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臧勇,苏海波

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臧勇,苏海波

烟台山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论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使用展开讨论,简单分析了当前道路工程面对的质量困扰和安全隐患,并从道路施工新材料的优点出发,重点探讨其应用状况。

关键词:市政道路;新材料;实践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日渐完善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道路施工工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出行方式也有了更高要求。新材料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材料、新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1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普遍存在的问题

想要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施工质量,那么就离不开合格的施工材料、严格的施工操作把握以及施工管理等,除此之外,由于技术上的滞后性,使我国的道路施工水平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市政道路交付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对路面上的行人与车辆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若是不能将这些安全隐患问题从施工阶段彻底清除,那么将会对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与企业的生产运输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路面裂缝

道路裂缝是道路施工中存在的最大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横缝、纵缝、网裂,这些主要与天气原因、来往车辆、温度等相关联,城市道路的主要材料是沥青,引起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道路沥青的特性引发的,在路面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由于车量较多,使其超过疲劳强度,地面开裂,并逐渐向四周发展,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反射裂痕,直接导致面层破坏,开裂的宽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并且一部分沥青路面在低温状态时,其强度会有所增加,但是其变形能力却会随着刚性的不断增大而出现降低的情况。也就是说一旦温差过大,很有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错层等情况,开裂时,一般都是横向间隔性裂缝,这都是由于基础强度不足导致的。

1.2结构破坏

由于不同强度的荷载会对路面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在长时间投入使用后,路面的承载力会逐渐减弱,并且路面从面层结构开始,建筑材料慢慢剥落,如果材料松散状况较为严重,将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

1.3车辙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压痕,在公交车站台和上坡过程中,在高速公路的进口、出口、缴费站或一般公路的交叉路口等减速或缓行区都容易出现车辙,这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变形,这样的情况导致的路面变形是不可恢复的,给道路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温度是路面发生车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抗车辙性能越小。

1.4腐蚀性损坏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公共交通使用需求的逐渐增加,道路的使用概率较高,路面的油渍和积水对路面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传统的沥青混合料在长时间的腐蚀作用下,表面结构极易受损,使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降低,严重威胁过往车辆的安全出行。

2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新材料的实践应用

2.1SMA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道路工程建设材料,它以优良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而闻名于世。SMA作为一种新型路用材料,目前的推广情况较好,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普遍认可,这一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优越性,适用于大部分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MA混合料采用的沥青较为黏稠,不仅如此,该材料在运用过程中还有较强的嵌挤效果,抗反射能力强。同时,其粗糙表面构造也增加了材料自身的抗滑性,使用时间更加长久,整体运行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好的。

2.2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

微表处稀浆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材料,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中。该材料采用合适级配的石屑、砂浆、填料以及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渗剂等,依据固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在材料的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摊铺量的控制,将其摊铺厚度控制在0.5~1cm。该材料施工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有效节省施工时间,增进施工进度。同时,此材料不易渗水,能够有效防止路面积水进入道路内部结构以及路基中,减少了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的产生。此外,在路面由于受到车辙影响而受到损伤时,也可以通过微表处稀浆混合料进行路面的快速维护。

2.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车辙是市政道路中的常见问题,对此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能够全面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水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作为混凝土添加剂,在混凝土搅拌工程中添加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较为简单和方便。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市政部门已经对该材料进行了实际应用,但还未系统认识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作用。

2.4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运用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制成,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缓冲材料,它具有闭孔结构、吸收性小、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机械强度较好等优势,具备硬质的结构特性,抗冲击能力良好,有足够的能力通过改变和恢复形状缓冲外界冲击力,它独立的气泡结构会使小面积的损伤不会破坏影响到整体道路。而且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是可回收的材料,可以回收使用。

2.5新型可再生沥青混合材料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是历来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必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近年来,新型可再生沥青混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材料种类时,应按照工程实际使用需求、当前地域的地质条件、运输路线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新型沥青混合料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预防路面变形,由于这种材料的承压能力较强,且表面摩擦力较大,常用来作为混合添加剂。另外,新型沥青混合料制作方法简单明了,操作简便,整体性能较好。

2.6道路防水新材料

为保证道路质量,还应关注道路防水的新材料,传统采用“二油一布”形式土工布防水层,通过土工布调整路基路面集料的级配组成,加强道路的排水抗裂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如水泥胶粘剂、聚氨酯密封胶、复合防水卷材也应用在了道路防水排水工程,复合防水卷材提供了更加优秀的防水效果,复合防水卷材施工的最佳施工环境为温度5~25℃、风力5级以下,且要避免下雨天气。施工过程在接缝和收头处用袋状松散重物压稳,防止复合防水卷材变形或起鼓,还要注意晒水养护。施工要求搭接宽度≥100mm,相邻复合防水卷材的接缝需错开1/3~2/3宽距,水泥胶粘剂、聚氨酯密封胶应用于流水口,收缩缝等位置,提高常见容易出现水损害位置的防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选用性能更佳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其优越性显而易见。针对道路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选择最恰当的新型材料,通过多种材料结合施工的方式,灵活调整施工方案,同时,选择与之匹配的新型施工技术,以满足提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们安全出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靓,石伟,王春伟.相变材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04):933-937.

[2]曹长斌,罗阳明,李文虎,等.聚乙二醇对沥青及其混合料储热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3,(04):137-139.

[3]司伟,马骉,汪海年,等.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弯拉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04):885-890.

论文作者:臧勇,苏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臧勇,苏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