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论文_欧芙蓉

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 418000

【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发育迟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智能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只能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智能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治疗后智能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有较好的提升作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早期认知训练;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cognitive train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stunted children. Methods: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7,100 cases of stunted children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and 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arly cognitive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but the intelligence test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P < 0.05. Conclusion:early cognitive training has a better effe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and has a higher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early cognitive training delayed children

发育迟缓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其属于儿科常见的疾病。儿童发育迟缓的病因较多,其中正常的生长变异和病理性原因均可导致患儿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1]。患儿出现发育迟缓情况后不仅会导致其身体外观与同龄人出现明显差异,还会导致其智力状态落后于同龄人,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发育迟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月龄12~37个月,平均(24.69±4.18)个月。试验组男36例,女14例,月龄10~39个月,平均(24.53±4.2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给予患儿运动疗法、经络导平、小脑电刺激和针灸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训练,具体如下。

1.2.1感知功能训练

感知功能的训练主要是对患儿的感官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其中首先对患儿进行视知觉训练,使用颜色鲜艳且有明显特点的卡片或带有光亮和声响的电动玩具作为对象,以此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让其进行追视训练;其次要进行听知觉训练,为患儿准备音量、音质和频率不同的各种声音,先让患儿对声音有固化的印象,然后将声源放在隐蔽的地方让患儿根据声音将声源找出;之后要进行触觉训练,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沙粒、触觉球和毛刷等对患儿的手部感知能力进行强化,刺激时尤其要注重对患儿指尖的刺激,刺激的过程中可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不断更换刺激物,并逐渐减轻刺激强度;还要对患儿进行记忆力训练,主要以患儿熟悉的人或事物作为对象,让患儿不断记忆各种人和物,然后逐渐扩展人和物的范围,并重复训练,从而促使患儿记忆力的提升。

1.2.2语言训练

在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时首先要进行交流训练,首先应采用对视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然后进行抚爱行为形成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将患儿的吃穿住行导入游戏中,训练过程中使用患儿能够顺利理解的拟声语等与其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引导,伴随手势加强治疗时的表达;其次要进行语言训练,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的语言表达意愿进行刺激,在其意愿较好后可开始指导其进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并且要尽量由简到繁,以此确保训练顺利实施。

1.2.3上肢功能发育训练

首先应对患儿的抓握意识进行训练,指导其在日常生活中抓握玩具,并诱导患儿关注各种可抓握的物体。然后可以将各种可抓握的物品放于患儿能够拿到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其拿取相应的物品,并且要交替训练不同方向和位置的抓握能力。抓握训练时应先进行大把抓握的训练,然后进行对指捏的训练,在患儿能够完成对指捏动作后,可指导其进行双手协调性训练,主要是采用拧毛巾和串珠子等完成。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力功能进行评分,采用Gesell智力检查评估量表完成,对患儿的适应性、粗大神经、精细动作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智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数据,两组干预前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1 两组智能检查结果(,分)

3.讨论

儿童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生长障碍,其具有暂时性和预后效果不确定性等特点,患者发病后主要以智力和体格异常为主要表现,通常较同龄人明显更弱小且智力更低。根据临床实践,发育迟缓儿童在正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斥,经常会导致其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对其正常生长造成更加严重的阻碍,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2]。儿童发育迟缓的传统治疗以运动疗法和物理疗法等为主,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但临床效果有限[3]。相关研究表明,发育障碍患儿年龄越小时其大脑代偿能力及重组能力越强,因此及早干预通常能让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早期认知训练是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对患儿进行感知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和肢体发育训练,让患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得到提升[4]。

本研究对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两组治疗后患儿的智力检查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早期认知训练能有效促进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化艳,袁丹.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07):950-953.

[2]尹晓,李玉.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16(02):125-128.

[3]曹务莲,欧芙蓉,张琳.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7,8(06):30-32+35.

[4]陈霭信,陈小花,吴东明.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4):2715-2716+2744.

论文作者:欧芙蓉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论文_欧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