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225400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真正的教育艺术不是用眼睛教育孩子,而是用心灵去观察孩子的世界。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才能谈得上爱学生,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关键词:爱 教育 沟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旋律,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让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首先,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要与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今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第一学期期末转来里一名男同学,名叫田刚。刚来时他表现很出色,成绩也比较优秀。我也很欣赏他,渐渐地我们师生关系很融恰,有话他总愿意最先坦诚告诉我。后来,我从他口中得知,他的父母早已离婚,母亲因为受不了父亲酒后的拳打脚踢才离开了他们。也因为父母的离婚,他几乎成了一名“孤儿”,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有家回却没人关心没人管的野孩子,他自己很苦恼,和同学打架被罚过款,没少挨父亲的打骂,听后,我为他感到悲哀和惋惜。我也鼓励他说:生活有时很无奈,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不管以前怎么样,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勇于改正错误,积极向上还是好学生。反过来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有这么多的经历也是件好事。就是这样我对他比较迁就、比较宽容,第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本学期在开学的前几天田刚就事情不断,不是和其他同学打架,就是逃学不做作业,进办公室成了家常便饭,我也没少和他谈心教育,可是却收效甚微。记得有一回,他又被“请”进了办公室。一看英语老师的表情就知道他这次闯的祸可不小。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次他回家作业又没做,老师让他补上可他却把自己的本子也撕了,其他同学借给他本子也被他揉揉扔进了垃圾桶,其他老师听后也连连说这孩子没救了,我也觉得和他说再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后来的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其他同学帮他找优点,最初每位同学对他的缺点如数家珍,却怎么都找不到他的优点,他的脸变得越来越阴霾。于是我鼓励同学在善于帮别人找缺点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看看我们班上谁最富有智者的眼光,能去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欣赏别人。于是有同学开始说他的优点:“他的管理能力很强能当班长。”“他跑步很快。”“他独立很强,回家都是他烧饭的。”……我发现他的脸又开始有了笑容。在之后的每一次,我都利用机会去表扬他,适时地鼓励他,慢慢地他开始变了,去办公室的次数越来越少,在期中考试中,他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都及格了,语文更是考了116分的高分,让其他同学对他刮目相看。经历了这件事,让我感慨也很多。曾经有人告诉我:“班主任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快乐的。”当时我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只觉得班主任有太多烦心的事,却怎么都不能感受这其中的甘甜。现在,我有了些明白,其实,在我工作期间,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快乐成长,变得有知识,讲礼貌,这就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作为一个父亲,我只能体会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但作为班主任,我却能感受四十多位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宝贵经历。
其次,要无条件地去接受每一个学生,真诚地爱他们。好学生人人都爱,但要爱一个“坏”学生却并非那么简单。现在想来在和田刚的接触过程中,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在评判他,把他归为坏学生这一类。所以最初的交谈都是无功而返,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其实对学生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自控能力差,还不懂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当他们犯错时,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以老师的爱心去呵护学生。学生离不开老师的爱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鲜花离不开雨露,小草离不开土壤。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与其说是转变他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转变自己观念的一个过程,让自己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学生。其实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和不足,作为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爱他们,接受他们。在教学上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最后我觉得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才能谈得上爱学生。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成为朋友,才会让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进展得更顺利,才能真正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命英 重过程与方法 提高备考效率.教师,2012,12。
[2]郑益生 杨继武 高校德育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3]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论文作者:夏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我也论文; 之于论文; 好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