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的施工过程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工程的质量方面。特别是建筑一些公共设施或房屋时,假如质量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
引言: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增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混凝土的质量得到逐步的提高,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其在土建施工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多的优势,适合用于土木工程建设,其中最为显著的几点就是耐久性好、强度高、可塑性强、结构稳定性好。
一、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截面大、水泥用量大、内外温差大、温度收缩应力大,很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此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正确。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配比,以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等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经济、合理、科学,不得依靠经验进行配合比。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1.2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操作人员往往没有对混凝土拌制的材料进行重量核算与控制。材料的重量需要进行控制,每种材料都需过秤。而施工中,也往往容易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加水过量,将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将残留多余的水分,从而形成了水泡,水泡在经过蒸发后,混凝土内将残留许多气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时间,其指混凝土全部原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开始,直到搅拌结束。而在实际施工中,其搅拌时间往往不足,从而使混凝土混合不匀、易和性不够、颜色不匀等。
1.3混凝土的养护
在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往往会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在混凝土后期水化反应时,需要大量的水,在这个期间并未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致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大降低,而浇水养护的频率也至关紧要,混凝土的水化过程需要连续性,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浇水的频率与水量必需科学性、合理性。
二、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因为不同的建筑用途不同,因此选择的材料也应该不同。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最终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尤其要重视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然而水泥的选择则是混凝土是否符合建筑要求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的建筑对混凝土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水泥时,一定要注意水泥的标号和种类。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也是选择水泥是最重要的重要依据。只有全面了解水泥的各种要素,才能按照建筑要求选择混凝土中的水泥。其次在搅拌混凝土是所需的水也应选用干净的自来水,严禁使用污水、海水、废水。最后在砂石的选择中也要注意根据建筑要求选择不同的砂石骨料,砂石的选择和砂石的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2.2混凝土配料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之前应注重前期配料工作,不仅要确保配料的有足够的堆放场地,还要保证运输配料的车辆进出通畅。并将各种配料分区堆放,以免配料在搅拌前混合,影响后期各材料配比。日常对称重设备的保养和检测,确保设备精准度,才能较好地保证配料的准确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样,搅拌设备及其自动化操作设备的日常维护也至关重要,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搅拌效率。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应用具体如下:(1)对混凝土各配料的配比进行科学计算,保证搅拌的混凝土符合建设设计要求。(2)在混凝土的搅拌环节,应按照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的搅拌装料顺序。针对不同容积的搅拌机定量搅拌,保证充分搅拌,使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3)因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所以对搅拌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操作人员在混凝土的搅拌环节一定要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4)为了保证与混凝土搅拌机的型号和容积相匹配,还应考虑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型号和容积。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混凝土搅拌技术的规范性在混凝土施工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混凝土其他相关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除了选择材料和搅拌技术之外,在具体应用上也有许多专业技术,例如养护技术、浇筑、振捣、侧墙施工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有如下几种:(1)在浇筑技术里面是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车对其进行浇筑,避免了离析现象的产生。并且,在过程中应该确保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在分层连续浇筑时不能够在中间有停歇。同时,在浇筑期间,为了可以及时处理漏浆等浇筑问题,还应该仔细检查预埋件、模板、支架预留孔等部分。(2)在混凝土振捣技术中,是由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再进行振捣,达到将其内中的气泡挤出的目的。这种技术不止可以强化混凝土密度,还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3)在混凝土护养方面,因为混凝土材料会在浇筑和搅拌时发生相关的物理变化,例如结节的出现。因此混凝土护养技术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完善结节。另一方面,混凝土完成浇筑之后,经过时间的过去会受到一定的自然侵蚀,风吹日晒导致的裂缝。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质量。(4)关于混凝土的侧墙施工技术,是在按设计方案铺好了防水设置的侧墙施工中,针对接缝以及围护结构的版面做防渗、防漏处理。拼接模板之前严格检查预埋件位置以及防水层和钢筋数量,固定好模板,让浇筑期间不会出现漏浆问题。
三、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3.1水的质量要求
用于混凝土的拌制的水要求十分明确,并且比较高。首先是不能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杂质,其次是PH值不能小于4,最后是硫酸盐的成分不能超过1%,否则都会影响混凝土制作的质量。在拌制和养护过程汇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沼泽水等都是禁止使用的。海水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3.2水泥的质量要求
水泥品种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土建工程通常使用通用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3.3骨料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作为配料来使用,1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概需要1.5立方米的砂石骨料,砂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砂石的选择时,先通过实验,研究和计算出其物理力学指标、砂石中的杂质含量等。不符合标准的应该予以剔除。除此以外,砂石的选择还应该考虑经济性、优质性和就地取材的原则,人工骨料或者是天然骨料都可以。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土建施工技术标准需要根据施工技术水平进行准确的分析,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指标、水、水泥等材料的技术配比标准,对混凝土施工使用的不同方法进行区分,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果,对施工后的养护、温度、周围环境等多个信息进行准确的衡量,改善土建施工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品质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83.
[2]铁兰芬.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2017,8:207.
[3]吕新东.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6,8:244.
论文作者:苏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砂石论文; 土建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