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论文_谢小跃

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论文_谢小跃

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 谢小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15-01

笔者在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基本上对小学数学可惜内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认识到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其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加上学生的生活中应用得不是很多,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觉比较困难,学习效果也不太令人满意。为了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笔者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认为教学分数应用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两个准备

1、加强对分数意义和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分数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之上的,如果学生对意义理解深刻,就把握了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起点,为获取问题解决的方法奠定基础。反之,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识记住分数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那么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之前,应通过操作、画图、描述等方式,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加深对分数及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2、加强判断单位“1”的训练。

单位“1”既是分数意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理解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判断单位“1”的量,是能否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应把不同叙述方式的句子中如何找单位“1”的方法教给学生。通常情况下,像“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这类句式,学生容易理解并判断单位“1”的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像“五月份用电量比四月份节约 ”和“一种电视机,降价 出售”之类的句式,由于没有直接说出是谁的几分之几,学生判断单位“1”的量就显得比较困难了。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把句子补充完整,作线段图等方式来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判断单位“1”的量的方法,并形成有关的技能技巧,为解答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二、实现三个转变

1、转变题目的呈现形式。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把条件和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读题后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而分析其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了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学生容易按部就班,不利于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呈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自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可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入主动地探索,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

2、转变重抽象而轻直观的倾向。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尽管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对分数应用题这类本身抽象性就很强的学习材料不是太敏感,往往需要借助直观的图示来帮助分析数量关系,以致积累经验,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训练画图时,应从反映简单的数量关系的图示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并要长期坚持练习,使学生养成自觉作图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作图能力,能根据条件画出线段图,就可把抽象的东西变为直观,降低思维的难度,从而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3、转变过于程式化的教学思想。

分数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人们一般把它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三种基本类型。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一般把三类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用关系式的形式教给学生,学生解题时,就拿这些基本关系式去硬套,根本不明白解题的道理,更谈不上能合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对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去分析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解法,教师应重点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分析思路,并对不同解答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实现一些沟通

由于分数与比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把分数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行沟通,使之相互融合。同时,要把分数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与方程解算、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如按归总问题的方法解、用倍比法解、用图示法解)进行沟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通过这样的沟通,以使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论文作者:谢小跃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论文_谢小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