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变革,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促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论文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其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对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而言,如果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
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但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建筑行业管理模式严重落后于其本身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情况。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促进管理效率提高,但是从目前来看,计算机信息技术并没有能够在整个建筑行业得到普及,仅有少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引入了信息化技术,作为现场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缺陷与不足
2.1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未在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普及
现阶段建筑业使用信息技术的范围不普遍而且整体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前期,如策划过程、招标投标过程、项目的资金预算等。在项目的真正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只能根据人为的经验与能力来处理。人为的处理结果就难免出现处理不当、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
2.2应用较为简单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较为简单,如用word进行一些文字数字的汇编与总结,对大数据进行一些分析与汇总,只是运用了计算机运算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没有形成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2.3专业人才缺乏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多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都缺乏深入了解和认知,掌握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很多时候,管理人员会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无法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开展管理工作。另外,建筑企业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认为高薪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必要,这样必然会导致建筑企业前进方向的偏离[1]。
2.4人员变动频繁
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导致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很多变化因素并不能实现人为控制,建筑施工的节奏和频率难以把控,对于管理人员的需求也存在很大起伏,人员的频繁调动使得很多建筑企业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
2.5管理环境多变
建筑生产存在流动性的特点,这也使得其管理环境多变,无论是可见因素还是不可见因素,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管理环境,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要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在对建筑工程管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构建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企业的合作发展,从而达到共赢。要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资金使用情况,并且要对各工作环节进行联系,从而可以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项目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要加强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信息应用途径。企业要采取现代的高科技的信息管理技术,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企业内部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的常态化。企业还要加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施工计划,要加大对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开发新技术,新软件,并且要加大对应用成果的推广力度。
3.3建设BIM信息系统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作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效果,而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使得其在立项与招标环节存在很多客观因素,管理体系相对庞杂,在数据统计计算环节,需要涉及数量庞大的项目。针对这一特点,可以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BIM模型来提升数据计算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突破传统的部门局限性,将相关内容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来实现对于各个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强调建筑工程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运作,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3.4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应该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认知,如果管理人员不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必要在建筑企业内部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在一起,加强对于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及应用能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3.5提升工程管理适应性
建筑工程施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地质环境、气候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资源投入及工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可能还会对各种数据的精确性产生干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引入施工参数设置功能,确保用户能够依照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对相关参数进行自定义,使得处于运行状态的各种机制都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来对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在充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应该将建筑工程的成本和进度问题作为管理核心,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处理,促进管理效率的最大化[2]。
结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相比较其他行业依然差强人意,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和阻碍,想要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效率的提高,需要相关部门充分重视起来,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推动其与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的相互协调,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岚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 才智,2017(33):228-229.
[2]李楠楠,马霁虹. 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 知识经济,2017(20):98-99.
论文作者: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计算机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