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 本文通过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和 MRI检查分析,进步明确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病因、分型以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腔隙性脑梗塞诊治的认识,以便更好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 MRI检查结果。结论 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脑室周围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发现脑干、颅底、颅顶的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一般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出现。但约40%的患者可急性起病。约20%~25%的患者卒中前有TIA病史。腔隙综合征为腔隙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典型的有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瘫,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及感觉运动性卒中等。以纯运动性偏瘫最常见,约占30%~60%。病灶的部位与临床表现关系密切。许多腔隙综;合征有梗死灶发生的典型解剖区域:纯运动性偏瘫多位于内囊后肢、脑桥或中脑大脑脚腹侧;纯感觉性卒中多位于丘脑后外侧核;感觉运动性卒中多在丘脑后外侧核邻近内囊后肢处;共济失调性轻瘫和构音不良-笨手综合征多在脑桥腹侧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和内囊膝部等。由于一些神经解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某些部位的腔隙灶尚不能满意解释。下面将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MRI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概述
穿支动脉是脑动脉大分支的终动脉,管径在40~900μm,多数在100~500μm。易阻塞的穿支动脉多起自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常见于豆纹动脉、丘脑穿支动脉、中脑旁中央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等。来自大脑前动脉和椎动脉的穿支动脉阻塞较少。穿支动脉阻塞后,缺血的脑组织经水肿、细胞坏死、组织液化及巨噬细胞浸润等病理阶段,最后形成类圆形小囊腔,外周由增生的胶质纤维包绕形成囊壁,境界清楚。由于胶质纤维收缩,病变后期囊腔轻度皱缩。
2 MRI影像学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在SE序列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PDWI上呈稍高信号(图1-4-11)。病灶的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程关系密切。梗死灶的病理改变是由缺血水肿、细胞坏死向组织液化逐渐演变,因此病灶T1、T2的延长基本也呈渐进性发展,即病程愈长,T1WI上信号越低,T2WI上信号越高。在显示腔隙性脑梗死较早期的病理改变上,T2WI比T1WI敏感。梗死发生后1~7天的病灶,T2WI可以敏感发现,但T1WI却不能显示。T1WI上,病灶信号的明显降低大多出现于发病l周以后。随着组织坏死液化程度的逐渐加重,病灶T1 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愈加显著,至囊腔形成阶段,则信号近似于脑脊液。梗死灶周围的胶质增生在PDWI和T2WI上呈高信号,通常在PDWI上易于显示,表现为较梗死灶中心信号稍高的环状影。在MRI上,病变进展期所显示的梗死灶通常较后期为大,这是由于灶周脑水肿和胶质增生引起T1、T2延长的缘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至囊腔形成阶段,脑水肿消退,病灶范围缩小,呈边界清楚的小囊腔。与CT增强检查所见一样,MRI的Gd DTPA增强检查,病变进展期可出现斑片状或环状强化。强化多见于梗死发生4天以后,90%出现于发病后2~4周。
MRI具有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功能,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无骨性伪影干扰等优点,在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早期发现病灶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发生于小脑和脑干的腔隙性梗死,因后颅凹骨伪影的干扰,CT通常不能显示,但MRI容易发现(图1-4-12)。位于丘脑内侧,脑干边缘,小脑蚓部及侧脑室周围,白质的腔隙性梗死灶因邻近脑室或脑池,T2WI上易受脑脊液高信号的掩盖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而被遗漏,采用FLAIR序列,可抑制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信号,将病灶清楚显示出来。常规SE序列难以显示卒中发作后最初几小时的局限性脑缺血改变。DWI能敏感显示缺血早期细胞毒性水肿阶段的脑组织异常,发现卒中仅2小时的腔隙性缺血灶,同时可将新梗死灶与以前的梗死灶及脱髓鞘等病变区分开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脑卒中发病,表现腔隙综合征,影像为位于基底核、内囊、丘脑、脑干及放射冠等脑深部结构的腔隙状病灶,直径2~20mm,多数为5~10mm,MRI的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是腔隙性脑梗死典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颅内某些病变,如吸收期出血,脑瘤以及脑动脉大分支的阻塞,均可产生类似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临床常可误诊。CT、MRI能显示这些病变各自的病理特点,可与腔隙性脑梗死区鉴别。因此,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以及与有类似临床表现病变的鉴别上,CT、MRI具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上,腔隙性脑梗死应与有相似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陈旧性小出血灶以及某些脑内囊性病变相鉴别。血管周围间隙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周围的潜在间隙,从脑表面伴随穿支动脉进入脑实质,多分布于基底核区及颞叶内侧。在高血压等病理因素作用下,此间隙可扩大,并为脑脊液所充盈,从而在CT、MRI上显示出来。横断面上,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呈类圆形,CT上为低密度,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类似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周围间隙多见于基底核区下三分之一,直径一般不超过5mm,MRI各脉冲序列及加权像上均与脑脊液等信号;而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基底核区上三分之二,直径多大于5mm,在质子密度加权和FLAIR上信号高于脑脊液。根据二者各自的MRI特点,可以区分。MRI上,血肿吸收后周边常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所形成的环状低信号带,尤以T2WI明显,具有特征性,不难鉴别。脑变性、中毒和脑炎病变后期常形成囊腔,可类似腔隙性脑梗死灶,仅凭影像表现有时难以区别,鉴别诊断应紧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资料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朱明,王松.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01).
[2]范刚峰,张微微,黄勇华.影响脑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09).
论文作者:孙永凯,孙玉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动脉论文; 信号论文; 病灶论文; 脑梗死论文; 脑脊液论文; 基底论文; 丘脑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