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华侨教育之我见_方言论文

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管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语论文,管见论文,基因论文,海外论文,华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关于华文教育的再认识

研究如何提高海外华文教学的质量与实效,既要从“全球性华文热”的现状着眼,把握发展趋势,适应广泛需求;又要审视区域性特征(如东南亚、欧洲、北美华文教育的不同情况)与学生群体差异(如华裔与非华裔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本文所阐述的华文教育,是指“对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在居住地实施的中华民族通用的现代汉语语言文化教育”。从这一界定出发,结合区域特性和学习需求来看,华文教育既要承担民族文化的承传,又要传授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语言技能,还要促进华人圈与国际性的双重交际。这既是华文教育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华文教育质量与实效的基本目标。

基于海外华人社会的构成与历史传衍、语言文化积淀等因素,华文教育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所谓“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是指华文教育在施教之前,学生多少接受过汉语影响,尽管影响程度、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在施教过程中,又受到非母语(居住国通用语)和异化母语(不规范的家庭社区方言)的双重干扰。由于汉语并非居住国第一使用语言,华文教育显然不是第一语文教育;但华人学习华文的要求,又大大超越了一般第二语言教育,或称外语教学通常达到的工具性的范畴。毫无疑问,华文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应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掌握、听读说写的技能、思维能力与方式、心理认识与认同的融会贯通。也就是达到“语-文-思-心”的统合。

从这样一种通常外语教学难以抵达的高度,着手提高华文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当务之急是实现华文教育的语与文的规范及其与人文素质的融合,实现教学的区域性与国际性、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合。

二 华文教育中“语”“文”的再分析

语言、文化的“姻缘”,是否与海外华侨学生学习汉语的效果构成正比,以至形成一种“优势”呢?从教学实际考察,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却存在种种问题,诸如语音不准,听说不清;识字量少,读写不能;语速缓慢,思维阻滞,表达不畅等等。究其原因,恰又与“含有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带来的负而影响(负迁移)相关联。

学习汉语的华人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学前已能讲中国的某种方言。华文教学无疑应发挥这一优势,促进其正迁移。但由于他们的方言在家庭或社区中自然习得,且口语与书面文字、词汇是相互分离的,因此这种“先人为主”的语言基因与他们所要学习并用于交际的规范的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隔阂。从父母习得的语言优势,往往变成了接受华文教育的“先天屏障”。也就是说,华人子女接受华文教育时要完成“父母语”向“教学语”的第一重转换。当然,华文教育的理想语境是普通话教学,可从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普通话教学、方言教学、英语或所在国第一语言辅助教学以及上述多种语言并用的复杂情况。(笔者在欧洲曾见到,老华侨与新移民为子女接受华文教育是用方言还是普通话产生了分歧。个别华文学校,因教师只用普通话教学,而不能用方言教学,竟被部分家长“炒了鱿鱼”。)这样,势必要求学生再完成不规范的教学语言向规范的现代汉语的第二重转换。

由于汉语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在语音、语词、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音中表现尤为显著;由于汉字不是拼音字或称表声字,而是代表音节的表义文字,识字本身不能解决方言读音的规范问题;由于汉字本身还存在着字形繁与简的差异,在华文教育中,还须完成“语”与“文”之间的转换,这估且称作第三重转换。这样,“语”、“文”之间的种种差异交错混杂,给华文学习带来了多重障碍。

海外华文教学中的问题,最终还要从“语”“文”的根本上加以解决。古人所谓:轻语言、文字,“犹渡江弃舟楫”,正切中了语言教学的实质。

三 语、文的规范与统合是华文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分析海外华裔学生汉语学习过程的特殊性之后,有必要从汉语的内在规律来探讨越超上述障碍的办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化形式,是以作用于听觉的有规则的音响为载体,传达一定的意义和感情。文字,是语言的具形化,是以作用于视觉的有规则的文面符号为裁体,表示一定的语音与语义。任何语言,其表义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音(口语)、形(书面语)的物质载体;同时也不能脱离公认的对载体加以辨识与认同的规范。所谓“约定俗成”,约定即“规范”,俗成即“公认”。否则,口语声杂音乱,书面语形歧体异,将无法实现交流与传递。这也正是《荀子·正名》所谓:“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因此,学习并掌握任何语言,都不能缺少“基本功”——发音准确、书写正确。

华文教育中,“语”的规范,只能通过普通话教学,消除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与隔阂;“文”的规范,也应以推广规范的简化字,解决常用字的化简与划一,消除异体字、古今字并逐步取代繁体字。

我们所说的规范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从使用的空间来看,长江流域及江北广阔的地域、占国内70%以上的人口都使用普通话;从发展的时间来看,自13世纪宋、元以来,普通话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演变、成熟的渐进过程,从官话、古白话、白话文、国语到普通话,逐渐为广大使用者所接受。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更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官方语言的权威性。伴随社会开放和经济实力增长,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华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强调“推广普通话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递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全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国务院〔1992〕63号文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94)43号文件]。

学习普通话,绝不是消灭方言,而是要消除语言隔阂,更好地发挥华语的交际作用。方言的形成,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复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心理与生理等等原因。方言中的一些语音词汇甚至与当地生活、民风习俗黏着在一起。作为补充,方言使中华文化圈众多成员共用的汉语丰富多彩。然而,作为地域语,方言的交际毕竟受到空间局限,使用人口也相当有限。我们可参照部分方言区人口统计表:

国内上述方言区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且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区内掌握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至于海外华人,尽管遍布全球,但所用的方言基本为上述五种。作为代代相传的“乡音”,方言在华人社区中起着交流、沟通、传递与传衍的重要作用,成为维系侨团组织、华人群体的凝聚力所在。但侨胞要走出华人社区,迈和世界,用华文为居住国服务,与祖国同胞沟通,用华文参与世界经济、文化运作,还是应当学习掌握普通话。

我们所说的用简化字认读、书写,是指1964年5月颁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的2238个简化常用字。不包括已严令废止的其他简化字,更不是随意简写、草写的错别字。解决书写与认知的困难,逐渐实现汉字的简化,这既是文字改革的趋势,又需要经过慎重研究、长期实验的过程。目前通行的简化字,正是在从俗从简、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根据识认清晰、书写便捷、符合汉字形声规律与规范的原则,慎重推广的。实践证实,在消除异体,取代繁体,减轻识字负担,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等方面,确有成效,也在海内外广为接受。如果华文教学抓住识字阶段,强化“语”(普通话)和“文”(简化字)的规范认读和书写这一关键环节,势必从音、形、义的结合上,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

应当引起华文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是,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已对语言规范化提出了更紧迫、更严格的要求。仅以计算机汉字输入为例:“拼音法录入”,无论键入汉语拼音还是注音字母,电脑都要根据普通话语音识别、检录。“字型解构法录入”,无论偏旁加笔顺检字还是字形拆解组合检字,都要依据文字书定的规范。如若不在华文教学中解决“语”“文”的规范与统合,汉语学习则将滞后于汉字处理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据《光明日报》1997年9月28日讯:中科院自动化所汉王科技公司与IBM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汉王听写输入系统”。该系统是汉王笔输入软件与IBM语音识别核心技术的集成产品,既能听又能写,可完全脱离键盘进行汉字输入。其语音识别核心技术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第一个连续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也是第一个达到实用化要求的语音识别系统。每分钟可平均输入150个汉字,对普通话识别率一般可达90%以上,对发音清晰的标准普通话识别可达98%。如普通话讲得准确清晰,一般用户输入加上修改,可轻松地达到每分钟60字以上。据专家预测,今后10年内,语音识别和其他智能非键盘输入方式将成为汉字输入的主流。显然,汉字输入将不再是华人使用电脑的障碍,但基础必须建立在“语”、“文”的规范之上。

四 实现语、文规范统合的途径

作为华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清教与学中尚存在着“语”、“文”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还应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下大力气解决语文的规范,提高华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首先,结合华人子女语文学习的规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例如,抓住儿童少年语文可塑性强的特点,抓住学习华文的两个过渡阶段——从父母或族员自然传授向学校教师正式教授的过渡和从口语向书面语(识文断字读书)的过渡,强化“语”、“文”的规范,强化拼音、识字、朗读、书写统合训练。从起点上杜绝杂乱现象,打好“言文合一”的基础。

为此,教会学生《汉语拼音方案》,使之获得拼读与正音的科学方法,掌握学习华文的辅助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汉语拼音方案》使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与国际音标对应,具有系统、严密的拼读标示规则,是1963年国际音标学会正式通过的汉语教育标准拼音音标。学好汉语拼音,不仅解决读音规范问题,消除方言异读的障碍,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查字典辞典、正音正读、扩展识字量等自学能力,还有助于掌握计算机中文输入的操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受益终生的事情。与《汉语拼音方案》相比,旧式注音字母也是一套汉语拼音音标。但注音字母借用笔画符号,书写不便,更不便于国际通用,且在计算机汉字输入时还需键码转换。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近年几次提到,“罗马拼音取代注音符号”乃必须趋势。因此,作为语、文规范化与技能化的基础,学习汉语拼音还是首选方法。

其次,规范授课教材、加强教师培训要下大力气,建设符合海外学生需求实际的汉语教材,改变教材陈旧、无序的状况。配合教材的使用,如能制做一些多媒体音像辅助教材,或针对华人社区使用的方言,编制与课文对应的普通话与方言异读对照表、普通话与方言常用词汇或语法差异对照表等等,帮助海外华文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语境,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定会起到提高华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的作用。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海外华文教师还应定期回到国内进行普通话学习和教材教法培训。

最后,提高华文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还在课堂,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海外华文教师。兼顾海外华人学习华文的特点,许多教师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如“先方言,后普通话”,“双语互补、求同析异、再过渡到普通话教学、普通话课堂交际”等等。的确,在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时,往往过多强调差异性,以至将这种差异夸大到不可逾越的程度。其实,作为汉语整体,普通话与方言还是同源同族,所谓差别不过是质同而流变,则同中存异。如能引导学生归纳相同,辨析相似,体认相异,再辅以汉语拼音作为比析的“中介”,模仿声、韵、调的变化,学生们自会在兴趣盎然的训练中形成语感,自然而然地将语文规范寓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之中,从打基础时起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标签:;  ;  ;  ;  ;  ;  ;  

母语基因的非母语教学:华侨教育之我见_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