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特点及应考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论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阐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先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要学会关心别人》或《谈回报》,你才能把握准生发的角度;即使是1994年的以《尝试》为题的记叙文,你也得首先弄清“尝试”的含义,弄清“尝试”是一种有预期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总之,高考作文一定要“限意”,因为,高考作文除了检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至少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目的,即通过检测审题能力来检测考生的思维素质,特别是理解能力。
2.限体:即对考生行文所采用的文体,作出了或明显或隐含的规定。
3.限时:这一点考卷中虽未对“作文”一题作出什么明确的限制,但整个考试总共只有两个半小时,作为第五大题的作文,总以在60分钟左右完卷为宜。为此,高考作文的篇幅,一般规定在600—700字之间。
此外,高考作文还是一种“功令性作文”。平日为文,直抒胸臆,你可以唱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高调,笑骂由人,我行我素,率笔挥洒。高考作文则不行,高考作文就是为着要得分,而高分的予夺之权又操在“评卷官”之手。虽然每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都有一个“部颁”标准颁之于各省各地区,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同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尚且有所补充,有所发展,统一的衡文标准落实到各省各地区时,不可能不带上本地区的特色。“具体化”到每一位评卷老师评卷时,主观的学养因素、情趣因素、心理因素等等的渗透,更使评卷过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失控。当然,这个问题的较好解决,有待于国家的、全国语文界的集思广益,宏观调控。但眼目下,作为教师和学生就得通过每年本省高考推出的范文,认真研究本省地区的评卷特色,做一点“迎合”工作。
二、高考作文的对策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高考作文中似可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把握住高考所有可能考的文章样式的基本写法。“文无定法,文有定法”几乎成了口头禅。但高考作文中,我们在整体训练指导上,还得更多地强调“定法”。高考可能考的作文体式,从抽象的意义上说,从范畴的意义上说,不可能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考试大纲和揣摩自1977年以来的历届高考文题,归纳出若干种基本体式来,并就每一种体式确立一套最典范、最基本的写法,然后合理地、有序地、反复地进行训练,说我“八股气”也好,说我“模式化”也好,不听,我就按照这个“起承转合”的“模式”坚持下去。在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同一类型的文章中的不同体式的不同写法,特别要注意“微殊”。例如:材料作文的“读后感”与“思想评论”均属议论文这一类型,然而在写作上,二者的体式是有区别的。“思想评论”(假设是贬斥性的)焦点要始终对准评论对象,即材料所反映的思想,可按“摆现象→谈危害→挖实质→找措施”的模式写;而“读后感”的焦点则要对准现实生活中相似之处,可按“叙读→联系实际发感”的模式写。训练中,可将这两种体式安排在同一阶段进行比照训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理解二者的不同,并把握其基本写作模式。
2.掌握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
高考作文明显区别于会考作文的一点,就是有一定的审题难度,这是由高考作文的目的所决定的,因为高考作文不仅要检测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需检测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理解能力。这样,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到了临近高考的阶段,主要任务就可以归纳到四个字:“审题入格。”怎样做好高考作文的审题工作呢?因为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我想就以“材料作文”为例,以宏观(而不是就某一具体的格式)上谈谈审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注意全面覆盖题干的“显性要求”。
例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卷作文,要求学生“以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的角度进行生发”。而有些考生却从“第二位小姑娘”的谈话的角度进行生发,以致视为严重偏离题意。1993年全国统考卷作文,题干要求,“假设你是该班的一名成员,请你在参加讨论会并和小王交谈后,给校广播室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而有的考生由于没有注意“全面覆盖题干要求”,忽略了“和小王交谈”、“全面反映”、“各种看法”,以致文章降等,影响得分。
②注意理解“材料”的“隐性限制”。
例如:1991年的全国统考卷作文,要求考生“仔细观察下面的讽刺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从《要学会关心别人/谈回报》这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联系漫画的内容展开议论。”许多考生因为没有注意到两幅漫画中人物年龄的变化,妈妈表情的变化以及两个题目的文字表述其中所包含的隐性限制——第一幅画为什么那小孩身上画了一个围兜?第二幅画母亲的年龄有了什么变化?面部表情有了什么变化?再看题目,《要学会关心别人》,主体应该是谁?《谈回报》,谁来回报?等等,以致在议论时,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妈妈”,造成了严重偏离题意。
为了说明什么叫“隐性限制”,我想再举一例。1990年全国成人高考卷作文题是一篇“续写”,给定的“开头”是:“在漫长的生活跑道上,并没有人向我们发出那激动人心的起跑枪声,但在我们的四周,却处处是无声的‘起跑’信号。”这篇“续写的限制即是隐含在这段开篇的话中:首先,我们对这个“开头”进行语法分析,可知它是一个转折复句,意思的重心在“组”的后面,这就告诉我们下文的“意”应该扣住“无声的‘起跑’信号”去发挥,而不要理睬什么“激动人心的起跑枪声”了(“无声的‘起跑’信号”中“起跑”加一个引号表强调和实现,则是对行文“焦点”的提示);其次,“在我们四周”,则规定了我们行文的取材范围;而“处处”二字,又暗示我们要多侧面展开。你看,这些并未直说,而是隐含在“材料”中的限制,如果没弄懂。下面的“续写”能够符合要求吗?
③要注意“材料”的整体寓意,也就是说不能只抓住“材料”的片言只语去生发。1995年高考卷作文题,“材料”是一首寓言诗《鸟儿问答》。有的学生就因为只抓住片言只语,例如“麻雀说苍鹰好高骛远”——去生发,写出《好高骛远好得很》之类的文章,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怎样抓住“整个寓意”呢?就像平时归纳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那样就可以了。当然,还可以注意一下技巧,例如,找出“材料”的“中心句”;或者,认真体会结尾(许多“材料”的结尾往往有“升华”之处,即所谓“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④要注意“材料”的“主体视角”。仍以1995年卷为例,《鸟儿问答》中那些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长道短者”,另一类是“被说者”。从语法分析上看,大概应以“说长道短者”为“主体”;以此为视角进行生发,立意应以“要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公正地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为妥。而有的考生却从“被说者”的角度进行生发,写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却未免稍欠稳妥了。
3.有关材料的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覆盖面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高考作文要让全国各地的考生都有话说,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高考学生在同一起点上公平竞争,这就决定了高考作文“意”的生发的限制性,无论题型怎么变,材料怎么换,无非是围绕爱国爱民、立志立业、培养美德、勤备学习、努力工作、为人处世、认识世界等等方面来做文章。这就为我们平素材料的积累——分类归纳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这方面,许多语文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编纂了许多系统的材料,兹不赘述。
4.“评卷教师”心理的揣摩。语文高考中的“作文”部分大概永远不可能“机器阅卷”,而“人工阅卷”就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排除“主观因素”对评卷的影响。即使素质完全一样,对“部颁”评卷标准领会完全一样,然而,“青椒白菜,各有所爱”,总是有的,“移情”作用下,三、五分的伸缩完全正常。因此,为了帮助考生尽可能地多得一两分,有评卷经验的老师,还可在揣摩“评卷教师”的基本心态上下一些功夫。至于内中意蕴,由于省区的不同,一定也会有些异彩纷呈的“微殊”。体会之妙,存乎一心,这里也就不可能妄加揣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