体重(2.6±1.2)kg。两组患儿在性别、体重、疾病类别、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新生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①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充分理解人性化护理模式,树立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意识,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为患者服务,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②尽可能为患儿创造舒适的环境,可以对患儿采取“鸟巢式”体位进行护理,及时调整患儿的暖箱,可以采用遮光布为患儿遮挡阳光,同时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任何操作必须轻柔,并轻声抚慰患儿;③关注新生儿安全感的需要,新生儿处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的第一阶段,此阶段新生儿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要注意关注新生儿安全感的需要,可以播放轻缓的音乐,进行任何操作前都应耐心与患儿沟通,操作时动作轻柔,减轻患儿的疼痛感。④注意与新生儿家属的沟通,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儿父母汇报新生儿的情况,语气尽可能轻柔,耐心向家属解释,体谅家属的心情,同时允许家属在固定的时间内探访患儿,并告知家属各项注意事项。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如下表。
表1.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儿家属不满意者1人,满意者16人,非常满意者47人,护理满意度为98.44%;对照组患儿家属不满意者13人,满意者32人,非常满意者19人,护理满意度为79.69%。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工作始终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工作,在医疗新理念不断提出与发展的同时,人性化护理理念其以患者为中心,始终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为中心,在工作中积极的为患者解决问题而被提出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3】。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由于患者是不能自主表达情绪、情感病症的新生儿,我院引入人性化护理并对入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意识、以新的护理理念指导护理人员尽可能为患儿创造舒适的环境、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轻声抚慰患儿等关注新生儿安全感的需要,另外也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中,体谅患儿家属焦急心态并耐心对患儿家属进行各项告知【4】。最终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患儿短(P<0.05),且患儿哭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可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哭闹率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岳静.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人性化护理方式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20):189-190.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98.
[2]黎筱慧.人性化护理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4):17-19.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14.008.
[3]焦旸,刘晓庆.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25):227-227,228.
[4]李晓萍.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7):42-43,44.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7.018.
论文作者:黄媚媚,马茹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