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治坤

探析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治坤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重庆? 荣昌? 402460)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外科手术切口患者,按照抗生素用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围绕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分析所有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和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是20%,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是20%,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11.1%;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6%,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是6.6%,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2.2%;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和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围绕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极大的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普外手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367-02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若发生感染,直接增加患者的病痛,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的患者可出现脓毒血症,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质量[1]。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投入,给医院的就医困难又增添了难度。现就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外科手术切口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手术切口患者,按照抗生素用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6例,女29例,年龄范围18~52岁,平均年龄(33.2±3.1)岁,病程范围5~15天,平均病程(9.6±0.6)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范围16~50岁,平均年龄(31.8±2.9)岁,病程范围6~14天,平均病程(9.5±0.6)天。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抗菌素,选用品种:磺苄西林、头孢美唑、头孢唑啉等。观察组围绕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品种与对照组相同,且使用的抗菌素都以一、二代头孢为主,单一药物治疗,除个别特殊情况才二联抗菌药。用药时间上,观察组以术前0.5~1小时给予患者使用抗菌药,术中持续给用药(手术时间>3小时以上),追加一次,给予第二剂(这样可以在最佳时间内抑制细菌繁殖,缩短术后用药时间),若有必要术后再给一次,但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上最多延长不超48小时。对同一类切口,同一种疾病手术治疗方案,两组使用的抗菌素品种、次数和给药剂量都是相同的,只是首次给予的抗菌药物时间不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分析所有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和单一药物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类型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切口)。切口感染表现,患者的切口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肿、触痛、发热等现象为轻度感染,若患者的切口处出现渗出液可为严重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9例,占20%,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占6.6%;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在一类切口上发生感染2例,占4.4%,在二类切口上发生感染3例,占6.6%,在三类切口上发生感染4例,占8.8%;观察组中患者在一类切口上发生感染1例,占2.2%,在二类切口上发生感染1例,占2.2%,在三类切口上发生感染1例,占2.2%;观察组患者在不同切口类型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两组患者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单药物治疗发生感染5例,占11.1%,观察组患者单药物治疗发生感染1例,占2.2%。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经过上述研究,发现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有:手术室条件限制,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时间过长,术中病人保暖不当;患者个体差异,如病人抗体差异,年龄因素,自身基础疾病情况,特别是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血糖过高更易引发感染;季节因素(夏季感染率要远高于其他季节),手术操作过于粗糙,术后护理不当,病房环境较差[2],都是导致感染多发的因素。

为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制定以下措施:严格按照规定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术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严格控制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参加手术的人员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要充分认识到急诊手术易发感染,加强护理措施,病房要及时的通风,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勤消毒[3]。

这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发生率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切口类型感染总发生率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切口感染发生率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围绕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极大的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了医患双方的双赢,临床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王贻东,徐红全,王涛等.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1):207-208.?

[2]吴晓梅.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0(12):14.?

[3]安世荣.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6(23):114-115.

论文作者:王治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探析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王治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