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分析论文_蔡艳梅

对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分析论文_蔡艳梅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都江堰市供电分公司 四川都江堰 611830)

摘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带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在此背景下,智能电表以其所具有的信息采集自动化、多种保密、历史信息记录、数据监测等功能在电网运行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以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对智能电表及其应用的了解,促进其在故障抢救中作用的有效发挥,为该技术的完善与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智能电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

引言:

低压电网故障抢修是电网管理与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对供电稳定、安全与可靠存在密切关联性,是影响电力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传统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现场勘查进行故障信息收集、分析与确认,其工作效率不高,故障判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基于智能电网改造,将智能电表应用于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提升抢修速度,推动电力事业优化发展。

1智能电表

分析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的应用,首先需对智能电表具有较为清晰与全面的了解,掌握智能电表特征、优势与应用重要性。便于保障智能电表应用科学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实现智能电表应用作用的充分发挥。

智能电表(Intelligent meter)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下的产物,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测量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等构成[1]。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智能终端除具备传统电能表电量计量的基本功能外,基于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报警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结合应用,也具备双向数据通信功能、自动抄表功能、用户端自动化控制功能、多种费率双向计量功能、防窃电功能、过压保护功能、报警功能、显示功能等[2]。因此,在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应用智能电表,有助于促进预购电制的实施,为用电用户购电、用电提供便利,解决电力企业收费难问题。与此同时,智能电表应用无需人工抄表,且具备用电信息记录与电量可查询功能,便于电力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此外,智能电表的电磁抗干扰水平高,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能够通过对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进行失压、过载、失流、逆相序等故障判断与事件报警。对此,依托智能电表所具有的功能与优势,将其应用于故障抢修管理中,能够为故障抢修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用电事件信息,为故障电源点判断、故障成因分析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增强故障判断准确性、时效性,提高故障抢修速度,降低故障对电网稳定与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

目前,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智能电表作为智能化投资主要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其投资规模已经达到到400亿元,预计2016年~2020年期间,我国智能电表投资规模将超过340亿。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电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智能电表将在电网能源配置、负荷预测、故障分析、电网需求侧智能化管理、电网用电技术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而低压电网故障抢修则是其在故障分析领域中的重要体现与典型代表。

2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的应用

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故障抢修系统上,即故障抢修系统能够依托智能电表进行用电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实现故障位置、故障成因的准确与及时确定,从而保证故障抢修速度的有效提升。为进一步了解智能电表的应用,采用试验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如下。

2.1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系统现状与智能电表应用构想

就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多数电力系统已经完成电网自动化建设要求,在电网运行体系中配置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抢修管理系统等。基于系统及系统结合应用,电力企业用电管理质量与供电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传递、处理与监控功能为一体的系统,能够通过电能表、通信设备等实现用电用户用电信息的有效采集与传输,并在主站系统数据处理下完成信息分析,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准确、及时掌控,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与此同时,故障抢修管理系统(TCM)是上海市电力公司提出的用于电网故障抢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CM通过实现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与PMS(Plant Management System,生产管理系统)的结合应用具备了综合管理功能,并在综合指挥系统构建下,实现故障抢修与日常管理业务(包括用电用户信息、计算停电信息、资源分配等)的一体化管控,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电网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3]。此外,综合数据业务平台IDP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入,为电力生产控制区域内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平台,实现系统应用的有效集成,便于电网自动化管理整体水平的强化。

就当前系统应用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已经能够电网故障信息、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故障定位、故障登记、资源配置等业务要求。但由于系统与系统的集成仍存在一定限制,用电信息共享水平不高,无法对低压电网故障、低压非电网故障进行快速识别与定位,影响故障抢修效果。

对此,如何打通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电力用户用电采集信息在故障抢修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接入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基于此,设计在故障抢修管理系统中科学配置智能电表,基于智能电表获取用电采集信息,实现对故障的自动化识别、判断与定位,提升电力企业低压电网故障抢修工作质量与效率。

2.2基于智能电表应用下的系统设计

2.2.1系统设计之“结构”

应用故障抢修管理系统实现故障快速诊断与精准定位是本次设计所需达成的主要目标。强调通过创新设计促进故障抢修管理系统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有效继承,实现对供电侧电网与售电侧电网相关数据的及时采集、分析与处理。因此,系统结构需要实现智能电表与故障抢修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涉及到故障抢修管理系统、电力童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综合数据平台IDP三大部分。

2.2.2系统设计之“技术”

为实现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需在信息管理大区的网络服务体系中配置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实时数据的对外提供。与此同时,综合数据平台IDP与电网自动化系统连接,基于电网自动化数据服务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采集间隔设置为4秒,采集数据存储于综合数据平台的中央数据库。此外,综合数据平台IDP与故障抢修系统连接,基于综合数据平台IDP数据查询服务进行实时数据获取,获取时间间隔为30秒,获取数据由消息服务组建传递到应用服务,以便工作人员从系统中进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调用[4]。

2.2.3系统设计之“通信”

综合数据平台IDP是实现电网自动化系统与故障抢修管理系统通信的核心所在。对此,在系统接口设计过程中,需完成综合数据平台IDP与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接口设计,综合数据平台IDP与故障抢修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与此同时,利用Web service技术确保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故障抢修管理系统数据的有效交互。

2.3智能电表应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系统试验效果

通过试验验证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了解智能电表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在此过程中,以某小区为试点,根据系统应用相关要求,进行用电信息采集与上报,并通过故障抢修管理系统进行故障分析与排查,进行故障分类与定位。在示范小区选择过程中,应保证小区硬件设施水平良好,能够实现电网一次接线。与此同时,在试验过程中需保证箱变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外,三相失电故障试验结束后,需采用逐步恢复方式进行不同区域供电的恢复,并利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系统进行情况判断。

结论:

总而言之,智能电表的应用是电网运行系统智能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已经成为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存在。对此,在明确认知智能电表优势,掌握智能电表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其科学应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中,可有效提升故障抢修系统智能化水平,低压电网故障影响,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荆仲毅,张琳.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1):273-274.

[2]赵敏.智能电能表检测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矿业装备,2018(05):112-113.

[3]刘万庭.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通讯世界,2018(09):160-161.

[4]李继军.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剖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76.

论文作者:蔡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对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分析论文_蔡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