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片对冠脉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91例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服用10mg剂量的32例,B组服用20mg剂量的29例,和C组服用40mg剂量的30例;随访半年至1年后,对比前后冠脉斑块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20.0处理软件,均数±标准差、t检验方法及方差分析分析相关性。结果:三组中斑块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片具有和常规剂量、大剂量同等稳定斑块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很多。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阿托伐他汀片
【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15-02
前言
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认识的逐渐提高,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死亡率却仍然在持续性增加[1],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从生活方式改变到危险因素预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严格执行,大力宣传,才能更多的挽救冠心病的患者的生命财产。
近十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从各种脏器损坏到普遍接受,再到冠心病的基石药物,地位逐步提高,而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显著作用[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治疗非常有效[3]。文本主要讨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片,对冠脉斑块治疗后,其大小以及临床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的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程度介于50%~70%的患者152例(由两名及以上有PCI介入资质的医生经验性评估的狭窄结果),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片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三个组,A组为服用10mg阿托伐他汀片组49例,B组为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片组51例及C组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片52例。随访半年至一年,其中失访28例,拒绝复查血管内超声33例。最终纳入实验人数A组32人,B组29人,C组30人。
1.2 方法
对比每一例患者的实验室生化检验: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数值的变化,以及通过冠脉血管内IVUS超声检查,计算斑块负荷面积的前后变化。
1.2.1冠脉血管内IVUS超声检查采用Boston Scientific的型号编号为iLabONDALC850机型。生化检验采用肝素钠抗凝管,Beckman LX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数据的趋势进行描述,组内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内比较中,A组中只有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化验指标和斑块负荷面积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B组中有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化验指标和斑块负荷面积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C组中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化验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斑块负荷面积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组间比较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3.讨论
中国是人口大国,虽然人们已足够重视,但因基数庞大,冠心病的发病率仍逐年提高。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危险因素中血脂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有研究显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是参与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蛋白[4]。同样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不仅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而且有明显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效应,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5],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治疗非常有效。而阿托伐他汀片是一种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内的生物合成来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的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其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对于纯合子和杂合子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性脂类代谢障碍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VLDL)和甘油三脂(TG)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本文通过对比三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片在临床中的应用发现,随着剂量的增加,血脂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肝酶的升高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我们要观察的斑块负荷面积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有研究显示,大剂量的强效他汀在显著降血脂的基础上,有缩小斑块体积,但本文未纳入80mg组,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回顾本文,在A组和B组对比中可发现,服用10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片组与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组同样具备稳定斑块,降血脂,不升高肝酶等优点,且费用却能显著减少。因此,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而言,服用10mg剂量阿托伐他汀片足以满足需要,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来说,仍推荐大剂量、强效他汀。但是本文样本量偏小,为了能更好的观察小剂量他汀的获益风险比,则需要更多的大样本来验证结论。
【参考文献】
[1] Fox CS,Evans JC,Larson MG,et al.Temporal trend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from 1950 to 1999: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Circulation,2004,110:522-527.
[2] Grobbee D E.Statin treat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urden[J].Drugs,2003,63(9):893-911.
[3]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on Group.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2,360(9326):7-22.
[4] GU GL,XU XL,YANG QY,et al.Effect of CETP polymorphism on atorvastatin lipid-regulating effect and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Med Sci Monit,2014,20:2824-2829.
[5] Rosenson R S.Statins in atherosclerosis:lipid-lowering agents with antioxidant capabilities[J].Atherosclerosis,2004,173(1):1-12.
论文作者:夏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统计学论文; 脂蛋白论文; 剂量论文; 胆固醇论文; 冠心病论文; 转氨酶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